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 ,6 0岁。因上腹胀 1月加重 3天入院 ,体查无特殊。实验室检查Na+ 134mmol/L ,K+ 3.95mmol/L ,Cl-99 .7mmol/L ,2 4h尿素 17羟 7.3mg、17酮11.9mg ,B超右肾上腺探及 7× 7cm2 不规则低回声光团 ,其内回声欠均匀。诊断为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CT扫描 :平扫显示右肾上腺区域见一大小 8.5× 7× 6cm3 的类圆形病灶 ,密度不均匀 ,外周有小部分为实性 ,大部分为液体密度 ,CT值分别为 10HU~ 34HU ,病灶边缘部分清晰 ,其下方与右肾上极不易区分。左侧肾上腺增粗 ,联合部呈结节状 (见图 1)。增强扫描显示 ,早期病灶无明显强化 ,肿块下…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患者何某 ,男 ,37岁 ,因发现右下腹肿块 1周于 2 0 0 3年 5月 2 2日入院。入院前 1周 ,在沐浴时无意中发现右下腹有 1个圆形肿块 ,肿块直径约 10cm ,不易推动 ,无腹痛 ,无明显大便性状改变 ,双侧下肢活动正常。入院时查体 :腹部饱满 ,腹肌软 ,于右下腹探及近髂窝处可扪及一肿块 ,略呈圆形 ,边界清楚 ,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无压痛 ,活动度较差。腹部B超检查 :右下腹一边界清楚 ,低回声肿块 17cm× 8cm ,与膀胱、右肾无关联。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食管至升结肠无病变 ,右下腹软组织肿块位于肠管外 ,相应肠管受压迫。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性…  相似文献   

3.
沙启美 《甘肃科技》2014,(8):130-132
回顾性分析了21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21例肿瘤中发生于胃8例,小肠10例,结肠3例;其中恶性15例,良性6例。21例肿瘤CT表现为外生性或内生性肿块。肿块2.5-15cm。5cm者5例,≧5cm者16例。15例为恶性间质瘤,肿块密度不均,腔外不规则或分叶状肿块,界限不清,中心伴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明显的不均匀性强化多为恶性。良性CT显示一般小于2cm,密度均匀,边缘无分叶,界限清楚,均匀强化。CT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嗜铬细胞瘤比较罕见,国内报导较少,合并小脑星状细胞瘤未见报导,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32岁,住院号9999,因多饮多食多尿6年,1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伴体重下降入院。高血压病史16年,平素血压22.0~24.0/13.0~160.KPa。查体:BP22.0/13.0KPa,表情焦虑,目光有神,肢端皮肤潮红,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行走呈醉汉步态。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血皮质醇,血醛固酮,尿17-OH,尿17-酮均正常。血RBC6.15×10~(12)/LHb181g/L,空腹血糖15.0mmol/L,尿糖 ,尿VMA152.2μmnol/24h,尿儿茶酚胺665μmol/24h。眼底动静脉交叉压迫征阳性。B超右肾上腺可见9.2×4.9×4.4cm不规则强回声团,有包膜,内有不规则低回声区;MRI右肾上腺区可见8.8×4.6×4.0cm中等长T_1中等长T_2信号;左小脑半球可见3.0×5.0×6.0cm中等长T_1,中等长T_2信号,边界清楚,第四脑室及脑桥区受压,小脑扁桃体下缘变尖,向下突出枕大孔9.0mm。1995年4月行小脑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小脑星状细胞瘤Ⅱ级。病理号:98163。  相似文献   

5.
1病例患者,男,37岁。因全身疲乏无力、腹胀消瘦3月,曾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效果欠佳。10 d前自己发现腹部肿块就诊,于2004年9月28日入院。查体:贫血貌,腹部膨隆,从剑突至脐下6 cm可触及约18 cm×15 cm的肿块,质地较硬,表面光滑,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有轻压痛,无波动感,活动度小,体位变化时肿物移动小。B超检查示:腹主动脉前见一实性低回声图,大小约18·3 cm×5·7 cm×12·2 cm,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不随体位改变移动;腹腔内探及游离液性暗区,深7·4 cm。CT检查示:胰头区可见一大小约10·7 cm×6·7 cm肿块影,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腹胀、尿液深黄半月入院。身目黄染。B超示:肝内胆管扩张,其中肝左外叶上段内径约0.4 cm。胆总管上段内径1.8cm,胰头区可见范围约5.9 cm×4.3 cm的形态不规则暗区,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胰体及胰尾未见异常光团及暗区显示,胰管未见增宽。CT所见:胰头、汇管区可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6.2 cm×4.5 cm,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囊壁薄,其内可见分隔及点状高密度影,CT值  相似文献   

7.
54例累及颅底的鼻咽癌、脊索瘤及垂体瘤的MRI影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累及颅底的鼻咽癌、脊索瘤和垂体瘤MRI影像特点,以期提高对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累及颅底的28例鼻咽癌、10例脊索瘤及16例垂体瘤,比较分析其MRI表现. 结果:本组鼻咽癌在T1WI上有10例表现为等信号,18例表现为稍低信号;在T2WI上10例表现为等信号,18例表现为稍高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脊索瘤10例在T1WI上均表现为信号欠均匀,以低信号为主,混杂有等信号,其中有1例伴有斑片状高信号影;T2WI上均表现为不均匀明显高信号,为分叶状肿块,边界较为清楚.垂体瘤16例在T1WI上表现为均匀等信号或稍低信号,边界清楚,其中4例肿瘤内有出血.28例鼻咽癌的肿瘤中心部位均位于一侧的鼻咽侧壁;脊索瘤10例中有9例肿瘤的中心部位在颅底中线处的斜坡,1例肿瘤的中心部位在左侧枕骨、颞骨交界区;16例垂体瘤的肿瘤中心部位位于蝶鞍.结论:根据MRI信号特点、肿瘤中心点部位和边缘情况,大多数累及颅底的鼻咽癌、脊索瘤和垂体瘤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于探讨中场强MR化学位移技术对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价值。在材料和方法上回顾性收集肾上腺各类肿瘤13例,均使用化学位移及其它MR序列成像,并比较其成像效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其结果除直径超过5CM的较大病灶由于出血坏死等因素影响外,多数肾上腺腺瘤均表现为去相位信号均匀性减低,而其它病变无类似表现。可见中场强MR化学位移技术对于肾上腺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男性患者,65岁。因右颈前区包块2年,增大伴不适10余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体检未见异常,双肾未见肿块。右颈前甲状腺部触及1肿块,约3cm×3cm,质硬,边缘模糊,周围及左右颈部淋巴结无肿大。B超提示:右侧甲状腺实性肿块,约3cm×2cm×1.5cm。术前诊断:甲状腺癌可疑。于2007年8月8日手术,术中冰冻切片报告:(甲状腺)恶性肿瘤,行右侧甲状腺及肿块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用Bohr-MottelsonI(I+1)展开四参数转动谱公式系统分析了A-190,150区的超形变转动带,结果表明,四参数和ABCD公式能够相当好地描述上述两个区的超形变带,若干核第二类转动惯量J^(2)的理论计算值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提取值;A-190区超形变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并不支持Harris公式及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但相对而言,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验提取修理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8岁,干咳半年余。近期反复出现右胸隐痛入院。体检:右肺呼吸底。胸片和CT示:右肺尖背段可见一类圆形阴影。边缘尚清晰,肺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 病理巨检 送检右肺上叶肺段:肺组织一块,约9cm×8cm×4cm。在切面上见一直径约4cm的包块,边界不清,色暗红灰白,质韧。肺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肿块与肺段支气管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2.
女性患者,44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d入院.查体:一般情况正常,右乳房外侧距乳头3cm处可触及直径5cm肿块,界清,推之活动度差,乳房表面皮肤无凹陷.右腋窝淋巴结肿大不明显.B超提示:右乳房实性肿块(5cm×5cm×4cm).于2006年8月24日行右侧乳腺肿块单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导皖东地区上第三系大陆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初探,其中8个样品的Nd、Sr同位素组成范围为.在大洋玄武岩的Nd-Sr同位素平面上,表现为从原始地幔向EMI型地幔端元展布趋势.皖东玄武岩具有轻稀土和高度不相容性元素相对富集的微量元素丰度模式,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皖东玄武岩的源区可能是Nd、Sr同位素组成不均一、且富化的大陆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6岁,住院号31947,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史8年。腰痛、尿急、尿频、尿病月经期上述症状加重伴血尿1年。于1995年5月16日入院。体检;腹软、腹部未触及包块、双肾未触及、无叩击病。B超检查子宫下段前壁内膜回声显示不清、膀胱三角区见3.82cm×3.12cm×1.70cm低回声团,表面不规则,周边可见动脉回流,后方与子宫颈前壁密切相贴。子宫被膜显示不清。B超诊断:膀胱子宫之间异常低回声包块。膀胱镜检见膀胱右后壁距输尿管口1.2cm可见2.0cm×2.0cm肿物,表面囊泡状,基底宽大,钳取…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右RIC环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讨论Smith提出的两个公开问题,这两个问题是:(1)右PCI 否为右SI环?(2)右RIC环→右CEPI环和右CEPI环→右SI环是否成立?本文对上述上公开问题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证明了:(1)设R是右RIC环,若M1是CS模,M2是半单模,则M1+M2是CS模;(2)设R昌左Noether在RIC环,则每个有限生成右R-模满足限制极小条件。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了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患者的CT资料,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研究的12个病例中,神经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囊肿、鳃裂囊肿和淋巴管瘸各2例,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畸形和脂肪瘤各1例.其中,9例肿瘤位于腮腺浅叶;7例形态规则.5例形态不规则;9例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楚,3例分界不清;8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增强后2例不均匀强化,1例(脂肪瘤)未强化.结果显示.腮腺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MSCT表现出一定的特征性,多表现为位于腮腺浅叶,形态规则,边界清楚;脉管性病变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楚;颈部均无异常肿大淋巴结.MSCT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客户机端软件中实现MIB库多变量访问的方法,据此方法在HP9000/715工作站HPUX上开发的相应网络管理系统软件中的基模块NMSS实现了对MIB数据库中多变量的访问,即可根据网络管理用户的要求,动态地收集各异种网络设备MIB库中的多变量统计数据,以掌握网络当前的各层状态,从而进一步实施网络管理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含有MCK增强子,βactun启动子,及hFIX内含子1的3个载体G1NaMBAIX,G1NaMBAiIX,G1NaPAIXi‘BAM。转入PA317和成肌细胞C2C12细胞后测定hFIX的表达,发现反向构建的G1NaPAIXi’BAM表达最高且最稳定,而正向构建的G1NaMBaIix的内含子常被剪切,在C2C12细胞中表达不高。  相似文献   

19.
例1,女性,28岁,未婚。因左腋下肿块半年,左乳肿块一月入院,左腋下肿块经前有疼痛。体检:左乳外上象限2×1cm大小肿块,光滑、界清、活动、无触痛。左腋下触及5×4cm大小质轻肿块,与皮肤有粘连,其内有2×3cm大小质中等硬肿块,界清,活动,伴有触痛。入院诊断:左乳癌伴腋淋巴结转移可能。作乳腺肿块及腋下肿块切除,病理:左乳腺纤维腺瘤、左腋下副乳腺伴纤维腺瘤。 例2.女性,30岁,已婚育,发现右腋下肿块三月余伴疼痛入院。体检:两侧腋下均见似脂肪堆积样肿块5×4cm大小,右腋下触及1×2cm大小质硬块,光滑,界清,伴触痛,行双侧腋下肿块切除,病理:双侧副乳腺、右副腺纤维瘤伴导管上皮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眼眶内血管性病变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内血管性病变资料,观察其CT表现。结果:海绵状血管瘤10例,其中8例位于肌锥内;6例混合性血管瘤中的5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影,且呈条状、分叶状或结节状,增强后明显强化,常包绕相邻组织;1例静脉血管瘤表现为条索状肿块,延至左颞部,伴多发点状钙化,邻近外侧壁骨质破坏;2例静脉曲张见迂曲扩张的静脉自眼眶前份向后延至眶尖;1例血管淋巴管瘤表现为广泛松散的条块状软组织影;1例血管平滑肌瘤表现为左球后视神经内侧椭圆形肿块;1例良性血管内皮瘤表现为与条索状的血管影相连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1例血管外皮肉瘤表现为球后强化不均、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浸润破坏眶壁骨质。结论:根据CT影像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多数可作出眼眶内血管性病变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