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从数字化技术投入、数字化生产应用和数字化创新效益3个维度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外)制造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在厘清制造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基础上,构建了2009—2019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和异质性,制造业数字化生产应用能力逐渐加强,但数字化技术投入与创新动力不足;制造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制造业数字化创新效益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数字化能够通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提升和规模效率改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物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其生产率偏低的情况下,为揭示互联网提高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路径,本研究利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互联网正向推动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而对物流业技术进步不显著,总体上,互联网发展正向推动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属于技术效率驱动型,进一步分析表明,纯技术效率是技术效率的主要驱动因素,证明索洛的论证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动"互联网+物流"的战略实施,引进及创新物流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据1991~2007年我国各省市区数据,对自主研发、国际技术扩散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自主研发、输入型FDI和进口贸易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外专利申请对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从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来看,自主研发对生产率都有显著正效应,FDI只对东部地区的生产率有显著正效应,进口贸易只对...  相似文献   

4.
杨青峰 《河南科学》2013,(11):2047-2051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实证考察了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研究发现有: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技术退步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企业规模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竞争和国有产权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2017年全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和竞争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上看,增加创新投入明显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产业结构的竞争效应影响不显著,表明增加创新投入未能显著提升中国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从地区层面来看,创新投入在东、中、西部对产业结构构成效应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从影响大小看,东部强于西部,中部最末;创新投入在东西部对产业竞争效应呈显著负向影响,中部影响不明显。从竞争效应被抑制的程度看,东部大于西部。据此提出要大力实施以企业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5—2019年全球6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信息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网络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法减缓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仍然稳健;资本水平、经济自由度和创新水平是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因素,汇率水平的提升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一个国家信息网络发展水平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条件,而地理邻近国家之间的信息网络发展水平居于次要地位;信息网络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组织变革2个中介机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2003~200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计算相应的终极所有权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终极所有权与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终极所有权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3次曲线关系,随着终极所有权的上升,两者关系发生两次明显变化.当终极所有权低于0.30,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促进作用,两者正相关;当终极所有权处于[0.30,0.75]区间时,对全要素生产率则是负向阻碍作用,两者负相关;当终极所有权超过0.75,两者又转变为正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能影响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8.
贸易自由化和环境规制分别对创新的影响已受学者的关注,但是两者共同作用下对创新,尤其是创新效率的研究不足。在创新动力和投入依旧受限的情况下,效率的提高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运用超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利用2003—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试图分析贸易自由化和环境规制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贸易自由化水平、环境规制水平与创新效率之间均呈现显著的倒“U”型特征,即贸易自由化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均有利于充分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和创新补偿作用,从而提升创新效率,但同时这一作用也存在“度”的限制;其次,环境规制正向调节贸易自由化对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贸易自由化亦正向调节环境规制与创新效率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结构指标和国民教育水平指标,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发现无论加不加入相关的控制变量,国民教育水平对居民消费结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在加入控制变量后,正向作用程度有所减弱;同时,国民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这一结论,在不同的教育水平替代变量下,都具稳健性。另外,从构建的东中西部消费结构指标和教育水平指标来看,都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东部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而且两者在整体上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为了探究政府投入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15—2021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模型从政府投入角度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的影响效应,从结论可知:上海市整体绿色创新水平最高,江苏省所属的城市整体水平次之;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政府环保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的影响呈“U”型分布,政府科教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有促进作用,临地政府科教支出对本地绿色创新发展有抑制作用。因此,应适当加大政府环保支出和政府科教支出力度,增强环保关注度和绿色环保意识,促进地区间绿色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布滞后效应,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02—2011年我国27个省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化规律、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缓慢,多数省区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动影响,西部高于东中部地区;全国和中部地区绝对/3收敛和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东西部地区仅条件/3收敛效应显著;高级职称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经费投入对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昆  黎晓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8):636-644
本文在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IV估计和GMM估计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为负,其促进效应是靠与人力资本的交互作用来体现,而与资本存量的交互作用则可能通过“挤出效应”、资源错配等方式抑制了生产率的提升;(2)东部地区技术外溢水平最高,但人力资本回流会使技术外溢增长受限,进而抑制生产率的提升,西部地区则更可能出现“资源诅咒”,但人力资本的改善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中部地区技术外溢与“挤出效应”可能相互抵消,进而导致分工对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3)东部地区较高的分工水平和快速的资本积累,通过“挤出效应”和资源错配加剧等途径,抑制了生产率的提升,而这点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中国2003—2010年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估计了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的效应。在控制住了股权集中度、市场势力和行业特征等变量的影响后,本研究的计量检验发现:战略性产业的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竞争性产业的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表现为正U型关系;民营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国有企业受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权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效应不显著。本研究为深入检讨我国经济转型期产业政策的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数字金融的创新支持作用,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基于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本省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邻近省域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影响显著,东部地区不显著。建议积极推进金融体系数字化发展,制定区域差异化创新效率提升策略,促进数字金融与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各省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专利产出对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通过加入不同的控制变量以及分地区估计对回归模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估计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所得结果均表明我国专利产出对生产率增长没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现有技术创新体系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与专利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可能是造成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驱动战略为视角,进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我国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影响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是成本效应和竞争效应。提出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法律政策,包括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加快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氛围,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论证中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还是抑制? 【方法】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面板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进行研究,但鉴于随机前沿法存在的缺陷,将选择恰当的生产函数形式和适当的技术无效模型形式,引入劳动与资本的交叉项和二次项,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严格的检验;【结果】构建了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这两种技术引进来源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结论】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显著差异,国内、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西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为正但不显著、中部地区显著为负。政府 R&D投入、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面板数据,分析国际人力资本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际人力资本、创新环境、法制环境、政商环境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金融环境作用相反;国际人力资本分别与金融环境、法制环境、政商环境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联动作用,而创新环境作用相反;环渤海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整体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区结果类似,较大不同之处在于政商环境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与国际人力资本起显著负向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的视角,深入探究了区域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了1997—2014年30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却存在着显著差异,东部地区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论证中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创新增长之间的关系:促进还是抑制?【方法】基于2004—2014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面板数据,应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进行研究,但鉴于随机前沿法存在的缺陷,将选择恰当的生产函数形式和适当的技术无效模型形式,引入劳动与资本的交叉项和二次项,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严格的检验;【结果】构建了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考察了国内技术购买和国外技术引进这两种技术引进来源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的影响。【结论】研究发现,就全国整体而言,国内技术购买与国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但这种效应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显著差异,国内、外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西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为正但不显著、中部地区显著为负。政府RD投入、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对制造业技术进步效率都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