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汶川地震后救援工作的有效进行,集中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接受并合理运用国际援助,体现了我国政府政策的开放性。开放式救援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带来启示与思考,应该进一步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抗灾及灾后重建经验,促进开放政策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事     
小袁 《科技智囊》2012,(5):88-93
1.3月21日.罗平飞副部长会见了英国国际发展部副部长马克·卢库克先生一行。罗平飞副部长向英国客人简要介绍了民政部的主要职能.双方探讨了两部在减灾救灾领域相关合作事宜。国际合作司司长康鹏、救灾司副司长李保俊等陪同会见。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一系列巨灾.巨灾之后,如何完善和优化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灾工作模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不容忽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在对我国现行救灾工作模式存在的瓶颈和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救灾工作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时期,武警部队作为抢险、救灾的主要战斗力量,灾害来临时,须配合各级政府开展救灾活动。在武警部队建立信息化应急救灾系统,是提高部队在接受命令时快速反应的有效手段,是加强部队救灾能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城乡基层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区域协作是当前应急管理部成立背景下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整合提升多部门防灾减灾救灾职能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基层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区域协作的现状,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救灾的问题体现为基础设施区域差异明显,减灾资源协调问题突出,城乡社区防灾减灾救灾预案适用性和实用性弱且居民减灾意识和能力的薄弱,城乡社区减灾中领导力不足且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区域防灾减灾救灾协作的问题则突出体现在协作意识、内容、制度、机制等方面.本研究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应急管理部切实开展提升我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效回应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世界知识》2008,(11):11-11
5月14日,在四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一些奔赴于救灾前线的外国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一行人来自“心连心国际组织”,他们是第一支走进灾区支援救灾的国际NGO(非政府组织)队伍。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地震发生比较频繁的国家之一,重特大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灾救灾体制: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稳定有序的指导和管理、正确及时的救灾政策等都为我国顺利地战胜自然灾害、走出困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核电安全问题一直是国际关注的重大问题。为确保核电建设、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核电站紧急救灾能力,核电救灾装备研发具有迫切需求。开发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已成为核电救灾领域的发展前沿,但由于救灾机器人设计面临着重载操作与狭小空间内灵巧运动的行为冲突、多自由度冗余驱动导致的机构和结构过约束冲突两大挑战,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主持的973计划项目"核电站紧急救灾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根据核救灾  相似文献   

9.
唐代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普遍性特征,对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唐朝政府为应对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中央政府灾前储粮备灾,灾后遣使救灾、开仓赈济;地方官吏积极救灾、募捐财物、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对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防治和赈济均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巷道煤柱自燃温度场数值模拟与火源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巷道自然发火,我国当前煤矿现场往往采用试探法打钻,然后灌注泥浆或水实施救灾.但在救灾时,准确确定火源位置是救灾关键;由于影响条件的复杂性,目前对相关机理的研究未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针对巷道自燃可能的5种自燃情形,采用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巷道自燃后温度场和温度曲线图的分布,得出了不同火源位置,巷道表面温度分布规律为当前煤矿现场救灾确定火源点、实施打钻注浆灭火时提供技术指导.图11,参8.  相似文献   

11.
从受灾地区及其灾民的需求出发,界定灾害救助需求概念内涵及其特点,借助我们提出的"‘2+3’灾害救助需求框架",进一步以灾民需求为主体提炼形成包括"生命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在内的"三位一体救助需求体系";相应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灾民需求的指标体系,并就灾害救助概念模型以及每一种灾害需求经验系数进行研究,对一些救灾物资和医疗人员的最小需求量进行了计算运用;最后以需求系数为依据对救助需求满足的效果进行了4个维度的方向性评判.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防灾工作的特点,将GIS技术应用到城市防灾减灾工作中,开发了基于GIS的淄博市防灾减灾决策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信息管理、灾害分析、救灾决策为内容的综合系统,可实现直观、实时、快速的灾害监控分析与救灾指挥决策,为城市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紧急救灾物资物流配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火灾,干旱等,经常造成人们生命与财产的重大损失。在灾害发生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规划最佳的运用流程与策略,以最短的时间,准确地把救援物资紧急配送至灾区,就成为我国救灾工作研究的一个重点。而灾害救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灾害救灾物流系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借鉴国内外救灾物资发放作业的有关经验,借助当前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设计了适合国情的救灾物流体系,以达到救灾物资及时收集、运输、发放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以及获得最大化救灾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与频发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显著的抗灾减灾成效。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灾害成因认知变化的历程出发,梳理了百年来中国抗灾体制的变迁史,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抗灾救灾中所拥有的独特制度优势,即对口援建模式、军民协同模式、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以及广泛的国际协作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及引领下,中国正在经历从救灾到应急管理,再到风险管理的理念变迁,未来将更多地体现出科技应灾及多元治灾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成为未来应急管理及风险治理取得显著效能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明清两朝均有蠲免税粮、截拨漕粮、开仓赈济等一系列荒政措施予以应对,力图在保障封建统治秩序的前提下维系地方民生。作为国家荒政措施的执行者和地方救荒的组织者,徐州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地方水利兴修和荒政建设,以地方士绅为主体的民间力量也在地方救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娜 《山东科学》2019,32(1):113-117
基于区域性巨灾应急救灾的特征,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受灾群众的三方博弈模型。通过三方之间相互作用因素的分析,建立救灾成功的概率函数,得出救灾成功后以及救灾失败时的实际收益。通过三方救灾成功后的期望收益分析,建立参与者决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受灾群众三者的期望救灾收益最大情况下,三方救灾投入成本存在均衡状态,并且可以求出最优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内蒙古地形对雷电灾害的影响规律,基于内蒙古1998—2018年雷电灾害资料和数字高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熵值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地形因素对雷电灾害的影响及其权重.结果 表明,内蒙古近21年来雷灾点主要分布在高程为200~2000 m的范围内,高程在2000 m以上基本没有雷灾发生;雷灾点个数随坡度、地形起伏度的增...  相似文献   

19.
以救灾储备系统建设相对完善的云南省为例,对近年地震频发的滇西北地区部分县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基于专家方法的县级救灾物资库存量估算模式,即依托于当地灾害应急预案中的灾害等级,设计相应的量表,向专家组调查,对不同灾级下的物资需求量进行估算.运用该模式进行了大姚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存研究,得到救灾物资库存量需求图,在预知需救助人口数后,即可由图对应得到物资需求量,从而辅助当地救助物资储备量的决策.同时不同物资的库存量需求图呈现较大差异,单位救助能力强的救灾物资,需求量呈分级跳跃性,储备物资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性,优化库存,合理储备.  相似文献   

20.
北朝时期国家政府在灾后采取的节约措施主要有减膳损服、罢减享用、禁断屠杀、禁止造酒、减缩百官俸禄,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辅助救灾的目的。总结北朝时期灾后节约措施,有助于为现代救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