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态关系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大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构倾注最大的理论热忱,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精神的重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主要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维系一个民族繁衍、生长、繁荣的基石。高等学校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及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不仅要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重要战略意义,而且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抓住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点,并选择有效的途径,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真正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浅谈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谈起,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地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地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社会实践应主要通过重要节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和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基地教育及借鉴国外有效做法等具体路径来进行.20多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历程,总结出许多主题鲜明、品牌突出的民族精神实践的具体活动形式和内容.但也存在着运行机制单一,活动内容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社会联动性差,经费不足,学生受益而过窄,甚至于个别活动搞形式走过场等许多深层次问题.因此,要加强对民族精神培育实践路径的研究,促进大学生民族精神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馆藏优势,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育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学界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本文在吸收借鉴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围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导向和方式方法等三个方面做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员党性心理要达到一种优化状态,最关键的是增强党员党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党性心理调适和约束机制。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锋模范,在新时期承担着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职责,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大学生党员的特殊情况来探讨。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大学生党员应该从明确方向、学习内化、严格要求三个方面加强党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从明确角色意识、调整开放心态、及时反思内省、强化自我约束感以及创造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党性心理的调适和约束机制,探讨新时期高校全面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冯蕾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7):159-16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等因素,为民族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及网络的普及也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理论、环境、实践、网络全方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构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改革考核方式,实施科学评价;加强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图书资料和人力资源等,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教育方面应发挥的作用,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欧元怀从大学生肩负的社会使命和学术使命等角度来认识大学生修养的必要性。他针对当时大学生修养上存在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指出大学生应从充实个人修养、专心研究学问、协力挽救国难、共谋复兴民族四个方面进行修养,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阐释民族的概念、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民族精神的培育基础及新的生长点。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克服民族的精神痼疾,保持民族自尊自信精神为基础;其新的生长点立于先进化之上,要靠各级政府部门、化工作、化传媒共同培育。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栽体之一,旅游业民族精神培育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目标的隐含性与多样性、手段的时尚性与感染性、过程的愉悦性与享用性及效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