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庞铮  郁军 《科技资讯》2006,(20):219-220
“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要研究一门语言,必须要研究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因此我们要从其形成初期入手进行研究。本文考察了毛诗郑笺中的注释语言,认为古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具有如下的特点:稳固性、多义性、广义性、能产性。  相似文献   

2.
亲属称谓词是语言中常用的基本词汇,广西沿海汉语方言亲属称谓词有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历史传承性,同时自身也产生了变异。周边方言或外族语言的接触影响,移民的不同背景及特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也使其语法、词汇系统表现出了多语成分的叠合共存现象。该地区的亲属称谓词饶有特色,加强调查研究,有利于汉语方言语言面貌及其演变规律的探讨和揭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针对汉语清晰度的客观评测方法,通过汉语清晰度主观评价实验和客观测量对现有语言传输指数STI评价汉语清晰度的失效性进行分析。从汉语清晰度与STI的关系、STI的掩蔽模型、STI的权重系数三方面论述了采用STI评价汉语清晰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引用IEC标准作为评价汉语清晰度的国家标准或工程规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周永平 《科技信息》2007,(35):212-212,210
洪堡特作为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对人类语言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他的印欧语言中心论和"欧洲文化中心论"倾向,他对汉语的一些论述有失偏颇。本文主要谈他所处的背景以及他对于汉语及汉民族精神的错误论述和偏见。  相似文献   

5.
说“中”     
在古今汉语中,“中”字是最常见、使用频率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基本词汇之一。可谓妇孺皆知,似乎毫无疑义,然而,从大量语言现象中认真加以分析、探索,又不是人们想象的如此简单,特别在古籍中,“中”字义项之多,用法之复杂,是汉字中较罕见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与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的人文性尤为突出。多年来,我们的教学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即方法论层面的理论研究,或者侧重微观研究即操作层面的教学技巧研究,而对于中观层面的教学模式研究鲜有涉及。本文从介绍汉语的人文性特点入手,提出了从汉语各层面的文化因素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胡正妍 《科技信息》2011,(2):179-180
本文运用描写法及对比分析法对国外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现状,研究话题及前景问题做了简单的讨论;论述了性别语言差异研究向多元结构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试论萨丕尔的功能主义语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萨丕尔理论代表作《语言论》从“概念表达”角度确立了其功能主义的语言观 :用语言的表达功能来分析和解释语言 (语法 )系统的规律 ,提出了有助于深刻把握人类语言“共性”和“个性”的语言类型“概念表达”分类法 ;此外 ,书中有关汉语的论述对于我们清醒认识汉语等非印欧语言的特征、促进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都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着眼于少数民族语言和化的传承与发展,以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怒族为例探讨其汉语教育。论述了汉语教育的意义,在实地考察贡山汉语教育现状基础上,提出汉语教育师资培养,“日旺和汉语拼音对照方案”的跟踪调查和实验研究等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汉语(二语)教学中语言点教学与研究的需求,以汉语(二语)教学中语言点的标注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汉语语料库中语言点标注的内容、维度、方法,制订了语言点的标注框架,在近15万句的经典汉语(二语)教材语料中对108个核心语言点进行了试标注,在此基础上检验并修订了语言点的标注框架,获得了102288个句次的包含语言点语义、句法、语用信息的标注语料。  相似文献   

11.
语言地理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汉语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被广泛运用。将语言地理学的理论与传统汉语方言学结合起来、更加重视解释是汉语语言地理学今后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翻译的任务,是用一种语言文字恰如其分地表达另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斯大林同志告诉我们,“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①拿科技作品俄汉笔译来说,就是把用俄文写成的科技作品,准确地、通顺地译成汉语。所谓准确,就是说,文字虽从俄语变成了汉语,但原著的内容实质仍然保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现实再现,语言作为特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不仅承载、传播、传承文化,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与建构一种能被广泛认知的大众文化或精英文化。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社会定型意识的反映。翻译作为目的语再表达和文化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对此类语言的翻译研究需要给出明确而令人信服的解答。讨论了汉语在英译时语言性别歧视问题,揭示了汉语中女性语言不同于男性语言的个性特征及其成因,并结合汉语中性别语言的特点和实例探讨了汉语性别语言英译时文化差异的演变和具体翻译途径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分三大问题展开关于语言何以"是一种最平常而不保险的工具"的论述.首先,从"工具论"、"符号论"、"行为论"三方面揭示语言不同于其他工具、符号、行为的本质特征,以说明语言学习永无止境;接着,从语言的谱系分类角度,阐述汉语不同于印欧语言(如英语)的特点;最后,提示如何掌握汉语这套特殊符号系统的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周作人在中日词汇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有必要研究其散文中的日语借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研究对象是周作人发表于《语丝》前156期(1924-1927)的散文中出现的198个日语借词。研究资料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研究结果表明,周作人使用的日语借词中有92个可视作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说明周作人在散文创作中积极地使用日语借词,在近代中日词汇交流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台语和汉语在基本词汇和音韵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有不少古汉语的特征,比如复辅音声母,谐声,在台语现代方言里还很好地保留着。这些特征为古汉语的构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是汉台语发生学关系的坚实例证。  相似文献   

17.
邹爱琴 《科技信息》2008,(6):263-263
本文重点说明在临摹性和意象性这一对比项中,英语语法遵循临摹性原则,而汉语语法遵循意象性原则。从语法结构和思维方式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字本位理论和意指语法理论恢复了汉字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核心地位,汉语语法结构的意象性是汉字构形意象性的投射。推理式思维和直觉性思维对英汉语语法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只有实现两种思维方式、两种语言研究传统的结合,才能为补充和修正普通语言学理论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汉语礼貌语言的认知研究,不仅研究礼貌认知问题还探究心理、文化、知识、生理、精神、习得等问题,研究中理论与应用相得益彰,但是,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汉语礼貌语言认知研究的多学科性特色,主要表现在研究方法、学术应用和理论创新等方面.汉语礼貌语言的认知特色与时间空间、主观客观、言语主题、公务交往、日常会话、对话主体等方方面面相关联.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广告自我宣传的属性和张扬人欲的哲学基础两个方面,深入论述了广告运用夸张语言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同时论述了广告语言的夸饰性与广告真实性的关系,广告语言夸饰与文学语言夸饰的区别以及广告语言的夸饰性对现代广告文体风格形成的意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郝晓瑞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2):162-163
字母词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其背景是字母词的普遍流行.从起初的字母词界定,到之后对于字母词是否属于汉语词汇的争论,学术界对于字母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论述都着重于研究字母词对汉语语言文字纯洁性的影响,本文在总结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语言对思维的启发和反作用的角度讨论了字母词的弊端,论述了字母词本身的特殊性和其所折射的文化、心理及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