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3):F0002-F0002
中国语言文学是重庆三峡学院最早建设的一级重点学科,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写作学、语文学科教育学等多门二级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还是重庆市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内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李白研究、敦煌学研究四个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46名。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研究方向。学科以安徽省重点研究基地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和历史学科区域文化史等研究为依托,建有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成员64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韦竟写过这样两句诗:“边关兵戈横,宫中事变多”。然而,在女性那个悠悠“宫”中.也说得上是一个“多事之秋”的王国了。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学研究二重、三重证据法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以作为文献的“纸上材料”与考古所得的“地下之新材料”相结合.将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科学新方法相结合,“不屈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旧”,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当代学者叶舒宪提出了“三重证据法”,即用人类学研究的成果来论证古代文化,用外国的、世界的东西来论证中国的情况。笔者认为“三重证据法”的名词或可质疑,但用文化人类学来“破译”古代文化所取得的实绩确实是令人振奋的。若不为名词所限,本着闻一多、郑振铎等前辈学者的开创精神,在当代学者勇于探索的启发下,尽管不采用“三重证据法”的说法,或不限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但沿着文化学的研究路子,应该可以在古代文学的研究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陈寅恪等学术大师们研究古代文学的方法和成就,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西藏大学学报》2013,(2):34-34
2013年5月25—26日,由西藏大学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文学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世纪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新问题与新方法”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西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的51位专家学者就文学理论、生态文学与西藏文学、文化研究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和史诗研究展开讨论。本次会议是西藏大学与内地专家相互切磋、交流、对话的一次盛会,将进一步推动西藏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教学中,进行比较教学有着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涵,首先可从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作“影响比较”教学;其次可以现当代文学的各项内容要素进行“平行比较”教学,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直观、深刻、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8.
百年散文和赋研究略论彭黎明思路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学(或曰文学史哲学)①三个相联层次的完善,方能构成古代文学研究完整而又丰厚的学术内涵和思维逻辑体系。古代文学作品已然凝定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作为其后随行的“伴侣”——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9.
顾宝林  郭瑾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9):122-123,136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早已提上日程。在探索教改途中,除了引进多媒体外,还可适当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积极性;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增开地域古代文学选修课,丰富古代文学教学形式,如此多渠道地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天下文学气象万千,而接近文学的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自也多种多样。但从批评家与文学的独特关系上来说,他时常处于一个专门的观察家的位置。徐润润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出版),虽不以“观察家”自许,但却取了“观察”之意。所谓观察,其实首先包含了立足点或位置、视角或视野及至“期待  相似文献   

11.
范畴,是对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的概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诸多范畴中,“风骨”具有它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极高的一个审美标准。尝试把“风”和“骨”分开来论述,试着考察“骨”这个范畴的历史流变:从先秦“骨”、“利而坚”的本义,到两汉时期相术中的“相骨”,再到魏晋时期人物品鉴术语之“骨”,最后到《文心雕龙·风骨》发展成为独立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方法论变革角度,论述了将社会问卷调查引入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研究的作用与意义。(1)“定量”和“半定量’地对文学艺术的社会反应作出准确把握,有利于科学探求其发展趋势;(2)揭示被一时倾向掩盖的实质问题,从而对客观现实作出较全面估量;(3)提供当代文学研究的多重角度,突破传统评论研究方法;(4)从事物发展动向研究中,探索规律、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3.
文革文学研究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空白,但是文革叙事的影响却一直延伸到新时期以后的当代文学创作。本文从“文革叙事”入手,针对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浮躁与缺乏历史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本文从“文革情结”分析到“文革叙事”的发展过程,重点从“文革叙事”辐射到当代叙事文学特色,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之痛进行了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论已严重脱离了当下文艺生活。它不但面临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在国际文论界的失语,而且还面临着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失语,必须主动、及时地进行现代转换。西方文论是中国现当代文论的母体,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需要积极有效地借鉴和利用西方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事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文学”绝非一个望文生义的时间概念,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可以借助它从当代文学清晰地划分出“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文学”等三个不同历史时段。这对于我们理解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历史起源来看,“新世纪文学”与“新时期”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命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学是人学”的角度梳理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认为当代文学所表现的人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政治性(神性)的人;真善美的人;非理性的假丑恶的人;日常生存中的俗人;感性欲望中沉浮的人。与此相应,当代文学的审美风尚也依次发生了这样的嬗变:政治伦理美学、人性论美学、审丑的现代主义美学、生存论美学、感性美学。当代文学审美风尚的变化是对人的认识的变化差不多同步进行的。对人的认识的更新,是新的审美表现方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文学研究和承传的独特方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已近八十年的历史,我们站在21世纪的今天总结这门课程的教学历史时,它应该纳入文艺学的范畴而非历史学.从而更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思路。即在学科名称上沿用“中国新文学”的最初称谓,在学科含义上紧“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在文学性质上突出“审美性的根本要旨”;在文学分类上摒弃传统的按体裁的“四法”,而将这一百年的文学分为“使命文学”、“情趣文学”和“新锐文学”;在教学上以历史走向为背景、以关思潮为依托、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和以读者接受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的董学文教授积多年文论研究之功而筚路蓝缕,完成了一部研究文学理论的学理基础的原创性著作《文学理论学导论》,该书在建构文艺学当代形态方面的学术价值体现在:首先,以理论的自觉率先切入“文学理论的理论”、“文学研究的研究”领域,为建设“文学理论学”探寻了有价值的逻辑原点;其次,以清醒的理论反思意识,把脉“理论失语症”的病根,也是该著的一大贡献;再次,以洞明的识见预设一个“文学理论学”的创意体系,是这部新著留给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学校教学改革向着纵深发展并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仍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产生的严重弊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片面地重视“教”,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一切教学活动都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和要求出发,学生只能是如何“适应”或“受训”的问题。这样一来,教师把学生当作“容器”,靠外力把教学内容强制性地“压”给学生,学生缺乏内驱力,在强大的“压力”下必然就会“怕学”、“厌学”,毫无学…  相似文献   

20.
王一川提出的“感兴修辞”理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比兴”在其“内在理路”上的发展与后现代语境中个体化理解的创造性出场。这一较为成功的个案启示我们: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和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路向既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也不能一味地“回到原典”,而应在中国固有的文论传统中将其中有生命力的理论概念、范畴、命题等在其“内在理路”的基础上并结合当今具体的语境加以个体化的理解、改造,只有这样才是建设性的或积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