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朱自清诗论整体的理论系统性,认为他的诗学理论涉及到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方方面面,从诗歌本体论、诗人创作论、读者欣赏论三大板块重新认识了朱自清的诗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有着新诗创作经验的批评家,身处“五四”“诗体大解放时代”,朱自清站在历史的高度,用一种审辨的态度,大胆地尝试借用西方的学理论来丰富发展新诗理论,为新诗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朱自清先生诗论的基本审美取向是“中和美”。通过朱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阐明他这种审美取向的成因及他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审美态度的一致性。文章主要是从朱先生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与学习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的风格与品味三方面的态度,观点及论述证实了他诗论审美取向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雅俗共赏、雍容公正的“中和美”。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年谱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一岁十一月二十二日(阴历十月初九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苏东坡有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长辈乃为  相似文献   

5.
1927年7月,朱自清发表了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其中有一段关于月下荷塘的描写: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  相似文献   

6.
7.
白居易是我国中唐著名诗人,他出身于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之家,青少年时代曾避乱越中,经历过衣食不充、颠沛流离之苦,对中唐社会有较深的了解,对人民的疾苦充满了同情,从德宗贞元十六年到宪宗元和初,“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初为盩厔县尉,作《长恨歌》名噪一时.在此期间,他对统治者的凶残和百姓疾苦加深了认识,促使他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8.
莎士比亚虽然不是理论家,但是在他的剧本中,他借用角色的嘴巴道出了他本人对诗歌的一些观点。即以贺拉斯的诗论学说为基础,提倡合乎情理的虚构,强调感染力,用韵要自然,不要流于形式,无韵也行;不赞成贺拉斯的模仿,重视想象;提倡欣赏和理解,重视修改,强调诗歌要有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冯文炳笔名废名,以创作小说著你于二、二三十年代文坛。他同时又是一位诗论家。一九三七年,他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写成讲义十二章,一九四四年曾以《谈新诗》为书名,由北平新民印书馆印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冯文炳重回北京大学执教,继续讲授新诗,又写成讲义四章。此外,他在一九三五年,还写过一篇《新诗问答》。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他前  相似文献   

10.
蒲风的诗论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诗,社团众多,流派纷呈,佳作如林,真称得上花团锦簇。诗人们在辛勤地从事创作的同时,还研究古代诗论词话,介绍外国诗人、名篇、思潮、流派,同时不懈地进行理论建设,探讨新诗美学的零篇散章不计其数,单是出版的专著就有郭沫若、田汉、宗白华的通信集《三叶集》、朱自清的《新诗杂话》、李广田的《诗的艺术》、艾青的《诗论》、黄药眠的《论诗》  相似文献   

11.
饶孟侃是廿年代新月派的诗论家,他曾多次撰文倡导新诗格律化,强调音节在新诗中的重要位置,将有否一定的格式作为新诗的审美标准,新诗要格调整齐,节奏整齐、流利,有整饬固定的格式,押韵可平仄通用,并提出学习古典诗词和外国诗的音节,自觉地追求新诗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12.
对中英这两派诗论在关于诗歌要旨的确立,诗歌题材的选择,诗歌体例和语言的运用方面的相同之处进行比较,意在揭示人类精神的共通与共鸣,即对真实、自由、民主的向往。同时,比较二在社会意义和发展方向上的不同,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和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是一代宗师,在散文创作和文学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他对教育教学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在五十年代,流沙河曾以其清新的诗句和读者交流心声。那时,他出版了《农村夜曲》,《告别星火》两本诗集(还有一本短篇小说集《窗》)。在诗论方面,他还来不及形成系统的文字,但进行过思考——且是独立的思考。如在题材问题上,他反“题材决定论”;在诗艺规律的探讨方面,他强调“个性是诗歌的生命”,反对彼此相似的,“就象每年中秋定期泛滥的尼罗河水一样,涌到编辑部来”的节日诗。他强调诗人不要赶时髦而“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不要怕戴“‘标新立异’的帽子”,其结果是政治运动一来,自己被戴上了一顶更吓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被强迫化装为  相似文献   

15.
李杜诗论新探肖瑞峰作家的艺术见解往往与其创作个性相联系,这是为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验证过无数回的真理。唯其如此,当李白、杜甫这两位独具灵光的诗坛巨擘阐发他们的诗学观时,必然从不同的视点着眼、不同的角度人手,从而形成一定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也许并不构成实...  相似文献   

16.
17.
吴藻诗论略     
吴藻今存诗歌84首,通过这些诗歌,可以了解这位女作家生活的另外一面,譬如她的诗作不写愁情,对从事女子闺中之事充满喜悦,这些和她的词作大不相同。但同时诗歌的轻松顽皮风格和其词的豪旷又有几分相通。她的诗作大量写到和沈善宝等人的交往,也为清代女性交往研究提供了一份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全元文的整理过程,也是我们发现元文特色、总结元文发展规律、总体把握元文的过程。元代散文家多受程朱理学影响,一些著名作家或本身就是理学家,或与理学家有着师友渊源,所以元代散文理学气浓重,重道轻文现象突出,这也是元文为历代评论家们诟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身处江南教书授徒的戴表元,却以其“清深雅洁”之文为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新风;其散文中颇为离经叛道的诗论,更使人耳目一新。本文谨从戴表元散文中表现的“宗唐得古”“性情说”“清言说”等诗论作一浅说,分析其对元代文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孙应时是南宋初期的入蜀文人,他因丘崇制蜀而受招入蜀担任幕僚,虽官卑职微,却仍热心政治,尤其是对吴氏叛蜀的预见,更体现出其高超的政治远见。然而,现存孙应时蜀中诗约76首,这些诗或为纪写蜀地山水景物之作,或为与友人唱和之作,或为送别之作,而绝少涉及政事。  相似文献   

20.
殷夫,是一位象彗星一般照亮过中国诗坛的革命诗人和无产阶级文艺前驱。建国以来现代文学史工作者对殷夫的生平及其创作一作了不少批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位诗人创作生涯的短暂,作品不多,再加以殷夫的革命史迹湮没无闻,评论者所知甚少,因而研究工作一直深入不下去。要从这里爬罗剔抉,清理绪端,提要钩玄,即把殷夫的生平及其创作道路理出个头绪来,确非易事。尽管有人在殷夫的资料研究编目上做了很有价值的工作,也有人对殷夫的红色鼓动诗作过有益的探讨,但缺乏对殷夫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不能不认为是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