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轴颈在结构上突出特点为双篦齿、花键,篦齿刚性差,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变形,同时尺寸和技术条件多,精度要求高,加工很难保证。经过分析研究,合理安排工艺路线和加工方法,适当调整加工余量,选择合适夹具和刀具及加工参数,严格控制走刀路线,用以减少工件篦齿的变形,加工出合格零件,保证工件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篦齿结构对封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二维篦齿模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多种工况的计算,从分析齿腔内流场研究不同齿顶边缘以及齿顶倒角半径大小变化对封严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分别改变篦齿前后边倾斜角度确定篦齿最佳倾斜度。将计算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规律一致,误差较小.研究表明:齿顶倒角半径是影响篦齿封严效果的重要因素,倒角半径小于0.07mm时,增大0.02mm,泄漏系数增大2%,倒角半径大于0.07mm时,每增大0.02mm,泄漏系数增大1%左右;当篦齿前倾角为20?左右,后倾角为35皛40?时为篦齿最佳倾斜度,且后倾角对篦齿封严的影响大于前倾角。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三维接触状态的带阻尼套筒的篦齿封严结构模态的计算方法,通过建立接触面刚度矩阵来模拟阻尼套筒对篦齿封严结构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篦齿封严组件模态计算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楔形钻齿侵入岩石过程中径向裂纹和侧向裂纹的扩展情况。首先根据Marshall的试验研究,分析考虑钻井液压力、侧压作用下岩石在楔形钻齿侵入过程中径向裂纹与侧向裂纹的极限长度公式和最佳齿间距公式,讨论钻井液压力、侧压和齿间距对裂纹扩展的影响;然后利用离散单元方法(PFC2D)研究楔形钻齿侵入过程中岩石的失效以及裂纹扩展情况。研究表明:随着侧压增大,临界侵入深度变大;钻齿下方的损伤区域变小,并且损伤区域变得相对比较平坦,不再凸入岩石内部;钻井液压力增大对径向裂纹的扩展以及损伤区域的扩大有促进作用,径向裂纹长度以及损伤区域随钻井液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损伤区域随着钻井液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凸入岩石内部;钻井液压力对侧向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有抑制作用;合理的齿间距可以产生侧向裂纹重叠区,促进岩石的破碎,提高破岩效率;理论分析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研究旋转薄壁圆柱壳的静态固有频率和行波特性,特别是其高节径振动特性以及壳体外壁周向篦齿结构(即密封齿)对固有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Love壳体理论,引入科氏力和离心力,建立考虑旋转态的薄壁圆柱壳的动力学控制方程.然后,介绍了进行圆柱壳固有特性分析的传递矩阵法.对比分析分别由传递矩阵法和解析法得到的、三种边界条件(两端简支、两端固支和一端固支一端自由)下的旋转薄壁圆柱壳的高节径模态特性.最后,利用传递矩阵法对带有篦齿结构的旋转薄壁圆柱壳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篦齿结构对其高节径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提前破坏的电动机悬挂装置主动齿轮的宏观断裂形态、微观组织形貌、齿面硬度、轮齿受力状况的检查分析,发现齿轮折断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齿根存在淬火裂纹以及局部齿面硬度不足,逐渐磨损失效,发生疲劳断裂.提出生产中应严格检查和控制齿轮热处理工艺,保证齿面硬度,避免淬火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7.
陈爽  张庆峰 《科技资讯》2009,(18):122-123
本文用断裂力学和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某机型零号框铆接角材的破损安全特性。通过计算角材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得到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长度、载荷的关系。裂纹越长,承受的裁荷越大,材料越容易断裂。载荷一裂纹长度曲线直观的给出了材料的安全区域。该结果有助于机务人员评估飞机的可靠性,增强飞行教员和学员对飞机的操纵性。  相似文献   

8.
单发活塞式教练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频繁起降和操纵失误等都可能会导致飞机结构受损。本文对某型教练机左机翼前连接装置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了合理的修复措施;为了确保飞行安全,修复后的飞机应进行监控使用,本文制定了详细的监控使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江  董羽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523-3527
混凝土拱坝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产生,致使混凝土内部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微裂纹,这些微裂纹在外部荷载的作用下,开始发展、汇集、贯通,最终形成宏观裂缝,危及坝体安全。所以对拱坝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齿轮裂纹对时变啮合刚度和振动特性的影响机理。首先,将齿轮齿廓分为过渡曲线、渐开线非啮合区和渐开线啮合区3个部分建立精确的齿廓模型,再结合势能法改进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其次,建立齿轮裂纹分析模型,将裂纹扩展路径和有效厚度的限制线分别假设为直线和抛物线,根据几何法和裂纹终止点的位置,改进有效截面积和截面惯性矩的计算方法,求解不同裂纹状态下的时变啮合刚度曲线。最后,建立六自由度裂纹齿轮故障动力学模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不同裂纹下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特性和幅频特性,通过小波变换对振动特征进行时频分析。同时,采用统计指标的方法,研究齿轮裂纹对传动系统振动响应的敏感度。研究结果表明:裂纹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会产生冲击特征,随着裂纹情况的加剧,冲击加剧;峭度对振动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双圆弧齿轮在载荷作用下接触区长度和螺旋角与齿腰和齿根的应力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出最大应力的位置与接触区长度的变化关系。指出,存在一个临界接触区长度,当实际载荷作用接触区长度超过该值时,则齿根应力大于齿腰应力,否则齿腰应力大于齿根应力。同时指出,齿顶也是产生裂纹的危险部位。  相似文献   

12.
包礼 《科技信息》2012,(26):129-129
在老龄化飞机的结构检查过程中,结构工程师时常会发现蒙皮短裂纹。这些蒙皮短裂纹,不仅影响了飞机的良好气动性能,而且还会使损伤部位的蒙皮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危及飞行安全。因此,我们应及时修理使飞机始终保持适航状态。止裂加强法为修理蒙皮短裂纹的常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不同模态Lamb波与孔边裂纹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聚焦不同模态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精确检测问题,以各向同性板中的孔边裂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融合Radon变换的孔边裂纹Lamb波定位成像研究。首先,使用宽频chirp信号激励稀疏传感器阵列产生Lamb波,并采集通孔散射信号作为基线信号,采集孔边裂纹散射信号作为缺陷信号。其次,对chirp响应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优化选取窄带单音频脉冲响应信号的中心频率和调制周期数。然后,对基线单音频脉冲响应信号进行Radon变换,得到优化后的群速度和偏移时间,并计算出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最后,使用椭圆定位成像算法对孔边裂纹进行定位成像,并将成像结果与名义群速度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Radon变换可以准确获取Lamb波波包飞行时间,提升了不同模态Lamb波对孔边裂纹缺陷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裂纹面的边界条件建立起奇异积分方程,然后通过对奇异积分方程采用数值解,计算了受赫芝接触应力作用的齿面下分叉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后用裂纹扩展理论对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分叉裂纹将以与斜裂纹段约成60°角的方向向齿面扩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齿轮系统中同时出现裂纹与磨损故障时实现复合故障诊断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考虑齿廓磨损和齿根裂纹故障的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首先,基于Archard公式,建立齿轮传动系统磨损数值仿真模型,求解不同磨损周期下的齿廓磨损量;然后,通过势能法建立裂纹及磨损作用下的单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在双齿接触区考虑啮合齿对磨损量间的关系,结合变形协调,建立双齿啮合刚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集中质量法建立齿轮系统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含故障的时变啮合刚度为输入,使用Newmark-β法对动态响应进行求解,获得不同程度裂纹与磨损作用下的齿轮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反应复合故障中磨损与裂纹特征;与未考虑磨损后双齿区实际变形的裂纹与磨损复合故障模型相比,该复合故障模型双齿区刚度计算准确性提高了约22%,所提模型可为含磨损与裂纹的齿轮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有效的动力学补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活塞式发动机汽缸头裂纹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效的提高机务、飞行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技术知识,为实现持续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截齿刀头和刀体之间的热固联接机理。分析得出了热固后截齿的刀头受外载不产生脱落、刀体孔受内压应处于弹塑性状态和不发生微观裂纹扩展的校核准则,确定了热固时过盈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链篦机的工作原理,主要针对链篦机中链篦床老结构形式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篦板与卡块三面定位等结构优化方案,并简单介绍了篦板与卡块三面定位等结构设计先进性。实践证明,链篦床采用新结构可从根本上解决原固定弯板等结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动叶片被冲蚀破坏、激光熔敷后产生裂纹、长周期使用后动叶片榫齿与轮盘榫槽接触不良局部产生应力过大破坏而导致叶片破坏3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对采自大明湖的两种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 L.)和篦齿眼子菜(Potamogeon pectinatus L.)在不同温度和不同生物量密度条件下进行60 d的分解实验,研究沉水植物茎叶分解及C、N、P元素释放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沉水植物分解速率很快,并且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阶段性特征,菹草的分解速率大于篦齿眼子菜。沉水植物茎叶残留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植物组织化学组成影响。温度影响沉水植物的分解过程,高温加速了两种沉水植物前期分解速率,但并没有增加最终分解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