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轩 《科学之友》2013,(10):63-65
伊沃成孤儿南斯拉夫刚解放不久,临海的海鸥岛上有座半坍的小屋,里面住着12岁的男孩伊沃。他的母亲生下他就死了;他父亲是个要强的人——为了帮岛上的渔民摆脱贫困,他劝大家集资让他去买汽船。但不久他跑回来说,钱丢失了,渔民们不相信,将他痛打一顿,从此他便失踪了。小伊沃自此成了孤儿,幸亏老渔民尤斯特的照顾,他才长大成人。一天夜晚,一个衰弱的老人驾驶一条小帆船靠了岸。他摇摇晃晃走进小屋,就倒在木床上。原来,他就是伊沃失踪多年的父亲。父亲告诉前来看望他的渔民说,多年  相似文献   

2.
时间困境     
刘琦 《科学之友》2020,(8):52-55
正"8点30分,在诊所旁的咖啡厅见面。"他站起身,跟我友好地握了握手,就转身往外走了,他出门前,我试探性地冲他喊道:"你就不怕我不去吗?"他没有回头,只是说了一句话:"你每次都会去。"然后他就走了。我坐在办公桌前,整理着思路。一个陌生人闯进我的诊所,告诉我他叫杨柳,他被困在了今天,而且他说的话让我不得不相信他,我决定帮他。如果这事是真的,我帮助他逃离困境。如果这只是他的妄想症,那今天就是我治疗这个病人的开端。我看了看日历:2007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3.
理性生存     
人开始以真正的生命生活,就是说他上升到凌驾于动物的生命之上的某种高度,从这个高度上他看到自己的动物性生命的虚幻,这个生命不可避免地要以死来结束。他也看到,处于水平状态的生命被无底的深渊从所有方面隔断了,由于他不承认这种上升就是生命本身,他被从这个高度上看见的东西吓呆了。他非但不承认这个使他上升的力量就是自己的生命,非但不按着向他展示出来的方向前进,反而被那个高度所提示的东西吓呆了,他故意要往下坠落,尽可能躺得更低些,以便不再看到四周全是深渊的境地。但是理性意识的力量又使他提升了,他重新看到那一切,又一次被吓…  相似文献   

4.
德国科隆市一位计算机专家科特,他每天大清早进行10公里跑步,他腿跑硬了,耳却鸣了。何故?因为他每天跑步必带收录机,戴上耳塞,开大音量;因为他信奉音乐的咆哮声会驱走睡魔。更有甚者,他每驾车外出,陪伴他的是震天巨响的收音  相似文献   

5.
“就是他,这个可恶的家伙!是他把我可怜的宝贝弄伤。现在,侦探您来了,让我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您。侦探先生,我刚才在大门口前躲雨,我站着在那里等下完雨再走。突然,我的小猫眯从我的袋子里钻出来,飞快地往马路直跑。就在这时,这个恶棍来了,他驾驶着车,存心朝我的猫身上开来,将它的尾巴压坏。我紧紧地追赶他,想记下车牌号。而您猜,当我追到这里时,他竟说些什么?!他说他的车停在这里已经半个小时了。我可不愿与他纠缠下去,——您得替我的猫眯,可怜的猫眯想想!我不要他的任何赔偿。跟他论理完全是浪费时间。侦探先生,请求您审讯他,把他送到该去的…  相似文献   

6.
在同事眼里,他是严谨务实的副院长;在同行眼里,他是勇于创新的科研人;在患者眼里,他是神秘莫测的幕后英雄.然而,他最得意也最让他骄傲的身份却是桃李芬芳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埃默森·巴纳德也许是历史上眼光最敏锐的天文学家。他出生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巴纳德的青年时代过着极度贫困和艰巨的生活。他几乎没有受到过正规教育,在他九岁那年,就被迫到纳什维尔市的一家照相馆里去当学徒。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开始于1876年,第二年他购置了一架小天文望远镜,开始观测天空。尽管他缺乏正规教育,可是他通过自学赢得了范得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天文学研究员的称呼。作为一个天文学家,他的名望逐渐提高。后来,他被选作新建的加利福尼亚州哈密尔顿山里克天文台的创始天文学家之一。巴纳德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他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俄国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为探求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研究和思考了二十年的时间,却未取得突破,但他对此研究仍然如痴如醉。曾有一次,他的友人来看望他时,见到他在办公室中走来走去,紧皱双眉,桌上还铺满了卡片。原来门捷列夫为了研究化学元素之间的规律,已经几天没出办公室了。他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表格形式都不成功,但是他并不气馁。有一次,他连续三天三夜坐在办公桌旁苦苦思索,试图将自己的成果制成周期表,可是没有成功。大概是太劳累的缘故,门捷列夫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突然他被惊醒,因为他梦见了一张清晰的元素周期表,他急忙把梦中的那张表画了下来。门  相似文献   

9.
<正>一昏暗的会见室里,杨川低垂着头,任凭头顶那盏久经年月的日光灯在他脸上拉出大片黑暗,消弭了他的表情。沉默像一团雾气弥漫在这间看守所最角落的小房间里,笼罩着他、遮掩着他,让我看不透他的想法。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杨川变成这样的。初中时我曾是他的同桌,那时的他是个充满正义感的人,热衷于人工智能和心理学之类的生僻玩意,还养了只鹦鹉做宠物。可惜他为人孤  相似文献   

10.
<正>烈日炎炎下,一位年轻健壮的美国士兵在中东的沙漠中行军。他身穿隔热服,背负超过100磅的装备,汗流浃背。而此时户外的温度是华氏108度,潮湿让人难以承受。人类受到高温影响最敏感的器官是大脑,于是他的判断力开始受损,但他并未意识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程度。随着他身体的器官功能开始衰退,他昏倒了。当他离世的时候,他的体内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14,(5):45-47
<正>这是一个他提自己是诗人会遭到哄笑的时代,这是一个因为他是企业家、人们就认为他不会是个好诗人的时代。他戏谑般地承认自己是个土豪,但他已经开始拥抱世界文明。他是中国企业家中的另类吗?不,他其实代表了中国财富的下一个趋势:寻找精神内核,并成为文化传承与创造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14,(4):50-53
他没有什么高学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在2010年他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意外与辣椒结缘,一种就是30余年。种辣椒让他几近倾家荡产,也最终为他赢得了"民间辣椒王"的荣誉。他兼任中国农协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农协联谊会理事会理事、香港发明家商会理事、自贡市人民代表,先后被评为自贡市劳模、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四川省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他就是民间辣椒王陈炳金,正是他把我国的辣椒杂交育种推向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3.
土星环传奇     
伽利略密码伽利略总能获得重大的发现,使用他那架原始的望远镜,他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略过太阳表面的行星大小的黑子,发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这些发现他都不以为然,似乎是很平常的事,然而,当他把那架简陋的望远镜转向土星时,他惊愕了,他发现土星不像太阳系中的任何一  相似文献   

14.
复制偶像     
1941年.他出生于日本大阪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他的邻家大叔是一位木匠。这位大叔非常喜欢他,不仅常带他玩,而且还教他用木头制作各种玩具。13岁时,他与木匠大叔合作,在自家的房子上加盖了一间阁楼。看着自己这件“作品”,他非常骄傲,并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建筑师。  相似文献   

15.
独自登顶     
在攀登珠峰之前,他无任何高山、冰雪经验,甚至连登山常用器材都叫不上名字,更从未攀登过任何一座雪山;他独自一人往返七次,把物资装备从一个营地运到另一个营地,他不声不响地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登上了珠峰。人们对他所知甚少;他个子不高、瘦瘦的脸上留着一块块黑斑,那是高原上紫外线留给他的纪念。他就是本文的作者王天汉,这也是他从珠峰归来后,首次为媒体撰稿。  相似文献   

16.
俄亥俄州戴顿附近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一位30岁出头的雇员,知道自己患了慢性高血压症。他的医生给他开了一张处方,服用一种普通的利尿药来控制病情。几年以后,这位男子开始阳萎。因此,他给医生打电话,医生叫他停服该药,3周以后,他恢复了性功能。 不幸的是,他的高血压又犯了,所以他的医生给他服用另一种广泛使用的降血压药。可是,男子又开始阳萎。医生又给他开了第三种药,至今这位男子7年来没有再发现药物在性功能方面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星期四清晨,当日班医生罗森塔尔一跨进杰拉德先生的病房,就见一位30开外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他双眼紧闭,全然没有动静,他的两条胳膊弯弯的放在身子两侧。当医生掀起他的被单时,却看到他的双脚从脚踝处呈交叉状,这也许是护士替他穿住院服时这么摆的吧。 他看来非常平静,完全沉入熟睡,使人怀疑这样的昏迷是在开玩笑。罗森塔尔医生轻轻拍拍他的胳膊,小声呼唤他。 “杰拉德先生。”没有一点动静。 “杰拉德先生!”这次罗森塔尔用肘轻轻推他。  相似文献   

18.
张炳厚于1937年生于北京。1958年,他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在校学习和以后行医期间,他对中医药显示了惊人的悟性。随着数不清的病人经他治疗康复,他的声誉日渐隆盛。他现在是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口碑极佳,每天挂他的专家门诊的患者拥挤非常。张先生擅长治痛症、肾病等疑难杂症,享誉京城。他擅治怪病、擅用怪药、擅选怪方,被中医界称为“医林怪杰”。  相似文献   

19.
侯新杰  王瑞 《自然杂志》2008,30(4):243-246
巴丁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同一领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式人物。文章介绍了巴丁早年的生活和他的家庭,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风格,他在企业和政府的工作,他与同事的交往和他的爱好。  相似文献   

20.
Rosen  CM  项元洁 《世界科学》1989,11(3):34-36
杰利·莱维(Jerry Levey)感到很不舒服。这位新泽西州的志愿消防队长刚在当地一个消防人员的集会上度过周末,走进了一家小酒店,要了一瓶啤酒和一份三明治。但屋子的另一头有个他从未遇到过,也参加了刚才的集会的人正好奇地盯着他看,莱维很不自在地移开了目光。但每当他的目光转回时,总见那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最后,那人朝他走来,莱维回想着当时的情景:“他告诉我他叫吉姆·太特斯科(JimTedesco),然后问我是否有个孪生兄弟”莱维一口回答说“没有”,但太特斯科一口咬定“他有”。他告诉莱维,巴拉莫斯有个人,也是位消防队长,他除了比莱维略微多几磅肉外,活脱是又一个莱维。莱维听后一笑了之.假如他真有个孪生兄弟,他自己会不知道吗? 太特斯科并没一走了之,后来他又打电话向莱维提供更详细的情况。他的那个巴拉莫斯的朋友出生于1954年4月15日,那个日期有什么特别吗?”我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