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敏  李虹瑾 《科技资讯》2007,(26):206-207
随着CDMA通讯技术推广普及应用,为水磨河流域水情自动测控系统中数据传输提供了一条捷径.本文简单介绍CDMA技术的发展及在水磨河流域供水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干旱地区的具体特点 ,建立了适宜于该地区的污水处理费用函数 ,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的污水处理费用要明显地高于其它地区。以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河流域的水污染控制系统为例 ,对干旱地区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进行了初步探索。依据水磨河流域的水文特性以及污染物类型 ,建立了该流域的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模型 ,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污水排放口的优化问题。计算表明遗传算法一般可以得到优化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或准最优解 ,它是一类较为优越的非线性函数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97—2006年新疆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实测水质资料,运用季节性肯达尔(Seasonal 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乌鲁木齐水磨河流域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河西走廊地区的疏勒河流域和伊朗中部的扎因代河流域,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研究两流域近25 a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过去25 a两流域耕地面积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且疏勒河流域耕地增幅比(0.29%)是扎因代河流域(0.18%)的1.6倍.疏勒河流域增加的耕地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扎因代河流域主要来源于林地.疏勒河流域草地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的态势,主要由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变所致;扎因代河流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主要来源于林地的退化,且波动幅度大于疏勒河流域.疏勒河流域林地面积呈增加态势,主要因未利用地和草地的人工植树造林所致.扎因代河流域林地呈持续减少态势.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主导;扎因代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显著减少趋势,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为主导.疏勒河流域未利用地转化成林草地是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扎因代河林地退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疏勒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可以对扎因代河流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干旱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呼叫接纳控制是CDMA蜂窝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本文根据接纳域体现参数分析了基于用户数、功率、干扰、剩余容量以及带宽的接纳控制算法,并就应用性能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研究热点及CDMA蜂窝系统特征分析了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四棵树河流域的洪水特性是和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紧密相关.本文介绍了发源于天山北坡河流四棵树河流域暴雨、洪水的基本特性,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1960-2010年洮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洮河流域把口水文站红旗站1960-2010年的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洮河流域年径流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分析、统计规律分析、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研究了气候变化、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和下垫面要素对洮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60-2010年洮河流域年径流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1960-1969年洮河流域年径流有微弱的增加趋势,1970年以后,洮河流域年径流呈减少趋势,特别是1995年以后,年径流减少趋势明显.洮河流域多年径流的减少与汛期降水量的减少和蒸发量的增加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对洮河流域径流变化影响较大.1960-1985年在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极大值年及前两年,年径流出现明显异常的现象.太阳黑子活动高值区年径流总体偏少,太阳黑子活动低值区年径流总体偏多.1985-2010年太阳黑子活动高值与低值区年径流均偏少.ENSO循环对洮河年径流变化有一定影响,洮河流域年径流对El Nino较为敏感.在El Nino发生当年,年径流偏枯;在El Nino发生次年,年径流偏枯程度不像El Nino当年那样显著.洮河流域年径流对La Nina并不敏感,下垫面要素变化对洮河流域年径流变化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
堵河子流域划分及其NDVI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堵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对堵河流域的水文单元划分和植被覆盖特征分析,对识别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章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和ArcGIS软件,运用适度指数法和均值统计法,对堵河流域的边界提取、子流域划分及其植被盖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集水面积阈值是控制子流域提取的重要参数,通过适度指数法计算堵河流域水系提取的最佳集水面积阈值为10 000 hm~2.②堵河流域年均NDVI值约为0.636,为中高植被覆盖度,空间上表现出南岸比北岸高;中游最低,向上游和下游逐渐升高的分布特征;年均NDVI最高值在黄龙河流域,最低值在竹溪河流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③堵河流域NDVI值随海拔的上升先变快后减缓,原因是高海拔山区植被覆盖度高.④在2001—2016年间,堵河流域的12个子流域年均NDVI值表现出相似的波浪式上升趋势,体现了整个流域的植被覆盖度上升,生态环境转好.年内堵河流域各子流域的NDVI月均值变化趋势特征趋于一致,8月达到最高峰值,2月达到最低峰值.  相似文献   

9.
对咸宁淦河流域进行采样,通过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浑浊度、耗氧量、总磷、细菌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淦河流域的总磷已达IV类水质,浑浊度、卫生细菌总数较高,成为淦河的主要污染问题.其它指标均达1类标准.针对淦河流域的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旭  申泓彦  王超  杜军  邱士可  宋松敏 《河南科学》2022,(11):1786-1793
分析伊洛河流域的径流变化特征,量化不同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对于科学应对该地区及黄河下游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Budyko假设方法定量计算人为因素和气候因子对伊洛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发现:(1)伊洛河流域黑石关水文站的年径流量在1961—2020年间显现为显著减少(P<0.05).(2)1985年是伊洛河流域黑石关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时间序列数据的突变年份.(3)人为因素、降水量和参考蒸发量对伊洛河流域黑石关水文站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5.72%,52.42%和-8.14%.本研究对维持伊洛河及黄河下游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非点源污染对于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数学模型模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文为了解犟河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提供污染防治的研究依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sesment tool)模型,在缺乏水文资料的犟河流域采用参数移植法进行非点源污染模拟.结果表明:可以采用参数移植法,通过上级流域的模拟得到用于犟河流域模拟的各参数.模型模拟精度评价分别为(氨氮R2=0.77,NSE=0.75;总磷R2=0.77,NSE=0.73).研究表明SWAT模型在犟河流域具有适用性,基于SWAT模型进行的非点源污染模拟的时空分布特征明显,犟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其污染负荷量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流域水质量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评价了伊犁河流域各断面的水质量,并提出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防治对策.根据国家水质量评价标准,伊犁河流域背景断面水质量无污染,控制断面水质量中度污染,其中控制断面水质量污染是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致.建议通过制定伊犁河流域控制断面水污染负荷,限制控制断面污水排放量,实现伊犁河流域水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3.
和布克河流域是新疆比较特殊的一个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气候多变,生态系统脆弱.本文分析了流域概况、气候及水文特性,有助于对干旱区和布克河流域水文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广西宜州市黄麻屯水磨是一种以水力驱动卧式水轮,然后通过粗、细立柱带动上磨盘转动的农具.目前这种水磨已不存在.通过采访老工匠兰永基老人,了解到与他处水磨相比,这类水磨在底部支撑结构、水轮结构、立柱结构、磨盘间隙调整结构、粮斗的装置等技术细节方面具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对窟野河流域地貌条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流域相对高度和平均坡度与土壤侵蚀模数的关系分别为线形和幂函数正相关;平均坡长与土壤侵蚀面为幂函数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漳卫河流域ZKD-3 钻孔前78.6m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和粒度、磁化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还原了漳卫河流域220kaB.P.以来的古环境的演化历史。根据测试结果,可将漳卫河流域220ka BP以来古环境分为5个变化阶段:223.4~196.5ka B.P气候温暖湿润;196.3~187.3ka B.P.气候开始转向寒冷干燥;185.6~87.4ka B.P. 气候为寒冷干燥,并逐渐转向温暖湿润;84.5~12.6ka B.P.气候整体为寒冷干燥,;9.87~0.68 ka B.P.经历了温凉略干→温暖湿润→温凉偏干。漳卫河流域的气候演化即具有全球气候变化一致性特征,同时也受区域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RS和GIS技术,依据水利部颁发标准(SL190-96),对辽宁省境内老哈河流域1990年和2000年的土壤侵蚀状况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年中老哈河流域土壤侵蚀状况总体有所恶化,具体表现为中度侵蚀面积明显增加,而强度以上侵蚀面积有所减少;空间上,主要恶化区域集中于研究区中东部的大康家窝铺一带,而流域北部的老官地镇和烧锅营子乡土壤侵蚀状况则有所改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与该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安全状况的问题,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该流域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根据生态安全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构建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绿洲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并用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划分.结论 认为:经济活动因子和荒漠化因子共同制约着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发展程度;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安全状况可以划分为一级和二级水平表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安全程度相仿;十户滩-安集海盐渍化防治区的盐渍化问题十分严重,应尽快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本研究为玛纳斯河流域的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且对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77年在安县某水利工程勘测中搜集的资料,应用岩相古地理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晚侏罗世莲花口组砾岩中一古冲积扇体的岩相特征、结构模式以及受其控制的某些岩溶发育规律,进而阐明了古扇上三条河流(何家沟、水磨河和干坝子河)的建坝条件。  相似文献   

20.
易文利 《河南科学》2010,28(10):1327-1330
根据千河流域4个断面的水体监测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7—2009年千河流域这4个断面的水源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水源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所要求的水质类别,但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