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大学开始注重校园山水景观规划,水作为山水景观的构成元素在山水型大学校园中心区景观中广泛运用,并具有景观、文化、生态3种作用.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大学城新建5所山水型大学的中心区景观水体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并从布局、类型、尺度、空间、构景要素、文化体现、生态设计等7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出山水型大学中心区景观水体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利用长江三峡(重庆段)2002年Landsat ETM 和SPOT遥感影像解译资料,结合其他图文资料及现场调查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研究区域相关评价指标的空间属性数据库.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定义峡谷景观视觉敏感度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函数,并在GIS中利用地图几何代数(map algebra)求出单因子对各个级别的隶属度函数并建立每个栅格点的模糊关系矩阵.利用Delphi法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集.通过GIS的栅格运算模块(grid caculator)对同一敏感级别的各个指标进行加权运算,得出每个栅格相对于各个级别的敏感度隶属度的综合指数,根据最大化原则确定每个栅格景观视觉敏感度级别.结果表明:①长江三峡(重庆段)景观视觉敏感度可分为4级,其中一级敏感区占区域总面积的2.38%;②景观视觉敏感度与观赏视距有较强的相关性;③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知名度较高的景观具有高敏感度.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研究区域的景观规划、保护与管理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水位变化对防洪和航运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朱沱和寸滩水文站近60年水文资料分析水位流量关系变化以及寸滩站受三峡回水影响的临界条件,并研究不受三峡回水影响下朱沱和寸滩的水位变化趋势以及三峡成库前后的水位变化幅度.结果表明:寸滩站受回水影响的临界流量随坝前水位增大而增大,当坝前水位大于163.5m时,寸滩站均受回水影响;近60年来朱沱站和寸滩站在不受三峡回水影响下,水位整体呈降低趋势;与三峡成库前相比,朱沱站和寸滩站水位累计降低幅度分别在2015年、2010年有趋势性增大,且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朱沱站在2018年4 000m3/s时,水位累计最大降低幅度达0.7m, 20 000m3/s时,降低幅度为0.4m;寸滩站在2018年6 000m3/s时,水位累计最大降低幅度为0.75m, 20 000m3/s时,降低幅度0.25m.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上游航道建设及维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湿地景观的动态变化及原因是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制定利用与保护湿地政策的关键.采用ERDAS、ArcGIS等软件对1991年、2005年7月的湖北斧头湖区遥感影像图进行解泽,确定斧头湖湿地类型现状,描述湿地类型动态变换.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湿地景观类型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湖泊及滩地面积缩减较为严重;(2)研究区内居民点面积处于加速扩张过程,是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3)研究期内不同湿地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人工湿地类型双向动态变化较为明显,湖区湿地受人为干扰较严重.长江水位变化及长江入湖口堵塞是引起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围湖造田与精养鱼池扩建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黄河滩区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国付 《河南科学》2008,26(2):230-234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黄河滩区1975—2000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滩涂、建设用地和河流景观类型为占优势的景观类型.1975—200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旱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大,滩涂和河流景观类型面积缩减,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持续增加,草地和沙地景观类型的面积随着河流景观类型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景观空间特征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在前两个阶段减小,而最后一阶段略有增大.景观空间构型明显,基本上是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型分布.人类活动对黄河滩区景观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认清长江中下游河段出现崩岸灾害现象的规律,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诸多崩岸实例,结合河道水沙特征和沿江两岸地质地貌条件,分析揭示崩岸现象的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崩岸与河床演变过程密切相关;崩岸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随河岸地质条件而呈现的不均衡性,随岸坡地形条件和河道水文条件不同而呈现的类型差异性,随河道边界条...  相似文献   

7.
根据长江下游干流沿江各水位、潮位站的实测水位及高潮位资料,研究出当上游来水和下游潮汐影响不变的条件下,长江下游沿江各站潮位自50年代到90年代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文章中提供了一系列的相关公式,为订正各年代各站最高潮位以及计算合理的长江设计高潮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可供潮位预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城市总体空间景观入手,提出了基于视觉秩序分析的城市总体空间景观规划策略,通过对城市景观的各个结拇出要素进行整体性、意象性的宏观控制和引导,引导城市景观的保护与建设能沿着一个预定的目标,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的城市总体景观框架。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峡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长江三峡学建立的意义,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与科学特性,说明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学的研究关系.对长江三峡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长江三峡学是一门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地域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时空性和预测性等学科特征.三峡学是三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区别,但在研究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长江三峡的研究,建立"长江三峡学"既是一种学术上的整合与提升,更是一个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质量,从街巷景观分类入手,将其按照空间旷奥度不同分为开敞型、半开敞型、封闭型街巷景观空间。根据视觉景观评价中的7类视觉吸引元素,将街巷视觉质量的历史、功能以及美学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对3类视觉空间分别构建评价体系,利用Matlab计算视觉吸引诸要素在各类型景观评价体系中的权值,并进行排序分析,从而提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保护建设的重点,为徽州传统村落街巷视觉景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视觉思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现代广告传播中视觉符号的重要作用,强调了符号作为信息载体在视觉传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对广告传播中的视觉特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现今的社会,已经进入到“视觉化时代”,尤其是数码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更进一步促进了视觉文化的繁荣。现今的大学生是在视觉文化的影响、侵染、包围之中成长的,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与视觉图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高校中大力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价值,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定义助视仪器的视角放大率,不宜强调“使用仪器观测物体所成的像的位置应与人眼直接观察时物体的位置相同”这一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透过影视人类学的视角,以数部藏地纪录片为例,把它们置入到近30年来的纪录片发展过程中,分析其影像传播的类型特征和变迁路径。作为传播形态,不同的藏地纪录片在观察视角、制作方式和叙事策略上呈现出丰富的维度;作为文化阐释的影像文本,藏地纪录片既以具象方式描述文化特征,又以符号的方式表现文化价值,具有文化阐释和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等学校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影响,进而表述了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视角与文献采访人员的文化视野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作用,指出两者的相互补充将对高校图书馆文化教育职能的发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视觉符号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非常重要.视觉符号作为意义传达、思想交流的语言和符号,有两组基础概念需要确立,即语言/言语、能指/所指.视觉经验则是视觉符号产生、解读和交流的基础.无论是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或现代艺术都与视觉经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首先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相关的内容;其次讨论了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视觉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给予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采用基于视觉非线性的图像分割方法,同时结合最佳分割区域自动调整算法,获得海上小目标的优良分割结果,并利用目标背景间存在较强反差这一先验知识,从分割所得二值图像中确定真实目标.算法中同时考虑了对亮、暗目标的处理,因而对目标的灰度变化不敏感.大量海上小目标检测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视觉传达设计开拓了新的网络视觉文化空间。在介绍网页设计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从视觉传达的角度阐述了网页设计中的视觉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中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在于视觉信息与非视觉信息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