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唯物史观在社会发展问题上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就是说在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者关系中,是生产力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生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的命题之前应当确立的理论前提;把存在的旧社会的残余和新制度的不完善因素,以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会随社会的发展出现相对落后的因素等,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存在矛盾并成为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因,是对矛盾极其狭隘的理解,并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具体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区别,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作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完善加以解决的,则否定了共产主义代替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音乐文化也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自20世纪以来,从百年音乐历史进程中的中西音乐关系来看,不论是强调"国乐"、崇尚"西乐"抑或提倡"中西合璧",都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大势所趋。作为上层建筑,音乐文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会或早或迟地反映其经济基础,而非亦步亦趋,同时它也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其经济基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导向社会主义是否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客观规律,这在许多人的思想上并不清楚。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阐述中国近现代导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的种种攻击和非难,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传统的对社会形态的划分,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因素而忽视了生产力因素。因此,本文强调划分社会形态应注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文章还试图揭示社会上义必然实现的生产力根源,阐述社会主义变成现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或影响者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起义、改革,都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而引起的。如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相似文献   

7.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着反作用 ,两者之间的各因素互动关系 ,以及意识形态的特殊作用 ,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还是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笔者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澄清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从社会形态的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践和理论关系中的“两种承认”说的原理,既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实践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又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理论在一定条件下,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个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下面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来谈谈我们的见解。一“两个承认”说是符合唯物论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极其复杂的有机体,我们应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从生产力角度看,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价值取向;从生产关系角度,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公平的统一、更加注重公平、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范畴的辩证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格局下.人们一方面确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模式,并由此模式认为生产力是处于社会最低层的独立实体.人类的全部生活就奠基于这个实体之上。另一方面又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资资料的能力,这里所谓“能力”应理解为人类的一种实际能力、现实力量。以现代系统观的观点审视,  相似文献   

13.
经济体制改革,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实践上说,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篇章.我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是哲学繁荣的新源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新的条件下,实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哲学原理;经济体制改革体现了党永远代表新的生产力,永远坚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新的哲学原理;经济体制改革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篇章;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辩证法的新篇章;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一系列观念更新的广泛深刻的革命.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观念更新问题;关于所有权同经营权的观念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经济基础。同时也告诉我们,由于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特点,也就必然有一个初级阶段的特殊上层建筑。而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量内容的社会道德问题,当然也就有其特殊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跨越,因而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空白,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了历史经验和教训之后,在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方面已经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确立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即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的转移;第二次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实行改革开放.第三次飞跃是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并且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作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深入开展生产力标准的讨论,对于恢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一元论的权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思想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前段时间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的讨论中,歧见颇多。分歧的焦点在于,究竟是一个标准还是多个标准?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讲生产力标准,不讲其它标准(如生产关系、政治思  相似文献   

18.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有相应的上层建筑为之服务,当一个社会建立起新经济基础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上层建筑为之服务,该社会的旧上层建筑就会影响新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需要建立在其上的政治上层建筑也要与之相适应.并为之服务。世界史学科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加强该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拙文拟就此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哈贝马斯用劳动和交往行为、系统和生活世界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用道德实践意识取代了马克思提出的生产方式作为决定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准。哈贝马斯在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上有失偏颇,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实质上就是要用交往行为理论取代马克思建筑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基础之上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经济基础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当前计算机教育和状况,提出计算机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着重讨论数学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拟出正确处理人材的培养、成长、使用之间关系,同时也阐述了如何形成高等院校各自特点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