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溶胶-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组成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Raman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晶相组成对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时,TiO2纳米粒子为锐钛矿相.从400℃到700℃是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过程.当热处理温度升至700℃时,TiO2纳米粒子完全为金红石相.在光催化实验中,580℃热处理的TiO2纳米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光催化活性下降,这能够从晶相组成上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纯的和掺杂不同量Zn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XPS和PL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主要考察了焙烧温度和掺Zn量对TiO2纳米粒子PL性质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PL光谱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Zn的掺杂没有引起新的光致发光现象,但适量Zn的掺杂能够增加TiO2纳米粒子PL光谱的强度.在光催化氧化苯酚过程中,经500℃处理的样品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不同掺Zn量的TiO2样品的活性顺序是3mol%>1mol%>0.5mol%>Omol%>5mol%,这与它们的PL光谱强度的顺序是一致的.即PL强度越高,光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3.
Cu掺杂TiO2纳米粒子的溶胶-水热法制备及其SPV和PL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掺杂Cu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XRD,SPS和PL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Cu掺杂对样品表面光电(SPV)和光致发光(PL)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Cu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Cu掺杂能够促进TiO2晶型转变,这可能与CuO微晶能够促进金红石成核有关;Cu掺杂使TiO2的SPS和PL信号强度均下降,这可能与Cu2+易于捕获光生电子生成具有全充满结构的Cu+有关.并且掺Cu量越大,SPS和PL信号均下降越显著,但当掺Cu量大于0.5%时,下降缓慢,说明Cu2+捕获光生电子效率接近极限.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掺杂La、Zn以及La和Zn共掺杂的纳米TiO2。重点调控纳米TiO2的热稳定性及改善锐钛矿相的晶化度,在维持与P25型TiO2具有相似晶相组成条件下,考察锐钛矿相晶化度对光生电荷分离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或Zn离子的引入能抑制晶相转变过程,且前者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后者,相转变温度从500℃升高至750℃。表面光电压谱证实,锐钛矿相的晶化度越高,光生电荷越易分离。虽然La或Zn的引入可以提高纳米TiO2单位面积上的光催化活性,但却不能超过P25的活性。此结果表明锐钛矿晶化度强烈影响光生电荷的性质和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TiO2纳米粉制备的热处理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湿胶粒法制备了TiO2纳米粉,通过TG-DTA、XRD实验手段研究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升温速率等热处理条件对制备的TiO2纳米粒子的粒径、晶相转变的影响,XRD研究表明焙烧温度越低、焙烧时间越长、升温速率越低得到的纳米粒子粒径越大,晶相转变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膨胀珍珠岩(EP)为载体,采用溶胶-浸渍法制备了可漂浮于水面的负载型TiO2光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TiO2被成功地负载在EP上,TiO2颗粒尺寸在20~30 nm,并且在载体表面均匀分布。600℃焙烧后,14.76%TiO2负载率的TiO2/EP催化剂表面存在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混晶。对模拟污染物罗丹明B(Rh B)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的研究表明,催化剂经600℃焙烧后光催化活性最佳。在紫外光强为240μW.cm-2下光照2.5 h,0.57 g催化剂可使30 mL浓度为10 mg.L-1的Rh B的去除率达96%。  相似文献   

7.
以介孔黑二氧化钛空心球为模板,通过真空诱导辅助热还原方法在介孔黑TiO2空心球孔道及表面生长等离子体Ag纳米粒子,制备了等离子体Ag/介孔黑TiO2空心球可见光催化剂.用XRD、UV-Vis、SEM、TEM和XPS等多种表征手段对Ag/介孔黑TiO2空心球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表面Ag粒子的存在显著提升了该复合材料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使得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从而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适量的Ag粒子有利于光生电荷迁移与分离.相比于介孔黑TiO2空心球,等离子体Ag/介孔黑TiO2空心球在模拟太阳光AM1.5G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产氢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8.
高结晶度锐钛矿TiO2微球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高性能光催化剂,以硫酸氧钛为无机前驱体,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高结晶度锐钛矿TiO2微球,用XRD,Raman,SEM等多种手段对TiO2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700℃高温焙烧后的TiO2微球(T700)仍保持了锐钛矿结构,直径约为10 μm,800℃焙烧后出现金红石相TiO2.光催化降解高毒性有机污染物2,4...  相似文献   

9.
Y3+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Y3 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以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视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手段对其晶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分析了微粒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吸收带边移动的情况,发现掺杂导致了TiO2光吸收能力增强及吸收带边红移.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自然光为光源,研究Y3 掺杂ZnO/TiO2复合纳米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Y3 掺杂能够扩大纳米二氧化钛吸收光的波长范围,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发现当复合光催化剂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70%,复合ZnO中Y3 掺杂量为3%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TiO2因具有化学性质稳定、成本低、难溶、无毒等特点,是理想的光催化剂,但由于其吸收光谱在紫外区,日光利用率低,故其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光催化活性,需研究出可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掺杂物,为此,以稀土元素氧化物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掺杂有镨(Pr)和钬(Ho)稀土元素的TiO2纳米粒子,并用XRD,TEM手段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掺杂TiO2纳米粒子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掺杂能显著提高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性能,当掺杂量为1%时,光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而且,掺杂Ho的TiO2催化活性高于掺杂Pr的TiO2.  相似文献   

11.
由于缺乏真正反映人类思想的哲学理性,造成了现代人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分析了由此导致科技理性渗透直至支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造成人的全面自我异化的现实。通过研究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理念,表明了实践的基础性地位应予以加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演化博弈思想讨论政府监督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的博弈问题。建立了两个食品生产监管的博弈模型,从复制动态系统中计算出两种状态下的演化均衡点,讨论各个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其中,增加监管部门收益、降低监管成本、加大违法企业惩处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的监管效率,使我国的食品生产市场不断地向规范良性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3.
李昊  李政 《松辽学刊》2009,30(3):148-149,153
利用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可以模拟屏幕的像素点,用来进行图形和图像显示的演示.开发VBA程序,制作出图形的动画效果,应用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能够达到很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工序控制中常因异常而出现不良品,通过对样本观测值的分析,可尽快地发现工序异常,寻求原因,并使工序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这种控制方法是维持工序稳定,使工序能力处于较为理想状态,使产品质量特性不偏离中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来描述水泥生料混合系统静态特性的输入/输出模型是多变量耦合的,且是非线性的.提出一种方案可使该系统实现线性化和部分解耦,这对于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继而设计了基于线性化解耦模型的自适应解耦控制系统,该系统引入基于改进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成分估计器实现高精度、强鲁棒控制.文中给出了仿真及实际运行结果,并与常规自适应控制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普物电磁设计性实验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大学普通物理电磁设计性实验的构想 ,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已经被广泛采用到教学改革中。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一直被灌输法束缚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英美文学课教学必将使文学课更加生动、活跃、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如兴 《漳州师院学报》2002,16(4):116-118,115
目前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存在一些障碍,制约科技开发优势的发挥。应转变观念,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走产、学、研之路,多方筹集资金;启动学科建设等方面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的熟人社会不同,隐名匿姓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此情况下,我们一方面,要把慎独的领域由“独”扩展到“众人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环境建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和道德压力,从心理上对善的行为动机起强化作用,对恶的行为动机起对弱化作用,进而促成道德主体慎独的践履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进程同步与通信的基本含义出发,基于对进程同步与通信的优点、缺点的认识和理解,对进程同步与通信进行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