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的缓冲带,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也是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的地区之一。保护三峡水库,使三峡工程有效运转,是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以消落带为研究对象,依据消落带功能及生态环境特点,论述了植被恢复与重建对消落带固土护岸的重要性,总结了固土护岸的植被技术及其与小型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消落带分区固土护岸模式,以期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为长江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经验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土壤生态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生态位的概念及类型,并认为,(1)生态入侵与物种对土壤生态位的竞争排斥作用密切相关;(2)土壤肥力是土壤生态位的表现形式;(3)土壤生态位是土壤与生物(尤其是植被)协同进化的产物; (4)土壤生态位理论对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及生态农业建设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改善西部干旱区的生态环境,对国家加快开发西部地区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维护社会稳定和领土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绿洲生态安全机制、生态环境退化机理及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等重大科学问题,在时间序列上:探讨万年尺度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定量研究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空间结构上:从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尺度上分别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山地、绿洲、荒漠生态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长江上游流域面积105.4万km^2是我国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该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典型生态脆弱地区,同时也联结我国东西部和南北部的结合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长江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长江上游自然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基于这种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和区域特点,该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应以“近期遏制恶化,中期治理恢复,最终持续发展”为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目标途径、生态系统途径和综合途径三个方面介绍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概念及其内涵,并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一般认为,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因素、生物物理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标准。考虑到亚高山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功能恢复,因此采用生态系统学派(强调生态功能)为主进行健康诊断更具有实际意义,据此提出了亚高山针叶林健康状况诊断指标及其方案。  相似文献   

6.
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观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环境退化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与区域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社会问题。生态恢复重建不能仅仅就环境退化问题而开展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而不去考虑经济恢复重建和区域脱贫与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在生态学理论发展回顾的基础上,阐明了当前生态恢复重建面临的紧迫任务,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新思路,即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食物链结构为网络,构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环境)的生态链。在生态链的基础上构建产业链,使生态链与产业链有机整合,形成持续健康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随后介绍了采用这一思路进行实践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干暖河谷冲的景观的发生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小流域的航片,土壤剖面,泥沙堆积与土地利用历史等详尽的综合对比分析,定量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冲沟发生演变的影响,在长江上游安宁河干暖河谷选择了两个代表性的冲沟,分别对其形状和土壤流失的体积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测定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安宁河干暖河谷的冲沟侵蚀速率高达375吨/公顷/年。西昌地区数百年来景观持续演变,特别是20世纪中期人为强烈的不合理采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农业垦殖,造成了大量冲沟系统的形成和发展。采取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有效水土保持措施,对中国青藏高原东缘干旱河谷脆弱山地环境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为例,构建了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通过综合考虑环境需求、水土流失、治理成本等若干因素,对三江源区4个州的超载畜牧面积、草地修复面积进行优化分析,对超载带来的损失、修复带来生态效益增加及成本增加进行了核算,为三江源区的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超载畜牧面积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随着随机水平的增加而减少.此外,三江源区的生态经济收益将随着风险因子值增加而减少,决策者所持风险态度对生态恢复方案的制定起着决定性影响.优化结果有助于决策者在经济效益与系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建议将减少牲畜总量作为草地恢复和治理的主要目标,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以促进草地生态与畜牧业协调发展.同时,建议相关地区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补偿机制,协调好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脆弱的生态环境与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期的植被破坏与生态系统功能持续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水体污染加剧、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正在威胁着该区的生态安全。因此,生态与增产增收双赢共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补偿机制、全球变化减缓与适应及跨省(市)的大跨度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被认为是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最为关键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纸房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纸房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和收入结构的简要分析,提出了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变规律的启示,提出了纸房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进一步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阐述了生物信息学产生的背景,生物学数据库,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生物信息学关系密切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生物信息学产业等内容,展望了其未来并提出了若干在我国发展生物信息学的建议。着重指出,理解大量生物学数据所包括的生物学意义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极其重要的课题。生物信息学的作用将日益重要。有理由认为,今日生物学数据的巨大积累将导致重大生物学规律的发现。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在国内、外基本上都处在起步阶段。因此,这是我国生物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百年一遇的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即原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第一个阶段又分为四个时期,即起步期,发展期,成就期和过渡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哲学--兼论人的生物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然和哲学的角度上论述生命的本质,并对人的生物属性、人的本质和行为及某些相关问题作了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我国垄断现状。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其中行政垄断表现得尤为普遍和突出,并且已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其次从垄断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讨论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由于垄断结构的大企业更易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交易费用和提高技术效率,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所以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不应是垄断结构,更不应是垄断结构下的大企业,而应是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垄断行为。对于行政垄断,应针对不同表现形式具体对待,最后还提到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应同步配套地制定反垄断适用除外立法。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was studied in lymphocyte and fibroblast cultures. Alcohol caused no disturbanc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but an acetaldehyde level above 40 M inhibited cell multiplication and elevated SCE considerably. A high acetaldehyde level is thought to elicit the fetal alcohol syndrome, a view supported b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探索适合于基础研究发展的模式,几组统计数字各基础科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情况可以表明改革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中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发展日益显重要,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政府为发展风险投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国情提出我国政府在发展风投资中的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18.
在<科学研究全球化发展评价>中,我们分析了科学研究全球化的背景特点和我国的发展态势,本文将重点分析在科学研究全球化大趋势下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与对策:(1)指导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构想;(4)建议.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制约中国国民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水资源问题.我国北方水荒严重,黄河中游(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与黄河下游(山东、河南、河北)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淡水的需求愈来愈大,黄河流域75万km2的土地,保持和发展绿洲经济已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威胁.而横亘我国北方的条带状沙漠由于几乎没有水资源,不仅环境无法改造,反而以每年新增2000多km2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学制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学制,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路上节节有关卡,示学之路崎岖坎坷,应予改革,具体有以下做法;1.打通我国目前学制,改单轨制为多轨制,实现条条大路通大学;2.增加高考次数;3.允许各高校单独命题招生;4.鼓励高校招收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低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