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选取浙中城市群2005、2010、2015和2019年四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以高程、人口、经济、距城镇距离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驱动因子,基于地理模拟与优化系统(GeoSOS)模拟未来浙中城市群在惯性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情况.结果 显示:(1)土地利用空间模拟结果较好,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适用于浙中城市群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模拟;(2)生态优先情景下的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较惯性发展情景和经济优先情景更适合研究区建设用地空间规划模拟;(3)生态优先情景下,婺城区、金东区、义乌市、永康市和东阳市作为主要扩张地区引导浙中城市群建设用地空间扩张,2015-2030年浙中城市群总体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处于增加状态,增长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康保  胡石元 《科技资讯》2006,(16):165-167
元胞自动机是能模拟复杂行为的离散动力学模型,GIS与元胞自动机的集成对于模拟地理时空过程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标准CA的一些限制因素如空间尺度、精度及数据量问题、邻居定义等制约了其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地理现象和元胞自动机之间的关系,从元胞及状态、元胞空间、邻居、转换规则、离散时间五个方面对标准元胞自动机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扩展,构建了在不规则的地理空间中基于地理实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同时提出了一个通用的基于地理实体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正《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长三角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优化重点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长三角地区要携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报告,长三角地区的数字经济规模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排名靠前,其总规模达到8.63万亿元,占全国的28%,超过珠三角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总和。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生态较完善  相似文献   

6.
三维元胞自动机及其在材料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时空、状态离散的数学模型,适于计算机模拟实施。特别适合于处理那些难以用数学定量描述的复杂动态体系问题,如材料微观组织的演变。本文阐述了元胞自动机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材料模拟中的应用情况。并以Visual C 为编译平台建立了一种三维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模型具备了经典元胞自动机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文中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简化的枝晶生长模拟,并与二维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模拟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的新方法,即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 model,简称CA模型).根据元胞自动机原理,将混凝土块及其周边环境看成是一个由大量均匀元胞构成的元胞空间,共分3个区域,即混凝土块内元胞、混凝土边界元胞和混凝土块外元胞.选用一维和二维von Neumann型元胞邻居进行模拟.首先,完美演绎出氯离子传输方程,即Fick第二定律(FSL),从理论上佐证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正确性;其次,用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在除冰盐、盐湖或海洋等氯离子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浓度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本文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内容。文章以制造业为例,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等指标对萍乡与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萍乡与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的“同构”与“互补”并存,具有较大的产业协同发展空间。通过梳理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了新形势下萍乡与长株潭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汽车摩擦材料在摩擦过程中摩擦层形成的变时间步长的二维和三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磨屑运动的变化状态与摩擦材料的表面形貌。用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无磨损条件下摩擦材料表面的摩擦层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到磨屑沿摩擦力方向运动并聚集的图像。用三维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有磨损时摩擦材料表面的摩擦层的形成过程,可以得到摩擦材料在不同厚度的磨屑运动和聚集的动态图像。通过元胞自动机模拟可以确定摩擦层形成的机制与磨屑的运动和受阻于钢纤维、陶瓷纤维或磨粒并聚集有关,也证明了在摩擦层的研究中元胞自动机法是一个理想的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经典元胞自动机模型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初等元胞自动机的加法规则。引入代数方法探讨了初等元胞自动机在其中一种加法规则下的演化性质,由此推出了一些相关性的结论。它是初等元胞自动机在其加法规则下所特有的,使其在模拟事物时更具有方向性,不但丰富了初等元胞自动机的理论,而且为研究元胞自动机的理论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为了便于直观的验证某些结论,本文利用了初等元胞自动机的状态迁移图来加以描述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摘要:区域经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选取城市流、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内部空间联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集聚辐射能力大致相当,环鄱阳湖城市群产业劣势相对明显,集聚辐射能力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②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整体经济水平均衡,武汉城市圈武汉市最为发达,但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环鄱阳湖城市群联系较为松散;③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联系呈现多中心结构的均衡态势,武汉城市圈整体联系出现武汉、宜昌的双峰型结构,环鄱阳湖城市群联系较为松散。  相似文献   

12.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 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 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色小镇是源于浙江的一种全新经济形态。鉴于浙江省的成功经验,本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77个省级特色小镇(有些小镇可能降级了)的网络位置特征。采用特色小镇间用共有的主导产业建立联系进行模型构建。通过计算整体社会网络密度和度数中心度、紧密中心度和间距中心度指标来分析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存在整体网络密度偏低、小镇产业布局趋同、信息经济产业等重点产业的中心度较低等特征。针对这些现象文章结尾针对性提出小镇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石山地区现实社会经济系统和外在环境条件的分析,根据综合治理与开发战略目标集的构成内容和数量特性,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利用模型的重复进行作各种政策的实验,得出多种方案,从而为制定石山地区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如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教育政策、人口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利用模型对现实系统的变动过程进行模拟,更为清晰地展示石山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动态,以帮助我们对石山地区未来的种种可能状态求得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城镇低效用地对于协调城市用地空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数据,从不同城镇低效用地类型出发,在镇域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量研究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宁波镇域城镇低效用地分布具有显著集聚特征,旧村庄与旧厂矿集聚性强,旧城镇相对离散;旧城镇主要分布于余姚慈溪交界处及奉化;旧村庄团聚于奉化东北部、江北;旧厂矿在余姚形成“聚簇”,在市域东南部出现连片“洼地”,并主导总体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在云阳镇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江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沿江地区小城镇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工业园区及其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关系,说明工业园区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给出了建设良好工业园区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郭凯 《创新科技》2015,(4):11-14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聚理论与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概念阐述,结合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的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地域特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河南产业集聚区如何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的20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时间断面法和历史文献,分析湖北省传统村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完整展现其空间关系和区域演化过程,发现:湖北省传统村落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隋唐五代以前的萌芽期、宋元辽金的发展期和明清繁盛期的三个阶段;空间格局呈集聚、均衡性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鄂西南为高值聚集区、鄂东北为中值聚集区、鄂东南为低值聚集区,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与湖北地貌类型具有密切关系;流域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距河流15 km范围内;高程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聚在山地,并大致经过了“山地—丘陵/平原—山地”发展的时序性;类型特征呈现农耕型偏鄂西南分布,商贸型呈沿边型分布,军事型偏鄂东北分布和工艺型偏鄂东南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应急物流的特点,提出了应急物流储备库选址应考虑各行政区的风险权重、灾害处置难度、储备库恢复能力、地区影响程度及建设成本等因素.借助普通物流选址思想,构建了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应急物流储备库选址模型.并以长株潭城市群应急物流系统构建为例,进行了应急物流储备库选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系统调研了河南省安阳、濮阳、鹤壁三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基础,分析了其发展特色和建设贡献,指出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产业集群的核心观点,并提出了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河南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