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论狄更斯《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大前程》是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在1860~~186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英文命名为 Great Expectations。狄更斯对小说的原名,意义双关,含有隐喻。一方面,它可以解释为“伟大的期望”、“伟大的等待”;另一方面,又有“远大前程”、“锦绣前程”的意思。就是说,一个青年人把自己的最大希望寄托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前程,最后  相似文献   

2.
狄更斯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本文通过探析其巨著《远大前程》中的女性形象,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揭示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所固有的性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远大前程》完成于1861年,是狄更斯晚期重要作品之一。文章从叙事视角入手,结合作者独特的“叙事技巧”分析了《远大前程》这部历史作品的叙事艺术,并对文中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考究了作者在《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巧妙应用并肯定了其叙事手法的独特性和开创性。  相似文献   

4.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他生活的时代,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道与伪善,表达着他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是对他的后期作品《远大前程》中主人公——匹普的性格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作品更好的理解,并更清楚地看到狄更斯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5.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狄更斯塑造了冷漠傲慢的埃斯苔娜这一人物形象,埃斯苔娜在悲剧人物郝维仙小姐的刻意训练和教导下,成为生活中的木偶和爱情的杀手。通过埃斯苔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狄更斯向读者展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远大前程》是他创作后期比较著名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异化和归化作为翻译策略,两者各有千秋可相互补充,本文通过比较狄更斯《远大前程》的两个中文译本,列举了两种策略各自的优点,讨论了应该如何根据翻译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恰如其分地交错使用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于丽锦 《科技信息》2007,(33):112-249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他生活的时代,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道与伪善,表达着他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本文是对他的后期作品《远大前程》中主人公--匹普的性格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达到对作品更好的理解,并更清楚地看到狄更斯的文学造诣.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是深层的,多方面的。文章从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匹普的成长历程入手,着重分析了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这些变化对其行为带来的巨大影响,以此来说明文化对个人性格形成所产生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入细致的分析了狄更斯《远大前程》一文中的主要人物皮普的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揭示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展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狄更斯在小说<远大前程>中,运用了许多圣经神话原型意象进行环境描写,烘托塑造人物形象,将主人公的命运在起伏跌宕的故事中给予合理的安排与归宿,使小说达到了艺术性与教育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模糊限制语是把事物界定得更模模糊糊的词语。按其功能可把其发为变动型模糊限制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两大类,前者属语义范畴,,两类模糊限制词在对话中根据上下文需要往往用来对模糊词进行修饰,使话语得体,更符合礼貌原则,本文主要通过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一段对话的分析,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并说明模糊限制语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3.
《圣诞欢歌》被公认为是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圣诞故事集》系列中最深入人心的一部。狄更斯在《圣诞欢歌》中鞭笞了以主人公斯克鲁奇(Scrooge)为代表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体现了他提倡的博爱、仁慈、宽容的“圣诞精神”。而维多利亚中期浓厚的宗教色彩及日趋世俗化的社会决定了狄更斯笔下的“欢歌”与基督教有深刻的联系,从而透析出宗教与世俗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英国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作为时代道德的扫描仪和良知的打印机,通过持续不断地关注底层和良知的方式为世人构建了一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世界,相反相成了那个伟大的物质世界,赢得了他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英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本文在对狄更斯的缅怀和对《双城记》的再读以及对小说中重点情节再现的基础上,从狄更斯以及《双城记》看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分析了人类文化强大的载体在于"以人为本";打造文化强国的基础在于"正视问题";最终提出了"最好的时代"期待"狄更斯式"的伟大作家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5.
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家,其作品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他创作了许多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别是诸多儿童形象的塑造,更使其作品焕发出璀璨的光彩。本文阐述了狄更斯通过描写儿童的悲惨遭遇对社会进行的批判,并探讨了其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模糊限制语与礼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是把事物界定得更模模糊糊的词语。按其功能可把其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两大类,前者属语义范畴,后者属语用范畴。两类模糊限制语在对话中根据上下文需要往往用来对模糊词进行修饰,使话语更得体,更符合礼貌原则。本文主要通过对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一段对话的分析,对上述观点进行阐述,并说明模糊限制语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的独特功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满族作家老舍在开始创作生涯时,是受了狄更斯的影响的。他说他阅读了狄更斯的《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和《匹克威克外传》以后,便“大胆放野”起来,动笔写《老张的哲学》,而且决定了它的形式。《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郎长篇小说,是他显出惊人的幽默艺术才华、首次获  相似文献   

18.
湘溪 《世界知识》2011,(22):68-68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这句名言被许多媒体不约而同地用来形容利比亚即将跨入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又是最坏的时代;这是黑暗的季节,这又是希望的春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这段经典描述,正是当前IT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天灾不断导致产业“黑天鹅”现象频发;而重量级“大佬”的交袭更替更令业界的未来充满变数,盘点IT界的那些年,那些事,或能为人们判断产业未来走向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三)狄更斯以来的英国小说查理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70)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也是英国至今所出现的最伟大的小说家,在经过《博兹特写集》(Sketches by Boz)(1836)试笔之后,狄更斯接着就出版了一部极其滑稽的英文小说《皮克威克·培帕斯》(一译《皮克威克外传》(Pick wick Papers)(1836——7)。至今还没有哪一部喜剧能超过它,因为,这是一部轻松愉快、滑稽可笑的生活风景画。狄更斯好像是在用一种风趣而又跨张的方式观察事物。在其早期的著作中,他精力充沛,不用任何情节构思,就能写出一个又一个使人意想不到的奇境。狄更斯受到了时代的限制,那个时代,要求作品多愁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