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由于纵波不能在流体中传播,叠后地震反演得到纵波波阻抗是无法识别储层中的流体。基于横波在流体中传播特点,利用叠前数据丰富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信息获得弹性参数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是可行的,但受到地震反问题固有的“病态解”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在进行叠前地震反演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多解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后续的储层岩性与流体识别的精度。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储层埋藏较深、钻井资料较少的D2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测井岩石物理敏感分析、敏感流体因子反演和频散AVO反演三种技术综合来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纵波不能在流体中传播,叠后地震反演得到纵波波阻抗是无法识别储层中的流体。基于横波在流体中传播特点,利用叠前数据丰富的运动学与动力学信息获得弹性参数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是可行的,但受到地震反问题固有的"病态解"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在进行叠前地震反演时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多解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后续的储层岩性与流体识别的精度。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储层埋藏较深、钻井资料较少的D2地区为研究目标,采用测井岩石物理敏感分析、敏感流体因子反演和频散AVO反演三种技术综合来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实际资料的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来进行储层的流体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范兴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1):7644-7649
利比亚LP区块位于Sirte盆地,该区储层多样,礁体发育,横向相变快,储层展布状况难于预测。通过地震分形技术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礁体发育的范围。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点,通过敏感因子分析,优选叠前参数,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实际叠前反演技术。结合区块的开发历史,对油气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跟踪,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实时监控油气的产油气情况以及对下步勘探目标进行优选。该方法在利比亚LP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流体识别是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以碳酸盐岩生物礁隐蔽油气储层作为研究目标,对地震技术在生物礁油气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含流体储层对地震波的速度和能量的不同影响标志,选择SYB地区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地震频率属性、吸收衰减属性、低频伴影分析方法、地震波阻抗技术以及叠前AVO地震反演技术的综合应用分析。有效地结合该区SYB1井、SYBc1井、SYB12井等钻井结果和流体识别地震技术成果,得出以上流体识别地震技术对该区生物礁油气储层流体识别是有效的,形成针对该类型储层的针对性较强的叠前、叠后流体识别地震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5.
针对拉梅参数反演中缺少横波速度资料的问题,建立一种在缺少横波速度情况下的拉梅参数反演方法。首先,对井旁叠前地震道集进行贝叶斯反演,得到井位置处的横波速度;然后,对地震数据体采用拉梅参数直接反演,获得地下介质的拉梅参数信息;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测井信息,对储层进行描述和预测。该方法应用于J区块含气储层的预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拓宽了拉梅参数反演在油气储层预测中的适用范围,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叠前振幅随角度变化反演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理论模型入手,首先研究流体参数变化对地震弹性参数及地震记录的影响,然后用胜利油田某区块的实际资料进行叠前振幅随角度变化(AVA)弹性反演.在反演基础上,以振幅随炮检距变化(AVO)分析为基础,提取反映流体特征的不同属性,在剖面与平面上指示出储层流体的特征.反演结果与实际钻井资料吻合率较高,说明叠前反演与AVO属性分析结合是预测储层流体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相介质的地震流体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避免间接计算的累积误差,提高储层流体识别精度,根据孔隙弹性介质理论,建立基于弹性阻抗反演的流体因子直接提取方法和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地震波在含烃储层中传播时发生速度频散,根据中观尺度岩石物理理论,提出基于叠前反演的频散属性提取方法,实现频散属性的定量表征,将速度的频散幅度用于流体识别。该方法实际工区应用效果良好。结果表明:以双相介质岩石物理理论为基础建立流体因子,依托叠前地震反演进行储层流体识别的方法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基于流体识别因子敏感性的分析,有助于认识储层流体特征和分布规律。岩石物理参数实验测量是提取饱含不同流体时的岩石物理弹性参数最为直接的方法,为满足大港油田岐口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选取该区主力产能系板桥组14口井28块岩心样品进行岩石物理参数测量,利用高温高压条件模拟地层环境,通过驱替方法测出岩心样品在饱气饱水状态下的各种弹性参数,综合定性描述交会图技术和定量计算流体识别因子,得出储层流体的识别效果组合比单个流体识别因子更为显著,其中组合流体识别因子ρf对储层的气水识别最为敏感,为该区后续地震资料叠前反演该流体识别因子识别储层流体类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特征分布复杂,受火山岩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采用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识别火山岩储层效果不明显。通过分析研究区火山岩储层测井与地震响应特征,应用电阻率曲线构建拟声波曲线从而改善了波阻抗反演在火山岩储层识别中的效果。在对火山岩储层统计分析基础上,利用深浅电阻率差值和电阻率幅度差识别火山岩储集层,结合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与电阻率参数反演信息的融合,预测了石炭系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区。实际资料应用表明,电阻率差值参数反演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火山岩储层平面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西南地区火山岩气藏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岩相变化大、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地震储层预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以永探1井区为研究对象,通过井震标定和正演模拟,确定不同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多属性融合,预测岩相平面分布。基于地震岩石物理分析,明确储层敏感参数,应用叠后地震反演技术,进行敏感参数反演,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将弹性参数转换为储层物性参数,开展储层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预测出研究区块目的层火山岩优质储层分布,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程度高,可为该地区下一步火山岩储层精细描述及生产部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沁水盆地在海陆相-陆相过渡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煤系地层岩性及速度横向变化快,高精度的速度体对时深转换的精度至关重要;但山西许多矿区地震资料老旧,仅有叠后地震数据,常规时深转换方法误差较大。为构建高精度速度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叠后反演速度及利用标准层控制的煤系地层精细时深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某一标准层作为起算层,用钻孔约束速度谱得到起算层底板标高,用叠后地震反演速度构建速度模型,基于起算层结合速度模型获得标准层初始底板标高,通过钻孔校正得到标准层底板标高。将该方法应用到山西某矿区,结果表明:预测的K8、8、15号煤层深度与实钻数据相比,误差仅为0.78%,较常规方法提高了转换精度,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浊积岩油藏勘探开发进入高程度阶段后,研究对象转为"个体小(单砂体面积1 km~2)、厚度薄(单层厚度2~5 m,累加厚度5~15 m)、橫变快、含灰质(灰地比5%~45%)"的超隐蔽储层,该类储层常规方法描述难度大、精度低。因此,开展了超隐蔽储层描述技术综合研究:①应用谐波拓频技术、属性融合方法和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刻画"个体小"和"厚度薄"储层;②形成了复杂岩性背景下横波估算方法,开展叠后、叠前综合去灰技术研究,刻画灰质发育区有利储层边界。取得了四点成果及认识:①谐波拓频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且具有较高保真性,能够识别追踪厚度10 m储层;②波形指示反演技术刻画薄互层储层精度较高,单层厚度5 m砂体预测结果与实钻井吻合度为88.5%,厚度2~5 m储层预测吻合率80.2%;③复杂岩性环境下横波估算方法,较传统的Xu-White模型方法横波估算精度提高了10%;④叠后、叠前联合储层预测技术在东营凹陷去除灰质的精度为84%。综合应用储层描述成果,在四个开发区块共部署滚动探井20口,目前完钻10口,8口井钻遇较厚油层,其中6口井投产后均获商业油流,新建产能约4.0×10~4 t。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储层预测方法中,基于测井约束的波阻抗反演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应用效果较为良好。对于其反演效果的优劣,声波测井资料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当声波特征曲线对有效储层与围岩差异的敏感性较低时,常规测井约束反演的结果对储层刻画能力会有所不足,而测井特征曲线重构技术则可以有效改善储层预测效果,提高砂体边界刻画的精度。本文在研究区实际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地震、测井资料,并结合储层预测需要,从声波测井资料的特点出发,通过特征曲线重构方法,将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率等对岩性较为敏感的特征曲线与声波资料融合,最终在重构后的声波曲线基础上,通过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来表征储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砂、泥岩得到良好区分,储层描述明显改善,为后续生产开发提供了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4.
拓频地震数据在测井约束反演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影响地震反演的储层预测精度。拓宽地震频带是地震反演工作之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尝试子波压缩技术。该技术是在叠后地震资料上直接进行拓频,拓频处理后的地震数据频带比常规处理的地震数据带宽高出约20 hz,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测井资料的纵向分辨率和地震的横向采样点密集的优势,进行地震反演。经过3口校验井的检验,砂体预测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说明拓频处理后的地震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震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物质平衡方法在气藏开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水驱气藏来说,水侵主要维持地层压力,直到水突破之后,将会直接影响到气藏的采收率。因此如何在早期识别气藏的类型,从而进行开发的部署显得相当重要;另外气藏地质储量、采收率的确定已经动态指标的预测也贯穿了整个开发历程。目前不少学者对于气藏物质平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物质平衡方法在实际气藏开发中有哪些应用,从水驱气藏的早期识别、水驱气藏水侵量的计算、地质储量的确定、采收率的确定、动态指标的预测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综述。针对水侵气藏早期识别时,综合对比了视地层压力法、采出程度法和视地质储量法,并给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对于地质储量的确定,以异常压力气藏为例,说明了单单利用p/Z-Gp外推法得到的储量是不准确的,从物质平衡角度出发,给出了新的计算异常压力气藏地质储量的方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X油田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薄油层的开发动用成为其保持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提高挖潜措施的有效性,需对油藏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尤其是储层展布的刻画。由于储层薄、埋藏深、物性横向变化快,常规的地震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该文以L4油藏为例,采用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钻后砂体展布与钻前预测相吻合,使得依据本文研究成果所设计的调整井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反演技术(如叠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等)垂向分辨能力难以满足开发需求的问题,开展了概率法反演 技术的研究。研究中引入贝叶斯后验概率公式,将地震、测井、地质的不确定性转换为后验概率分布,利用蒙特卡洛算 法估算随机样本期望,并将随机样本作为空间储层解。该方法充分结合了井上分辨率高和地震横向趋势表征能力强 的优点,有效提高了地震反演的分辨率,降低了地震反演的多解性,使储层的不确定性分析更符合地质规律和地质认 识。实际资料测试表明,新方法在砂体叠置关系认识、砂体边界再认识、井网部署和井位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 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万合 《科技资讯》2014,12(24):16-17
本文以矿方建设高效、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矿井要求为出发点,阐述了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的发展,指出了地震多属性提取和波阻抗反演技术应用的实际意义,通过对陕北某矿三维地震勘探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地震多属性提取技术在预测煤厚、煤层冲刷范围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根据波阻抗反演技术在河南某矿的应用实例,提取了全区煤层顶板波阻抗值,并与钻孔揭露的岩性之间建立一定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对全区煤层顶板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