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汉的辞(代言体)、赋(汉大赋)及文人五言诗中的兰惠,表现为两种“语言模式”,一曰赞“人”(主要指“君子”),出自屈原;一曰写“景”(旨在颂扬帝王),出血《招魂》。这同封建时代人的生存方式,包括致思途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相联系,即同文化(观念和准则)有关。因而,“语言模式”实际是“文化模式”的反映。以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之,反映中国人生存方式的“文化模式”,大抵是“自律”的又是“他律”的,而最终归于“他律”。所以,有自律(修身)的“君子”(人)的模式,以及为最高统治者服务(他律)的“景”的模式产生。由兰蕙所呈现的两种“语言模式”,并不因文体之变而消亡,它将继续留存于其后的文学(包括艺术)样式之中--只是“角色”有所转换。因为,它受制于长久未变的“文化模式”--自律与他律。  相似文献   

2.
自从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恩.卡茨(Felixgatz)从康德哲学中借用“他律”、“自律”的概念,运用到音乐美学研究中,做为划分音乐美学流派以来,音乐中“他律”与“自律”的对立和冲突,从来就没有调和过。我们从中西哲学范畴以及由其决定的中西音乐范畴的比较研究中,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中所谓“他律”、“自律”的发生逻辑。其实,“他律”也好,“自律”也罢,若简单地将其割裂而片面强调一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考究,其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种悖论。  相似文献   

3.
《左传》“君子曰”史评形式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自成一格,对后世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史记》继承创新,以“太史公曰”取而代之,成为历代正史所效仿的典范。唐传奇作者评论和宋元话本、拟话本小说之“以诗入话”、“以诗结论”均为“君子曰”史评形式的发展,到《聊斋志异》中“异史氏曰”可谓发展到一个极致。  相似文献   

4.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树立的理想的人格典型。孔子对“君子”这个概念的含义做了重大的修正。他认为,君子是求“道”,学以致其道的人。由于仁道很难直接把握,但礼乐、忠恕之道与仁道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君子是通过克己复礼,掌握礼乐和忠恕之道来达到“道”的人。最后,求道有得——“德”——就成为了真正的君子,所以君子最主要就是指有德之人。这样的得道君子是符合道、与道为一、以身体道的人。在孔子看来,这才是获得了人之为人之本质的真正的人,真正的存在。所以,“君子”在孔子这里已经被赋予了存在论、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君子”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5.
(1)好 (2)覃诞 (3)污 (4)夭夭 (5)肃 (6)干翰 (7)游 (8)楚 (9)枚 (10)麟 (11)角 (12)素丝 (13) 沱差池 (14)缝 (15)摽 (10)今 (17)暨溉介 (18)谭 (19)抱 (20)命 (21)汜  (22)处 鼠 (23)唐棣 常棣 帷裳 维常 一 好君子好求(开睢)传“求,匹也。言后妃有关睢之德,是幽 开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好匹。”笺“怨耦曰仇。言后 妃之德和谐,则幽闲处深宫,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 好 亲之怨者。”公侯好仇(免置)笺“怨耦曰仇。此免置之人,敌国有来侵代者,可使和好之。” 免置篇一章曰“公侯于城,”三章曰“公侯腹心,”‘于城’‘腹心’皆二名词…  相似文献   

6.
三国魏晋南北朝既是分裂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精神自由解放的时代。对人性、个性及人的价值追求——“人格审美”,已成为时代潮流。于是,久违了的、由屈原创造的君子形象(兰蕙),自然地被赋予了新的“品格”:人物品藻——以“美”自赏或鑑人。此时的君子(兰蕙),大抵已非屈原时代的安邦定国,亦非汉末下层落魄人,而是具独特个性又极富才情的士人阶层精英——“俊杰”(俊士、俊才、俊良、俊彦、俊秀)。即便承《招魂》而以“兰蕙”写景,亦是“自我”的反映。若论此时“兰蕙”被赋予的新意,则是越八百年上承屈骚善与美的传统,又凸现“欣赏人格个性之美”的时代特色。相关史料及学史上名家诗.提供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7.
小易 《科技智囊》2009,(6):69-69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秉,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秉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秉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相似文献   

8.
说诗经《卷耳》篇主人公即采卷耳者,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在《卷耳》首章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下朱熹曰:“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引见《诗集传·卷耳》,重点号是笔者所加,下同)朱熹对“赋”有特定的解释,他在《葛蕈》首六句下第一次出现所谓“赋”下释“赋”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直言”,就不是“曲言”,亦不是“隐  相似文献   

9.
(一) 问题的提出我国古诗文同句或邻近句子,极忌重言复辞(不是叠字)。近体诗的对仗句子,就更加注意避免重复。五、七言律、绝,每首字数不多(排律除外),如果诗中多复辞重言,就难免纷沓凝滞,不畅不顺。但是,事物总是辩证的,重言复辞使用得当,也有助于诗情的表达。一些杰出的诗人,往往能用这种语言模式寄托自己含蓄委婉的感情,造成一种回环往复、音声迂徐的美感效应。什么是“复辞重言”,用陈猤的话说,叫做“交错体”,即由于诗句、文句语词、短语的重复,使行文呈现一种交互纠缠的样子,所谓“文有交错之体,若纠缠然”。陈猤在《文则》中举了若干例子,如云:“《谷梁》曰:‘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学习、研究“万里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创新的精神(理念)文化是“万里模式”的坚强支柱;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万里模式”的发展保证;创新的机制是“万里模式”的核心功能;创新的办学特色是“万里模式”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1.
副词“真”、“很”、“太”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但是三者在语义特征及语法功能上还是存在许多差异。文章从语义内涵、组合能力和语用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的使用包含着更为广阔、更为深沉的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译出原作的语义信息,而且还要译出原作内在的文化信息。通过对比分析霍克斯及杨宪益、戴乃迭对"司马牛之叹"中"叹"字的不同翻译方法,说明译者只有正确理解原语词义及其文化意蕴,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传达文本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动态表演性原则在英若诚先生所译的《芭芭拉少校》中习语、活句、文化转换、称谓等方面的应用来论证这一原则在戏剧翻译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英文中,消费需求包括“Needs”和“Wants”,有人把它们分别译为“需求”或“欲望”,“需要”和“想要”,也有人用“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或“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来区分,从意义上讲,这些表述都是有道理的,但从“Needs”和“Wants(也有人用‘desires')”的定义和表述的简洁来讲,本人更愿意把它们表述为“需求”和“欲求”,即消费者“求其所需”和“求其所欲”的意思,从消费需求的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越来越小,甚至可以互换使用;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只使用“消费需求”这一概念,而不再对二者进行严格的区分。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V+到”结构同“V+进”、“V+见”、“V+在”、“V+着”等相关结构的比较,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力求为语言使用者提供最佳选择,同时也对相关问题提供了方言方面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就《左传》的记载来看,“因”并非一种婚姻关系,而“报”并不见容于春秋时期的宗法制度。“烝”是在婚姻伦理形成之初,在宗法制度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的一种事实婚姻。它既非群婚或转房婚的遗迹,亦不同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收继婚。对于这种事实婚姻,不同地区、不同的人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既非毫不犹豫的承认,亦非旗帜鲜明的反对。这种情况反映了春秋早期贵族阶层婚姻伦理的相对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