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13,(8):66
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英国自然博物馆在不久将出版的《自然摄影大师》一书中,精选了10位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作品(这些作品曾获得过多种国际奖项)。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些作品,英国自然博物馆率先在其官网上公布了其中的10幅作品,本刊遴选其中的9幅,与读者一起欣赏。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14,(2):F0004-F0004
<正>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动植物所展示出的勃勃生机和恬静之美,时时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流连忘返于其中。在2013年由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大赛上,来自96个国家的摄影爱好者递交了4.3万幅参赛作品角逐18个奖项,最终100幅作品获奖。以下是部分入围的获奖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鸡年第一天,网络上就被黄鼠狼(黄鼬)刷屏了——"黄鼠狼给鸡拜年"。但图片多采用的是伶鼬——黄鼬的近亲,无辜的伶鼬背了黑锅。那么,伶鼬又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本文给大家讲述一位野生动物爱好者观察伶鼬的故事。"伶鼬小镇"的来历4月中旬的一个早晨,野生动物爱好者罗伯特·福勒穿过他位于英国约克郡的花园。此刻是早晨8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意识的觉醒,人类加大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野生动物数量增加,但伴随而来的是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日益加剧。那么,当人和野生动物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呢?  相似文献   

5.
正BigPicture自然世界摄影大赛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主办的赛事。这项赛事创办于2014年,面向全球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征集作品,旨在展示地球生物的多样性,通过摄影激发人类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仅几年,该赛事的名望逐年提升。2018年5月,BigPicture自然世界摄影大赛公布了2018年度的获奖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加拿大进修期间,我发现加拿大5分钱的硬币上铸有一个河狸的图案.作为野生动物爱好者,我不禁要问:加拿大人为什么如此敬仰和喜欢河狸呢?  相似文献   

7.
小贴士第二自然当中国刚刚在自己的国土架设起第一条野生动物通道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写下了厚厚一本野生动物通道史。野生动物通道的起源根植于近一个世纪来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野生动物通道像人行道和过街天桥一样已经成为公路铁路中不可缺少的角色。美国现在有一种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李端俊 《科学之友》2007,(21):60-61
2004年6月,一辆越野车驶进了莫桑比克的洛普特山区玛特温尔野生动物保护区.驾车的是英国动物学家欣德利,他身边坐着向导巴特,后排的两个人分别是欣德利刚认识的动物爱好者迈克和他的朋友丹尼斯.  相似文献   

9.
正野生动物摄影师顾莹,身材娇小,身高一米五三,为了拍摄,她在生命禁区蛰伏3年,冒死拍下绝密画面。她去到地球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寻找那里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动物——帝企鹅、北极熊、藏羚羊,重点拍下了它们的繁衍生息,成为完成这个题材的世界第一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人。2016年她成为"中华文化人物",2017年获NBP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大奖,作品被美国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别  相似文献   

10.
包括对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保护工作,不仅对维持自然界合理的生态平衡和开发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经济资源至关重要,而且对科学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民主德国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本国的自然保护工作。而动物园在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他们在这方面的许多好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科学家们估计,最近400年中,地球上有300多种野生动物已经绝种。今天,还有1200多种动物正面临着灭绝的严重危险。几乎每天都有一种野生动物在消失。保护我们的自然宝库,已成为当代人类刻不容缓的重任之一。有些野生动物之所以灭绝,除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外,或多或少地都与人类本身有关,有些则应由人类负直接责任。例如,  相似文献   

12.
阿碧 《世界科学》2011,(11):F0004-F0004
为了鼓励和倡导摄影爱好者从事微观世界的拍摄,尼康公司从197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显微摄影大赛。不久前,尼康公司举行的2011年度显微摄影大赛结果揭晓,有115件作品获奖,其中20件作品获得优胜奖,14件作品获得荣誉奖,81件作品获得入围奖  相似文献   

13.
流亮 《科学之友》2006,(10):51-51
导致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致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物种自身的原因物种特化和遗传衰竭,往往是导致物种濒危甚至灭绝的内在原因。某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某种特定的栖息环境而产生了特别的习性(包括食性),使其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终落得“  相似文献   

14.
在中欧地区,有一种叫做“欧洲野牛”的野生动物,是远古时代存留下来的“活化石”,犹如中国的大熊猫,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由于缺乏完备的野生动物保护法,这个古生物孑遗在1925年前捕杀殆尽,濒临灭绝,野生群体已经消失,仅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里存有48头。欧洲野牛列入了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红皮书。  相似文献   

15.
最近,尼康公司举行的2011年度显微摄影大赛结果揭晓。在本次比赛中,共有115件作品获奖,其中20件作品获得优胜奖,14件作品获得荣誉奖,81件作品获得入围奖。尼康公司从1974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显微摄影大赛,其目的在于奖励那些用显微镜头拍摄微观世界的摄影爱好者。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日益萎缩,人类生活的城市正渐渐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群的家园,一些适应了城市环境的动物们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建立起了它们的小生境。不仅仅是那些定期迁移的鸟类会一年一度地来造访我们,也不仅仅是一些偶然的野生动物访客,如成群结队出现的猴子之类,现在有许多种类的动物都选择城市作为它们的永久居住地。在高高的建筑物上,在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上,在垃圾堆旁和下水道里,野生动物以隐秘但又顽强的方式生存了下来。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夏,青年探险摄影家杨欣第五次踏上长江源区。他追寻着江源之美,但深深刺痛他的心的,却是这里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他看到的是雪线升高,冰川退缩,野生动物减少,沙化严重。在长江源,一个名字震撼了杨欣的心灵。年初,治多县藏族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在反偷猎斗争中壮烈牺牲,可可西里的严寒把他冻成了一尊冰雕,他至死都保持着射击的姿势。这个场景,成为杨欣心中永恒的镜头。告别江源,杨欣便开始策划规模宏大的“保护长江源,爱我大自然”活动,计划5年内在长江源区建立4座自然保护站,与当地政府合作对区内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进行强制性保护,并组织多次科学考察,促成国家级长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最终实现对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8.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摄影展是第二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的活动之一,本届摄影展共收到投稿作品4 962幅。经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3幅,佳作奖10幅,另有入选作品84幅,共计100幅优秀作品,内容涉及人与自然相容相生的和谐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家园建设等,真实而形象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9.
徐娜 《世界科学》2012,(5):F0004-F0004
为了鼓励潜水爱好者拍摄精彩的海洋生物照片,美国迈阿密大学罗森蒂尔海洋大气科学学院从2005年开始举办国际海洋生物摄影大赛。最近,2012年度大赛的获奖作品揭晓。本刊从这次获奖的14幅作品中遴选出9件,借助水下摄影爱好者的独特视角,与读者一起分享海洋生物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20.
2004年6月,一辆越野车驶进了莫桑比克的洛普特山区玛特温尔野生动物保护区。驾车的是英国动物学家欣德利,他身边坐着向导巴特,后排的两个人分别是欣德利刚认识的动物爱好者迈克和他的朋友丹尼斯。驰骋在茫茫原野上,欣德利的心情格外激动,这是他第二次来玛特温尔保护区了,他这次来是要进一步考察这里犀牛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