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基本关系是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2014年4月11日-13日在曲靖师范学院召开的“当代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建设”研讨会上,学者们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认为西方文论为中国当代文论提供了重要资源,在中西文学理论交流、融汇过程中,中国文学理论不断发展;中国当代文论应更多关注中国文学现实,植根于中国多民族文学土壤,汲取更多的本土文学元素,努力追求并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西比较的层面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进行考察。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论在理论体系上,不像西方文论那样侧重再现而是侧重表现;在理论形态上,不像西方文论那样注重分析性和系统性而是注重直观性和经验性;在理论发展上,不像西方文论那样走彻底反叛的路子而是采取圆融折中的方法。文章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差异的比较凸现出中国古代文论独特的理论品貌。  相似文献   

3.
美国地缘环境解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缘环境理论,构建了地缘环境解析框架,从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地缘结构和地缘空间4个层次对美国地缘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解析。地理环境赋予美国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条件、绝对的地缘优势和拥有世界权力的可能。美国的地缘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对抗、竞争、合作、同盟等多种形式。地缘结构具有重要功能,倒三角结构、多极结构、两极结构、一超多强结构带给美国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等方面的地位、权力和利益,美国面对中国崛起的地缘理念结构亟需更新。美国主要的地缘空间横跨北美洲、亚洲及欧洲,可划分为腹地、核心地缘空间、海洋地缘空间和外围地缘支点。进入21世纪,美国的国内、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对外关系与地缘战略也呈现出新一轮的变动和调整,以适应新的地缘环境。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可以通过建设潜在的印度洋通道、构建互利共赢的“朋友圈”、制定自身发展的地缘战略等手段积极塑造自身的地缘环境,破解错综复杂的地缘环境问题,维护中国地缘安全。  相似文献   

4.
借用美学中分享型审美态度和旁观型审美态度一组概念,融合成一种新的观照西方文论的视角——既入乎其内(分享),又出乎其外(旁观),认为西方文论面临着其中心地位受冲击以及文学批评泛文化化两大挑战,而中国当代文论的建构在立足中国古典文论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论,就必须采取合理的视角正视这两大挑战,从而做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学界普遍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文论“失语症”讳莫如深的时候,国内一些睿智的学者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和转换,这项工作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仅靠中国古代文论的清理和转换是无法实现中国实现中国文论话语的重建的。还有一个必要的环节就是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文章对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前提条件、理论实质和深层动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期望通过倡导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来实现以我们民族文化与文论为主的文论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论已严重脱离了当下文艺生活。它不但面临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在国际文论界的失语,而且还面临着对中国古代文学自身的失语,必须主动、及时地进行现代转换。西方文论是中国现当代文论的母体,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也需要积极有效地借鉴和利用西方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在中国文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事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能否顺利实现的一个大事。  相似文献   

7.
道家自然美学可分为两种内在构架不同的文论形态:无心自然文论与率性自然文论.这两大文论形态虽在表层的入思方式上有所不同,一个是在自然之美与审美机心的二元预设模式中申诉其文论理念,一个是在自然之性与文明桎梏的二元预设模式中切入其文论问题.统而观之,两者的终极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是文论"他国化"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严重西化甚至"失语"的危机时刻,如何利用"他国化"的规律,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论的重要任务。借鉴王国维、钱钟书等前辈以中融西、激发文论新质的宝贵经验,当下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清晰地认识中西文论的异质性;根据需要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下的文学实践相结合;文化过滤和创造性误读;以我为主对西方文论加以创造性地吸收。  相似文献   

9.
地缘政治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世界地缘关系发展过程进行探讨,将其分作四个阶段,梳理了世界著名学者观点的发展过程。本文重点关注了现代地缘政治新发展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后殖民主义理论让中国当代文论界感到一种困惑。中国文论对解除西方话语霸权扬眉吐气,这是中国文学理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契机。它又让人对改革进程的障碍担忧,当代文论分成三派,持中一派感到疑惧,新的一派对它热情介绍,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正围绕着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一场严肃的讨论,正酝酿着一次重大的突破,中国文论已经有了四种前景主张:民族主义,综合主义,文化主义,新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11.
钱文彬 《菏泽学院学报》2003,25(3):16-19,23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世界性的理论潮流,在文学美学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味”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美学范畴,经过众多文论家的阐发,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味论。诗味论与接受美学在关注读者与文本上存在着相通或相似之处,将两者放在一起考察有助于在对我国优秀的古典美学资料进行开发整理的同时,加强中西文论的交流与对话,进而促进当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形态学是以文学理论为研究对象的元话语,它探索文学理论的内部构成、外部特点及生成发展规律,并对其意义指向和价值旨归进行阐释.文学理论形态依其自身性质和主体建构方式的差异而有种种不同,其研究方法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当代文学批评取得了十分可观的实绩,但也在对西方理论的盲从中丧失了其应有的理论创造的冲动和能力。本文从批评的问题意识、价值立场和现实阐释力三个方面论析了其在当代原创性文学理论的建构中所应有的功能。批评的这种功能如能充分实现,将成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4.
蒙古高原岩黄芪属(Hedysarum)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古高原岩黄氏植物区系地理分布的特点是在其北部渗入了北极及欧洲-西伯利亚成分(5种),在其西北部渗入了中亚东部山地成分(5种),在其南部渗入了华北成分(2种)和唐古特成分(1种).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及物种生存的高度适应也有蒙古高原自身的特有种(4种)和亚特有种(1种).蒙古高原的岩黄芪植物同华北、东西伯利亚和新疆地区的联系较紧密.  相似文献   

15.
当前 ,世界文化格局发生普遍变化 ,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小 ,文学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东西方文化的撞击与冲突日渐激烈 ,解剖文学与文化现象的良好途径是进行中西文论的比较 ,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传统的文论模式入手 ,有助于认识中西文论各自的民族特点及其独具的理论价值。同时 ,立足于现代科学的高度去评判东西方文化在两种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传统模式和历史逆转 ,并针对二者关于文艺社会功能的不同侧重 ,进一步认清中西文论在理论形态上的区别及原因。从而 ,为在宏观上把握中西文化 (文学 )之异同 ,提供了深层次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6.
新理性精神是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钱中文等先生倡导的重要理论主张,它是指导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用它来审视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对改变文学理论教学现状,提高文学理论教学水平具有重要帮助,本文主要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神话原型批评由西学东渐到生根本土,经历了从弗莱理论向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延伸与转化。其倡导者和实践者大都具有明确的学科建构意识,他们力图借助人类学观念来促成国学的更新,以实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现代转型为终极目的,其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批评理论流派的范畴。从神话原型批评迈向文学人类学研究,为西方理论“旅行”中国提供了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