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连续浸提法对土壤中Zn和Mn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化学连续浸提法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不同PH值条件,土壤Zn和Mn的形态分布,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2.
梧州六堡茶园土壤重金属特征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茶园土壤进行安全性评价,收集梧州六堡茶园区土壤,测定园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并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重金属Cr,Cu,Zn,As,Cd和Hg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广西土壤背景值,但Pb元素高于广西背景值1.46倍.进一步对比发现,26个六堡茶园土壤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853—2004)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T 5199—2002)的基本要求,无一超标.对照NY/T 853—2004标准,供试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中,有25个茶园土壤指数值在安全等级,仅1个茶园土壤为警戒级别;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26个茶园风险等级全部为低级水平,属轻微生态污染.总体结果表明,梧州市六堡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有效性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组成可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也可以通过与土壤重金属形成络合物来影响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过程、生物有效性及其环境效应.本文在阐述土壤有机质组分的划分和重金属的形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关系,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不同茶园中茶叶的氟含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调查,探讨影响茶叶中氟含量的几种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茶叶氟含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并不显著,与土壤水溶性氟呈显著相关关系。此外,土壤水溶性氟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施用过碳酰胺后中国南方6个酸性土壤pH值及活性Al的短期变化,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对6种酸性土壤施用不同浓度过碳酰胺,其pH值在短期内都随着施入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上升,交换性铝含量随着施用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下降;施用过碳酰胺后,土壤pH值上升的现象是短期的,pH值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而土壤中铝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pH的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短期内,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幼苗主根明显缩短,侧根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其玉米铝毒明显重于不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被玉米吸收的铝主要分布在玉米的地下部分,只有较少的铝被转移到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被类型对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文章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挂墩发育的黄壤为例,在野外观察、室内实验基础上,将相同气候、母岩、地形条件的杉竹林和茶园下发育的黄壤进行理化性质的比较,得出植被类型的不同是导致土壤结构、颜色、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等一系列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揭示不同的植被条件对土壤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磷酸洗脱剂作用下土壤砷的变化特征,在不同的萃取剂浓度、液土比条件、萃取时间下,对萃取后土壤总砷和各形态砷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砷含量为98.53 mg·kg~(-1)的土壤,随着磷酸浓度的升高,对土壤砷的萃取率呈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的趋势,磷酸萃取土壤砷的最佳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对磷酸萃取土壤砷的影响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磷酸对土壤砷的萃取量变化较小,变幅在9.3%以内,萃取效率最高的时间为1 h;在浓度为1.5 mol·L~(-1)、土液比为1∶3、萃取时间为1 h的条件下,磷酸对土壤中各形态砷的去除量特征为:铝结合态>铁结合态>交换态>水溶态>钙结合态>残渣态。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为了明晰锑冶炼场地土壤中砷在不同区域和土壤剖面各形态分布特征,选取了锑矿区5个区域采集剖面土壤进行室内分析,并按Wenzel改进连续提取法对各土层进行分级提取.结果表明,在锑矿区不同区域中土壤总砷含量和各形态砷存在明显差异,总砷含量从高到低为:选石坪(60.53 mg/kg)居民区(42.07 mg/kg)尾矿区(36.69 mg/kg)冶炼区(31.84 mg/kg)农田区(15.05 mg/kg).残渣态砷占总砷的51.82%~79.00%,且残渣态砷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分布相对稳定;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好的砷(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11.31%~42.81%;与含水Fe/Al氧化物结合较差的砷(非定型Fe/Al氧化物结合态)占总砷的2.03%~18.40%;而可交换态和表面吸附态这两种形态占总砷的1.14%~5.91%;总砷和各形态砷在土壤剖面中表现为先上升(0~40 cm土层)后下降至稳定的趋势,土壤总砷和5种形态砷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其中选石坪为修复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
甘肃马铃薯分布特征及土壤理化性质对产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甘肃马铃薯区域分布规律和产量特征,通过对不同生存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提出影响甘肃省马铃薯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需求而不是生态适应性。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土壤孔性对马铃薯折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限制马铃薯产量上台阶主要因素是磷肥施用不足。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1~2002年,对湖南省祁东县紫色土分布区按不同生境设3个样区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县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蜱螨目、蜘蛛目、矛线目属于该县紫色土的优势类群;单齿目、弹尾目、膜翅目等16个类群为常见类群.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桃树林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也比较明显,种类和个体数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减少,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师范大学样地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哈尔滨师范大学样地土壤进行传统微生物分离、纯化及鉴定.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根据所分离微生物的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土壤中25株细菌分别属于12个不同菌属.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铝镜表面形态、断面结构及铝与玻璃结合性质的研究,我们认为铝已渗入玻璃表面,部分铝是以Al_2O_3的形式存在于玻璃中的。本文提出一种用J-19粘结剂将螺栓固定在铝膜表面并垂直拉开的方法,来测定结合强度。用此法测试的结果表明:铝膜厚度、玻璃基底温度、清洗效果、辉光放电、蒸镀温度等条件对结合强度均有影响,后者影响最大。粘接接头热处理时因受热应力的影响,拉伸实验中出现玻璃本体的内聚破坏。工艺良好的铝镜膜基结合强度超过2.76kg/mm~2。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江地区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在春、秋两季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可培养细菌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与种属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态土壤的优势细菌种类及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为农作物种植区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少,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但优势菌种所占比例大.同时,不同土壤类型有其特有的菌属.通过对不同耕作下的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原生态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说明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有机质和其他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退耕还草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原生态的土壤肥力最强.说明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 1.深翻土壤。茶园经过一季的采摘后,行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不利茶树根系生长。因此,应在10月中下旬进行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 2.增施肥料。茶树在秋末冬初增施一次肥料,弥补茶叶采摘后茶树所消耗的养分,对提高翌年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的作用。一般在10月底前增施为宜,茶园秋冬肥料应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化肥或复合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时空变化特征,笔者以艾比湖典型植被梭梭、胡杨、柽柳和芦苇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群落下铵态氮、硝态氮的时空分布,并进行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分别介于2.45~14.02mg/kg、58.45~1.28mg/kg,两种氮素形态都以硝态氮为主。从垂直来看,4种不同群落的总体分布为柽柳群落>梭梭群落>胡杨群落>芦苇群落。从时间来看,8月铵态氮累积较多,11月硝态氮累积含量较多,且8月、11月铵态氮和硝态氮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岩质边坡覆绿植物的根系形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山覆绿工程中,高陡岩质边坡上植物不易存活、生长较为缓慢的情况,研究该环境下植物根系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植物根毛垂向上呈指数分布,根长累计垂向分布呈对数分布特征。植物根系形态较土壤环境根系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根系扁平、主根侧根发育不完全。(2)水肥条件影响根毛分布,通过影响因子分析得到,有效磷与根毛分布相关性最大。水肥条件养分分布、养分含量高低、水分分布等情况都会影响根毛分布。水肥条件对根长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南麓是我国北方草原向森林过渡的重要生态带,为了解该区域内环境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环境风险,采集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等环境样品,分析不同环境介质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南麓土壤、凋落物和树皮中均检测出PBDEs存在,其中土壤中共检测到25...  相似文献   

19.
茶叶铝含量与茶园土壤pH值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探讨茶叶铝含量与叶龄及土壤pH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pH对红壤稻田镉形态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土壤pH(pH为4.0,5.0,6.0,7.0和8.0)对红壤稻田土壤Cd形态及水稻根、秸秆、稻壳和糙米Cd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pH的升高,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逐渐降低,由58.4%降低到28.7%.土壤残渣态Cd含量逐渐上升,由12.3%上升到35.5%.(2)调节土壤pH后,土壤Cd有效态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显著降低,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8.0处理的有效态Cd含量下降了62.1%.(3)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随土壤pH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与土壤pH 4.0的处理相比,土壤pH 6.0的水稻根、秸秆、稻壳分别下降了77.9%,66.5%和54.8%.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土壤pH、水稻籽粒重量及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南方红壤稻田土壤pH的调节参考值为6.0.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Cd污染酸性土壤的修复和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