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雪芙蓉胶囊对雄性大鼠力竭跑台时间、血清激素水平及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安静对照组、训练组、中药训练组。中药训练组每天灌服雪芙蓉胶囊(5mg/kg),8周后测试大鼠力竭跑台时间,检测血清睾酮及皮质醇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与训练组比较,中药训练组大鼠力竭跑台时间延长、血清睾酮水平增高(P〈0.01,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下丘脑室旁核c—fos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和阳性产物面积表达均降低(P〈0.05,P〈0.01),灰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雪芙蓉胶囊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延缓中枢疲劳,机理可能与此中药提高力竭运动大鼠血清睾酮水平,同时降低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及下丘脑室旁核c—fos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足底电击急性应激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测试小鼠的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Fos蛋白在海马和前脑皮层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急性应激组小鼠在新异环境下的自发行为明显降低(P〈0.05,P〈0.01),而在水迷宫实验中,急性应激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P〈0.05,P〈0.01);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急性应激组小鼠海马CA1区、齿状回和前脑皮层c—Fos蛋白的表达在应激后1h明显增强(P〈0.05,P〈0.05,P〈0.01).结果提示,急性应激所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可能与c—Fos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毫米波干预软骨细胞β-catenin活性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毫米波干预软骨细胞β-catenin活性的作用机制,采集雄性4周龄SD大鼠膝关节软骨,采用机械-Ⅱ型胶原酶消化,建立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鉴定。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48h,用不含血清DMEM饥饿24h,更换为10%FBS DMEM,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实验1组(毫米波干预30min)、实验2组(毫米波干预60min)和实验3组(毫米波干预120min)。各实验组毫米波干预后,培养24h。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软骨细胞的功能,RT—PCR检测β-catenin、GSK-3β、CKIε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GSK-3β、CKIε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机械-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够成功建立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第2代软骨细胞培养3d,甲苯胺蓝染色可见软骨细胞内呈紫红色异染颗粒,细胞周围也出现紫红色异染颗粒。细胞核呈深蓝色,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干预前后,各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均可见胞浆呈棕黄色。核呈圆形不着色;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β-catenin、CKIε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β-catenin、CKIεmRNA表达显著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肛catenin、CKIε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3-catenin、CKIε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实验1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mRNA表达显著低于实验1组(P〈0.05),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实验2组、实验3组软骨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实验1组(P〈0.01)。毫米波的能量可通过生物体的谐振而被吸收。生物系统谐振吸收电磁能量后又产生了不属于温度变化的生物学效应。干扰生物体的信号传导。动态调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毫米波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软骨细胞转录合成β-catenin、CKIε,抑制GSK-3β表达。从而促进β-catenin合成、抑制分解,提高软骨细胞内β-catenin的活性,并且能维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情分为3组,即单纯2型糖尿病组45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8例(B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c组),以3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3组中,B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博莱霉素制作硬皮病模型,分别用积雪苷片、温阳化浊通络方连续治疗4周。采用比色法、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CTGFmRNA的表达及蛋白合成。实验结果与PBS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且模型组羟脯氨酸与CTGF呈直线正相关性(r=0.902,P〈0.01)。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在温阳化浊通络方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O.01),且三者表达量在温阳化浊通络方组与积雪苷组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在硬皮病小鼠皮肤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温阳化浊通络方能降低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皮肤硬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缝隙连接是否参与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原代及传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模型,实验分2组:对照组、缝隙连接阻断剂18α-甘草次酸(18α-—Glycyrrhetinicacid,18Q—GA)组。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染料示踪分子传递法(划痕标记染料传输法)检测细胞的缝隙连接功能,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表达。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8α-GA组MTT法测得的氏,。值及细胞周期S期比例均降低(P〈0.01),细胞增殖活性减弱;(2)与对照组相比,18α-GA组罗氏黄荧光染料传递百分数显著降低,缝隙连接功能明显减弱(P〈0.01);(3)与对照组相比,18rGA组Cx40和总Cx43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磷酸化Cx43与非磷酸化Cx43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知,18α-GA可能主要通过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引起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减弱,从而抑制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与端粒酶激活及抑癌基因p16失活(缺失突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应用TRAP、多重PCR、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甲状腺癌与16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P16蛋白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端粒酶活性90.48%,高于癌旁组织(P〈0.01);甲状腺癌p16基因外显子2纯合缺失率28.57%,相应癌旁组未检出(P〈0.01);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40.48%,高于癌旁组(P〈0.05);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端粒酶激活与p16基因失活以及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甲状腺癌变过程中的重要分子事件,甲状腺癌中p16基因失活可能是端粒酶激活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研究衰老大鼠的学习行为与海马内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运用Y-迷宫方法对幼年对照组(断乳期)和老年期(22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Y-迷宫空间学习记忆行为训练,之后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组大鼠海马内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2组相比,老年组的学习能力较强,幼年对照组记忆能力较强(P〈0.05);(2)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老年组海马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幼年对照组;而突触素的表达低于幼年对照组(P〈0.01).提示,GAP-43和突触素可能参与大鼠空间分辨学习记忆的过程,老年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保持着潜在的神经元退化修复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黄荆子乙酸乙酯提取物(EVn-50)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EVn-50处理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分析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EVn-50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HT-29细胞凋亡率(P〈0.05)。10.0tanoVLEVn-50处理HT-29细胞48h导致典型DNA梯形条带形成。10.0umol/LEVn-50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Bcl-2蛋白表达,同时,上调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EVn-50诱导HT-29细胞凋亡作用与增加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c—fos启动子与GFP的重组质粒载体,并使其在体外培养哺乳动物pcl2细胞中表达.方法:Xba I、Hind Ⅲ双酶切含c—fos启动子的HF443质粒,纯化后与同样双酶切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接;利用Lipofect AMINE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体外培养哺乳动物pcl2细胞.结果:加入Na^ 通道激活剂乌头碱后,转染后的pcl2细胞可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结论:c—fos启动子与GFP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可用于哺乳动物活细胞c—fos基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伤后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0年7月~2008年3月创伤后5~21d行康复治疗的患者56例为早期康复组(A组),创伤21d后行康复治疗的患者63例为延迟康复组(B组)。于系统康复前后行Mayo肘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康复前两组的肘关节Myao评分及ROM评定,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A组患者56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36例,良1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53/56)为94.64%;B组63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23例,良27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50/63)为79.36%,两组之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21,P〈0.01);A组肘关节ROM评测均优于B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有利于肘关节创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密度与几何结构参数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在骨盆片上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在股骨颈、Ward’S三角和转子处测量BMD值(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BMD值低于对照组(P〈0.05);股骨颈骨皮质厚度与股骨颈BMD值有相关性(r=0.54,P〈0.05);股骨距内侧皮质厚度、转子处BMD值、颈干角和Ward’s三角BMD值相结合在预测髋部骨折中价值较大(r=0.78,r2=0.57,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密度结合其几何结构参数在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诊治中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青年与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49例青年和98例中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食管癌占同期食管癌的6.55%,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肿瘤病变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0%和2.0%,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青年人食管癌肿瘤病期偏晚,手术切除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死亡率优于中老年组,两者在生存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习惯性吸烟对血浆内重金属含量变化以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湘南学院94名健康大学三年级男生,20名不吸烟者(对照组,C组);74名吸烟者,按照吸烟数量分为E1组(≤20支/周),E2组(>20支/周);测定每个大学生血浆内汞、镉、铅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并比较了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C组,E1组,E2组血浆中:①汞含量分别为0.022±0.016、0.036±0.018、0.058±0.013 μmol/L;镉含量分别为0.012±0.008、0.020±0.010、0.031±0.013 μmol/L;铅含量分别为0.209±0.028、0.251±0.018、0.272±0.032 μmol/L,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8-OHdG分别为204.23±28.48、354.84±36.13、517.15±19.74 μg/L,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③吸烟者吸烟指数与血浆中镉、铅及8-OHdG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646、0.520、0.743,P 〈 0.05).结论 习惯性吸烟能够导致机体重金属的集聚性中毒,并且伴有机体DNA的损伤.随着吸烟量与吸烟时间的累积,这种有害效应的危险性也将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2010年3月共治疗70岁以上(70—96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其中手术治疗92例,保守治疗8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20例,保守治疗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例;股骨颈骨折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置换38例。本组患者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本组10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28月,平均14.2月。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5例、断裂2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5例,脱位2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4±10.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5±7.2)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1674,P〈0.05。x线片检查示内植物位置良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需要积极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胫腓骨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骨折予以双边外固定支架治疗,根据是否跨关节固定而分为三组。A组29例骨折位于胫腓骨上段近膝关节部位,支架跨膝关节固定。B组34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中段,支架治疗不跨关节固定。C组27例骨折部位位于胫腓骨远端,可涉及关节面,支架跨踝关节固定。疗效及关节功能结果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月~4年,平均14月。A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68.97%(20/29),B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91.18%(31/34),C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59.26%(16/27)。各组之间的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的比较,B组与A组和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外固定支架对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跨关节固定时,对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运用实验、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实验组的高水平标枪运动员进行12周的身体核心力量练习,验证核心力量练习对标枪成绩提高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前后5项专项力量素质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只有前后抛实心球发生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专项速度以及身体核心稳定性指标均发生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单足闭眼站立时间呈现出明显差异(P<0.01).试验前后实验组受试者身体核心力量以及标枪成绩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间标枪成绩差异显著性非常明显(P<0.01).说明核心力量训练能有效提高受试者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募集速度、支配的准确度,增强受试者投掷标枪过程中身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力量链动态传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抗炎素-1(Antiflammin-1,AF-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和不同浓度的LPS+AF-1组。应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检测IL-10表达的变化。结果1μg/ml的LPS刺激RAW264.7细胞后IL-10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LPS+AF-1组IL-10表达较LPS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AF-1可促进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0表达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