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商战"思想是早期维新派在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要求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的思想.就"商战"思想的整体而言,它已经具备了"国货"思潮的基本内容,因此,"商战"思想是"国货"思潮的一部分.但是早期"商战"思想只是当时极少数先进人士的思想,面窄、影响小,不具有普遍性.相比之下,"国货"思潮具有普遍性,是大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商战"思想只是"国货"思潮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战时波兰流亡政府与苏联政府外交关系的恢复及随后苏联领土上一支波兰军队的建立,完全是英美与苏联大国关系的“副产品”.英国政府自战争开始后,一直试图将苏联政府拉向自己一边,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英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的合作成为可能.为此,英国政府不惜一定程度上以波兰国家利益为代价.同时,苏联政府为扭转苏德战争初期溃败的局势及获得西方的援助,同意恢复苏波外交关系并允许在苏联领土上建立一支波兰军队.在反法西斯阵营中大国与大国、大国与小国之间,在合作的同时又存在着各自利益的冲突,大国之间的交易常常以小国作为代价.苏联领土上这支波兰军队的组建,即体现了在战争初期盟国间的这种合作.  相似文献   

4.
发生于1939年9月-1942年初的长沙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展开的三次重大战役。这三次战役,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苏伊士运河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英美"特殊关系"也由此遭到了战后以来最严重的损害,可以说,苏伊士运河危机是英美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英国人认为,杜勒斯要对英美关系的破坏负主要责任。杜勒斯在中东的大战略是要使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得到缓和,说服英法不要在中东地区使用武力,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前苏联扩张主义的野心。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开始建立;60年代逐步确立;80年代经过改革和调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尽管借鉴了欧美经验,但是仍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民众对川军的评价为"双枪军"(步枪和烟枪),"草鞋军"(武器低劣、装备不足、单衣薄裳、赤脚草鞋),只会执行"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围剿红军。抗战前,川军被国人认为是"中国军队中最糟的军队"。抗战后,广大川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英勇作战、吃苦耐劳以及流血牺牲精神,不仅在众多杂牌军中首屈一指,就是和装备精良的蒋介石中央军相比,也毫不逊色,给全国军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改变了川军只会打内战的"双枪兵"形象,树立了"国军旁系的有力部队"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饥饿时间对日本沼虾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饥饿时间对不同体重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能源物质利用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初期日本沼虾主要依赖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随着饥饿时间增加,开始部分消耗体内的蛋白质,最后完全依赖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虾体营养组成和含量影响供能物质的利用.能量收支方程表明,在饥饿状态下日本沼虾代谢活动减弱,代谢能(R)逐渐降低,而排泄能(U)逐渐增加,体重对日本沼虾能量收支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中国在21世纪初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正确把握后冷战时期新世界格局下的国际形势,尤其对中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踏上海权之路伊始,美国极力避免挑战海军强国,通过与法国的私掠战、第二次英美战争以及南北内战锻炼了自己的海军队伍。19世纪末,利用英国受困于欧洲的有利国际形势,美国通过在大西洋采取守势,向太平洋扩张,实现了海权的振兴。美国的海权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国际环境下,应“天时”而动,才能突破海权强国的围剿,实现海权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期,上海城市社会控制系统开始从传统模式向近代模式变迁,这个变迁是上海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控制系统的近代化是指社会控制的制度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的过程。在上海,这个过程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20世纪头十年,已经显示出了近代化的明显趋势,但离近代化的真正实现还相差很远,不过也已经为民国时期的进一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六安南乡的陈姓,据《陈氏宗谱.原序》说:"祖籍徐氏江西进贤县旧族也。"《再修谱序》也说:"吾徐氏肇自江西进贤县。"而《三修谱序》说:"明大将军讳达,佐太祖定天下,以功封魏国公,赠中山王。世子辉祖袭爵,以不从靖难之乱,失成祖意,废弃终身。生子五,曰仁、曰义、曰礼、曰智、曰信,仲智公迁六安,六之徐氏自是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作者考证了其中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日俄战争爆发后,在日本国内的一片战争狂热中,夏目漱石也迷失过,发表<从军行>对日俄战争持赞扬态度.但是夏目漱石同纯粹的军国主义、狂热的民族主义分子有根本的区别.其文学作品<我是猫>中表现出的厌战思想,才是其根本思想.  相似文献   

14.
梳理了中国新兴版画的演变之路,认为新兴版画的发展经历了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期间的萌芽期、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的壮大期、新中国建立初及改革开放后的流变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八一三战争结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两租界沦为“孤岛”。在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上海“孤岛”与大后方的贸易得以延续,并对当时的抗战经济及整个抗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前,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正式的政府间的外交关系,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民间交往自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核心。中日间经济活动主要有50年代的中日四次民间贸易协议,以及60年代的友好贸易和“LT贸易”。其中从1962年到1973年延续了11年的LT贸易被誉为“半官方”和“准政府”间的贸易,对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 80年历程是不断反对腐败、重视廉政建设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各时期均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反腐倡廉措施 ,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之后 ,针对新的形势 ,加大了廉政建设的力度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80年的廉政建设历史证明 ,反腐保廉必须强化民主监督 ,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 .廉政建设关系到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必须紧抓不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厘清中国近代生物学期刊在抗日战争前的发生和发展状况,为中国科学史研究提供新线索。方法文献分析与考证法。结果中国近代生物学期刊从最早创办的《生物学杂志》(前身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博物学会杂志》)至抗日战争爆发,共创办了近60种期刊,以西文发表的原始调查报告及研究论文为主,并出现了《中国科学社生物学研究所丛刊》《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中国生理学杂志》等世界名刊。结论中国生物学期刊的成型期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初具规模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在此期间,生物学能够产生世界名刊的主要原因是:能够依托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立足本土,并采用当时世界科学界主流语言———西文。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陶瓷业空前兴盛的大环境中,作为“广窑”中心的石湾窑得到蓬勃发展,掀起了日用陶生产的第一次高潮,并正式揭开艺术陶生产的大幕。南宋至元,在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石湾加速接受北方陶瓷文化的影响,开始仿烧名窑。始终如一的民窑地位使石湾陶艺扎根于民间文化的沃土之中,开始萌发出巧美与实用结合、民俗化、简括传神、浑朴有味等地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0.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第八和第九交响曲被称为“战争三部曲”,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悲观主义思潮的语境下,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使其美学特征与特定主流意识形态下的审美趣味发生了严重错位,使作品超越了狭隘的审美时空而获得了更为恒久的价值。而悲情与人性相互交织的特性成为了解读“战争三部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