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寻找溪洛渡导流洞混凝土及钢筋磨损原因,采用缆道悬挂大型采样器方式,在导流洞出口开展卵石推移质试验观测,因此取得通过导流洞的推移质样品,为研究解决导流洞抗磨蚀问题收集了观测成果,也为金沙江后续电站的科研设计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左岸导流洞施工过程中的塌方处理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实例详细解说了左岸导流洞塌方的过程、原因及处理措施,在导流洞采取的处理措施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继续沿用,在大岗山水电站左右岸导流洞的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工程规模较大,初期导流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32000m3/s。左、右岸共布置了6条导流洞,可研阶段6条导流洞进口高程均为368.00m,进口闸室采用岸塔式结构。导流洞洞线长,截流前需完成的工程量大,且导流洞进口施工与厂房进水口施工互相干扰。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按期截流,对导流洞及厂房进水口布置型式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对溪洛渡导流洞布置优化设计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安全监测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下闸蓄水1个月后对导流洞导0+159 m-导0+214 m段进行了封堵,但导流洞导0+214 m下游段改建为右岸旋流式泄洪洞下平洞段的漩流洞、水垫塘和退水洞,为此导流洞导0+214 m以下洞身段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右岸泄洪洞泄洪.文章对公伯峡水电站导流洞导0+214 m以下洞身4个监测断面监测资料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5.
导流洞底板水工混凝土遭受推移质泥沙磨损而发生破坏的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两河口水电站处于雅砻江上游,导流期间水流中会有大量推移质通过,加上导流洞设计运行时间较长,对混凝土抗冲耐磨性能有较高的要求。选择抗冲耐磨性能好、造价较低、施工方便的抗冲耐磨混凝土,以提高导流洞结构的安全,是导流洞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工程实例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导流洞自身特点,对工程破坏的原因及现有规程规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认为在设计无规范可依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工程类比法选择护面混凝土。最后通过广泛的工程调研比较,选择了HF混凝土作为导流洞抗冲耐磨底板护面混凝土,提出了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白水泉电站导流洞闸门下闸后出现较大的漏水,造成洞内封堵施工难度加大及闸门的稳定安全。我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闸门保护及导流洞封堵方案,从而保证闸门的安全,将导流洞封堵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雅砻江某水电站导流洞进水口边坡岩体结构面相对较发育,可能会对导流洞洞口边坡造成安全威胁。在野外搜集资料调研和室内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方法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流洞进水口边坡产生破坏的可能性。研究表明,该处边坡仅在地震状况下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为导流洞进水口边坡在各个阶段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利水电工程的导流洞属临时建筑物,在设计中有些问题往往不被重视,给工程投资和进度带来一定影响。导流洞堵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然而人们往往认识不到他的重要性,也往往因此影响工程施工。本文分析导流洞堵头的重要性,并对其结构和稳定性做简要探讨,浅析导流洞堵头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某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出口地质状况破碎,加之受施工条件限制,要求对导流洞出口体型进行试验优化,以解决其出口消能防冲问题,经反复试验研究,提出较优消能工程方案。经过导流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导流洞出口的消能防冲问题,既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也满足了工程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寒区多年冻土导流洞施工技术及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刘延涛 《科技信息》2011,(24):I0294-I0295
肯斯瓦特面板堆石坝位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多年冻土区,在高寒气候环境下,其导流洞施工中保护冻土以及导流洞的支护是本工程的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高寒多年冻土导流洞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的实践研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为保持洞内气温而采用两种送风方式:加温预热通风系统和普通通风系统以及背负式供氧技术、洞内弥漫式施工供氧技术的方案,并且介绍了湿喷混凝土支护和模筑衬砌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防水隔热层施工的关键施工工艺,给出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对同类导流洞施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机器人在水工隧洞的安全检测是解决引水隧洞斜井段巡检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爬行机器人搭载三维激光扫描仪及高清摄像装备进行结构巡检,并通过三维点云处理与缺陷数据拼接获取了引水隧洞断面的缺陷信息。结合缺陷数据处理成果分析引水隧洞结构缺陷特征及分布规律,实现引水隧洞表观缺陷形态不规则、分布不均、多种缺陷共存的巡检与分析。结果表明:引水隧洞内存在的缺陷包括裂缝、渗漏、漏筋等,而裂缝是引水隧洞主要的缺陷类型,上平段缺陷数量明显多于斜井段。上平段裂缝主要分布在洞顶位置,裂缝多以垂直洞轴线的横线裂缝存在,斜井段裂缝均匀分布在洞周各个位置,走向以斜向裂缝居多。可见,上平段和斜井段缺陷数量和裂缝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后期的安全巡检过程中更应该主要关注裂缝的扩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工程规模居世界前列,其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开挖断面尺寸大、工期紧张、施工干扰大,充分利用竖井断面大、作业面宽的特点,采用了类似于洞外边坡开挖支护的方法开挖支护施工,使工期提前1.5个月,实现了竖井开挖快速施工.对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的开挖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总结,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巴东新城引水工程隧洞的地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隧洞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洞顶掉顶和侧墙破坏的原因,综合考虑隧洞问题段的地质条件和衬砌破坏情况,提出了衬砌和锚固等不同的整治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水电工程导流洞在水库蓄水前都要用永久性混凝土堵头进行封堵.以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堵头为例,采用FZFX3D软件对堵头混凝土施工期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对比了中热水泥和低热水泥两种混凝土对堵头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得出结论:低热水泥混凝土堵头的稳定性较好.本文所提出的结论与建议对类似水电站导流洞堵头稳定性分析以及水电站蓄水发电和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孟底沟水电站导流洞堵头段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地质条件较差,堵头挡水水头高,边界条件复杂,且封堵工期紧张,急需对导流洞开挖、施工及运行全过程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导流洞洞室开挖、衬砌施工、堵头施工以及堵头运行全过程,得出以下结论:①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基本稳定,局部围岩较差的部位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建议局部采取锚固、灌浆等措施;②运行期围岩、堵头整体稳定,衬砌结构满足抗压强度要求,局部衬砌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需加强配筋;③长度40 m与50 m的堵头上游段推力分担比基本一致,建议堵头长度在40 m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孟底沟水电站导流洞堵头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南水北调穿越京石高速隧洞工程为例,叙述了通过粉砂地层隧洞工程的开挖方法、质量保障措施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下软弱围岩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锦屏Ⅱ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中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破碎带洞段软弱围岩合理支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应用弹塑性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支护方案下隧洞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与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和高渗透水压力条件下,根据将围岩视为承载结构以充分发挥围岩承载能力的设计理念,围岩支护采用可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充分地联合承载的喷锚支护、固结灌浆和混凝土衬砌的联合支护型式,这是解决高地应力与强渗透水压力联合用下软弱围岩稳定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导流洞改作水电站尾水洞过渡过程明满流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导流洞发作水电站尾水洞的特点及过渡过程中明满意流的转换过程: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超越常规计算假定约束,考虑这类明满流特有的初始状态和条件的影响,对洞内载留空气和进、排气过程作了分析和处理,建立了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潘口水电站导流隧洞开挖与衬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隧洞开挖与衬砌采用ANSYS软件中的生死单元来实现,开挖与衬砌过程中的每一步荷载的施加均采用存储应力的方法来实现.衬砌跟进时间分别采用两种极端情况:(1)将隧洞部分岩体开挖后,待变形稳定后再加衬砌;(2)隧洞岩体开挖后,不允许变形,立即衬砌,也即边开挖边衬砌.这两种极端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前者偏于安全、后者偏于危险,实际工程中隧洞开挖后的最佳支护时间应介于二者之间.故在两种计算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经验,对潘口水电站导流洞洞身段围岩及衬砌稳定进行评价,以期为实际隧洞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某水电站引水系统实际情况,采用ANSYS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其引水系统中南导流隧洞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进行分析,验证了衬砌方案和支护参数的合理性,提供衬砌配筋计算结果,并论证了现有衬砌和支护方案合理性,补充和完善加固处理措施.结果表明,南导流隧洞各段衬砌在计算工况下,水平位移最大值为0.256 mm,方向指向隧洞内部;垂直向最大位移为8.443 mm,方向向下;最大第一主应力为拉应力,其值为1.150 MPa;衬砌最大第三主应力为压应力,其值为-1.190 MPa,由于衬砌C25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11.9 MPa,故衬砌结构安全.但在侧墙与顶拱、侧墙与底板交界处应力值较大,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加大结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