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肺癌的影像学特点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 5 7例青年肺癌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 7例青年肺癌平均年龄 33.6岁 ,男女之比为 1 .6∶ 1 ,发病部位右肺多于左肺 ,中央型肺癌占 66.7%。组织学分型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居多 ,占 31 .5 7% ,其次为鳞癌和腺癌 ,分别占1 7.5 %。X线表现早期仅见肺内片絮状影 ,后渐出现肺门肿块或肺内肿块。CT表现为支气管狭窄、阻塞 44% ( 2 2 / 5 0 ) ,肺门肿块 68% ( 34/ 5 0 )。结论 :青年肺癌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误诊多 ,转移早。X线表现不典型 ,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等 ,CT可清楚地显示支气管狭窄、阻塞及肺门肿块等特征性表现 ,因此是诊断青年肺癌的有效检查方法。抓住青年肺癌的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是减少误诊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深对肺炎型肺癌 X线征象的认识 ,提供其病理理论依据。方法 :对照分析 14例肺炎型肺癌的 X线征象与病理特征。结果 :肺炎型肺癌 X线征象与癌组织生长方式有关。结论 :提高对肺炎型肺癌X线征象的认识及加强相应的检查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回顾分析经临床或实验室证实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6 0例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的分类表现 .结果表明 :胸部X线表现为 :6 0例均有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其中肺部粟粒状阴影 2 7例 ,肺部小片状阴影 11例 ,肺门增大 13例 ,水平叶间裂影 9例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胸部平片X线表现多样 ,有典型与不典型之处 ,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CC)的螺旋CT(SCT)征象及临床表现,为早期诊断PC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笔者收集自1999年至2005年间49例PCC癌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C的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性:除肿块、胆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及胆管扩张、延迟扫描强化等表现之外,一般无肝硬化表现,病灶较大,病灶轮廓欠清,化验检查AFP常为阴性等提示PCC可能性大。结论选择恰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掌握PCC的SCT征象,对提高PCC的诊断水平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巩晓芳 《甘肃科技》2020,(8):119-121
探究胸部X线透视用于支气管异物检查的临床价值,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7月在上级医院就诊且经支气管镜证实为支气管异物的6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胸部X线透视检查,分析其诊断效果。支气管镜检显示,左支气管异物26例,右支气管异物37例;在所有患儿中,经胸部X线透视检查发现存在纵隔摆动征象59例,肺野透亮度增强33例,阻塞性肺气肿21例,阻塞性肺不张12例,肺炎3例,膈肌活动能力减弱47例;胸部X线透视检查与支气管镜诊断符合率高达93.65%。采用胸部X线透视诊断支气管异物的效果较高,且具有无创伤、检查费用低廉等优势,故不失为该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曹学文 《甘肃科技》2001,17(3):33-33
心包内处理肺动静脉及部分左房切除治疗中心型肺癌,目的就扩大肺癌手术的适应症,增加肿瘤的切除率,使某些病情重的病人获得手术机会,得以延长生存时间。自1990年6月至1998年12月,我们共手术36例。全部病例经手术切除而临床治愈。1 临床资料男27例,女9例,年龄36-62岁。影像诊断学分类:肺癌均为中心型。左肺22例,右肺14例。鳞癌17例,腺癌12例,大细胞癌1例,小细胞癌4例,腺鳞癌2例。胸部X线片显示:肺门肿块均>3cm×3cm。纤维支气管镜析查:癌肿侵及主支气管,主支气管狭窄,部分堵塞12例,支气管腔被癌肿堵塞并肺叶不转9例,支…  相似文献   

7.
对比MRI和CT对纵膈型肺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与诊断结果,评价MRI与CT在纵膈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纵膈型肺癌患者65例相关资料,分别进行CT、MRI扫查,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与结果。CT与MRI扫查在纵膈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基本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扫查下,纵膈型肺癌病灶表现为肺门结节状变,癌肿边缘不规则,外缘或为毛刺状或分叶状,纵膈淋巴结肿大。MRI上的影像学表现与CT基本一致,还观察到病灶侵犯胸壁、胸膜、胸椎。CT与MRI均可对纵膈型肺癌进行明确诊断,尽管CT下有特殊的影像学表现,但不能作为绝对诊断,且CT存在辐射剂量问题。而MRI可显示癌灶侵犯组织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安全可靠。建议临床医生考虑患者需求、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8.
探讨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回顾性分析78例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并进行手术前后对照,结果78例中侧突58例、脱垂并游离7例、椎体疝13例、钙化49例、合并神经纤维瘤2例;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往往不典型,如不仔细阅片,容易出现遗漏或误诊的现象,仔细阅片并结合临床,必要时进行CTM或MPd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探讨周围型肺癌影像(X线/CT)表现的诊断价值. 回顾分析了28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资料及病理学/细胞学结果. 周围型肺癌典型影像表现为:1)结节及小片块状影;2)球型病灶或肿块,边缘可有毛刺征、分叶征、侧缘线征、胸膜凹陷征及空泡征;3)肿瘤血管或血管集束征;4)增强前后CT值变化明显( 30Hu).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点,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入院时的呼吸道表现特点和胸部影像学动态变化.结果:3例男性患者,均有慢性基础病和吸烟史,发热持续1周以上,伴有咳嗽、咳痰、胸闷及气促等,但无咽痛和流涕症状.可有紫绀,咽部充血,双下肺散在湿啰音等表现.3例患者胸部X线和CT平扫检查显示双肺下野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或网格状高密度影等特征性表现,后期出现纤维化改变,双肺正常组织呈过度充气状态.结论:根据肺部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可做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恶性淋巴瘤的 X线表现 ,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本组选择经气钡双重造影检查 ,X线征象较典型的胃恶性淋巴瘤 7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全部经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病变发生在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1例 ,胃底部 1例。息肉结节型 3例 ,较大溃疡型 2例 ,肿块型 2例。结论 :气钡双重造影结合内窥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17例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的CT表现,探讨其特征性CT征象。方法:17例病理证实DBAC,其中实变型13例,多结节型4例。同时搜集13例叶/段性肺炎为对照组。结果:实变型DBAC表现单叶/段实变(31%)、多叶/段实变(69%)、实变阴影内出现特征性支气管气相(77%)、泡状透亮影(54%0、毛玻璃样密度影(39%)、叶间胸膜膨出(215)。多结节型DBAC表现以两侧中下肺野为主的弥漫性腺泡结节,部分见空泡征和泡状透亮影。3例伴有母瘤,母瘤边缘有毛棘,内有空泡征。结论:实变叶/段出现下列一种CT征象提示实变型DBAC:(1)特征性支气管气相;(2)泡状透亮影;(3)磨玻璃样密度影。肺叶容积增大及动态CT变化有助于实变型DBAC的诊断。多发性肺泡征和泡状透亮影则可以诊断多结节型DBAC。母瘤的出现及其形态不表现有利于DBA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胸部X线平片及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X线平片、螺旋CT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24例肺隔离症病人,其中叶内型22例,叶外型2例(包括膈下1例).所有病例都有胸部正侧位平片及CT平扫、增强扫描,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DSA)检查.结果:患者胸部平片表现为肺内结节、团块状影(19例),囊性病变(5例).CT表现为含气体或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20例),病变周围见肺气肿(4例).螺旋CT对异常供血血管显示率为75%.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肺隔离症的发现及定位有价值,螺旋CT,尤其是增强螺旋CT加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和曲面重建技术(CPR)能清楚显示主动脉异常供血血管,且对肺部病变的评价具有其它检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肺隔离症的最有效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肺癌影像学表现与erbB—2,bcl—2表达相关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基因水平探讨肺癌影学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及计算机图象系统测定手术病理证实之33例肺癌标本中癌基因crbB-2、bcl-2的表达水平,系统分析其表达水平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肺癌的结影像学征象如肿块大小,三级支气管受累、胸膜受侵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均与其癌基因erbB-2、bcl-2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而且这两类基因的表达对其影像学征象的影响呈现相互抑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的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生对肺结缔组织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近几年来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胸部无明显异常X线改变;4例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肺间质纤维化、小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心包积液和心功能衰竭等征象。结论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可有可无,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TLT)在肺癌支气管镜刷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支气管镜刷片检查并有组织学对照的病例277例,采用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和传统制片同时进行细胞学诊断,分析两种制片方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分型的符合率.结果:离心法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0.4%和67.6%,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8.5%.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离心法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细胞学诊断分别为:鳞癌为93.3%和85.5%,腺癌分别93.8%和87.1%,小细胞癌94.4%和86.1%.结论:离心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支气管镜刷检制片中是一项简便易行且便于质量控制的新技术,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分型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的分析,提高基层医院放射科医生对肺结缔组织疾病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近几年来6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胸部无明显异常X线改变;4例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肺间质纤维化、小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心包积液和心功能衰竭等征象.结论 结缔组织疾病患者的胸部X线征象可有可无,不同时期亦有不同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18.
<正> 1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1 临床分期 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体检,不放过任何可疑的征象。 判别胸内是否有侵犯?基本检查仍是正侧位胸片,并作常规胸部CT检查,如胸内淋巴结和血管阴影区别有困难,应作MRI检查。(T_3病变84%可由CT诊断来决定,平片仅能发现30%,纵隔淋巴结CT检查66%阳性,常规胸片为38%。) 骨髓穿刺活检:小细胞肺癌的骨髓转移率达11%~47%,常伴有多处器官转移,单纯骨髓转移仅2%~3%,双侧骨穿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支气管肺癌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检测回收液中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评估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支气管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支气管肺癌 15例 ,其它良性非肿瘤性病变 15例 ,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外 ,均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回收液 ;采用TRAP -PCR -ELISA测定回收液中端粒酶活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诊断的效能并比较其和临床确诊、支气管镜诊断的两两关系。结果 :15例肺癌患者中端粒酶活性阳性 11例 ,阳性率 73% ,漏诊 4例 ,漏诊率 2 7% ;良性病变中端粒酶活性阳性 3例 ,误诊率 2 0 %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3%和 80 %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8%和 75 % ,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3.6 5和 0 .338,诊断正确率为 77% ,阳性优势比为 3.5 5 ,Youden指数J值为 0 .5 3。端粒酶活性和临床确诊比较 χ2 =0 .14,P >0 .0 1;端粒酶活性和支气管镜诊断比较 χ2 =0 .5 ,P >0 .0 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癌的一项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0.
张财源  周俊  陈庆 《甘肃科技》2009,25(11):128-130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征象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表现,其中女性10例,男牲6例,年龄33~76岁,平均56.63岁。16例均进行了CT检查;孤立结节或肿块型者6例,其最大径1.5—7.0cm,平均约3.2cm。边缘有毛刺征者4例,有分叶征者2例,中心坏死呈相对低密度者2例。弥漫型者7例,其中4例合并较大结节或肿块,2例肿块边缘呈分叶征,3例肿块边缘有毛刺征,1例肿块中央发生坏死呈相对低密度,1例肿块内有斑片状高密度钙化。其中1例在多发结节的基础上,沿支气管分布多发壁厚薄不均的薄壁小空腔影。节段型者3例,2例有支气管气像征。合并双侧或单侧胸腔积液者6例,心包积液者1例,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者4例,骨盆骨转移者1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CT表现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有助于该病的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