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科菌根的特点及其菌根真菌在兰花培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兰科菌根的特点,菌根真菌在兰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中的作用及菌根真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广西雅长兰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西雅长兰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的生态特征.根据考察资料分析,可将雅长自然保护区中的大型真菌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划分为针叶林中的大型真菌;针阔叶混交林中的大型真菌;阅叶林中的大型真菌;竹林中的大型真菌;灌丛中的大型真菌;草丛中的大型真菌,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可分为3个垂直带:低山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3.
高秋 《科学世界》2011,(8):50-53
牡丹、兰花、美人蕉这3种花在形态上最大的区别在哪里?牡丹花瓣多,兰花和美人蕉花瓣少;兰花有几种形状的花瓣,而牡丹和美人蕉只有一种形状的花瓣……其实,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对称性的不同,这会不会令你很错愕呢?不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美丽的花朵是如何对称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刘光裕 《小学科技》2013,(10):24-25
最近,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里特别热闹,因为园里来了两位“皇后”。咦?皇后?哪国的?怎么跑到植物园里来了呢?原来,它们就是昆虫皇后——兰花螳螂。  相似文献   

5.
蚯蚓对盆栽兰花到底有没有危害?是有益还是有害,这是很多兰友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有的兰友 (包括部份兰家)说,蚯蚓对盆栽兰花不但没有危害, 相反还有一定的益处,它能改善兰盆植料的通气状况,改善和提高盆土的部份肥力供应;也有很多兰友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兰花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易经》中已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说法。孔子在过隐谷时,见幽兰独茂,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譬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以兰花的幽香来比喻人之高雅。  相似文献   

7.
我与兰花的结缘可以说是在不经意之间,2003年春节探家,我在父亲的桌上随意翻阅书籍,一本“会理兰花”图谱突然跃入我的眼帘,信手翻来,不觉怦然心动,我被五彩缤纷、婀娜多姿的兰花图片深深地吸引住了,心里不禁一想,我的家乡竟然有这么多、这么美的兰花,我怎么不知道呢?我的父亲是一位生物学教师。在仔细询问后,父亲把兰草该怎样选育、栽培、鉴赏一一作了详细讲解,这使我对兰花产生了特别浓厚的兴趣,萌发了特别想去了解它、知道它、懂得它的念头。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杂志是当代兰花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 是兰花产业发展与兰花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渠道。在兰花产业发展过程中,还有其他媒体的参与。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等。比如《四川经济日报》曾经开过兰花专栏;在云南,《大理日报》在今年开辟了每周三的兰花专栏,对于今年的市场有了良性的指  相似文献   

9.
连载一洋兰     
在中国兰花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易经》中已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说法。孔子在过隐谷时,见幽兰独茂,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譬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以兰花的幽香来比喻人之高雅。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调控对兰花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兰花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兰花的生长与生理受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栽培基质、施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因素与兰花生长机理之间的关系.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方面:(1)探讨和比较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多梯度兰花的生长与生理, 逐步扩大生长与生理研究的范围;(2)研究多种兰花生长机理的共性, 进一步加强特性的研究;(3) 进行环境因素与兰花生长机理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将为兰花资源保护与开发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连载一洋兰     
在中国,兰花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易经》中已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说法。孔子在过隐谷时,见幽兰独茂,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譬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以兰花的幽香来比喻人之高雅。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理是个花的城市,是著名的兰花之乡。在风景如画的大理市七里桥镇感通路旁,有家与苍山洱海一起扬名海内外的荡山洲兰园。作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国兰种质资源园及云南省兰花协会野生兰花驯化基地,荡山洲兰园以其规模宏大、精品、名品兰花众多而成为兰界的一面旗帜;以集兰花品种收集、栽培、科研、交流为一体而誉满全国。这里的园主就是孙智勇先生。  相似文献   

13.
密花石斛菌根菌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引自福建的密花石斛根部直接分离,得到真菌一株,经鉴定属镳刀属菌株,在兰花菌根菌种类研究工作中尚属首次报道,将该菌进行液体培养,经检测未发现有维生素B1,却在其菌丝抽提液和菌培养液明显检测到赤霉素。  相似文献   

14.
题记: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农民有时一天就要挖走成百上千斤兰花,更有甚者,为了得到珍稀名贵兰花,甚至将兰花原产地的土壤悉数背回,以期背回的土壤中长出兰花。短短10来年,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性采集,使四川旺苍野生兰草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该县仅珍稀蝶兰就由100多种减少到40余种;全县流失的兰花价值至少在2000万元以上,长此下去,旺苍的野生兰花将面临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讲的兰花产业不是现代经济、现代生产意义上的产业,它基本上还是自然经济意义上的产业,它整个产业链没有形成。它的生产没有规范;品种没有规范,流通也没有规范,消费也没有规范?所以不是一个成熟的产业,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是个自然经济的产业。现在媒体我们只能谈兰花媒体,其他的大众媒体、其他花卉杂志也为兰花产业服务,但是现在为兰花产业服务的主要是几个兰花媒体,今天我只谈《兰花媒体如何在兰花产业中行使舆论话语权》,共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兰花产业的迅猛发展,兰花媒体也层出不穷,杂志、网络等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共同为我国兰花文化的弘扬、兰花知识的宣传和兰花产业发展的推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应该说,今后我国兰花产业的推动与发展,离不开兰花媒体的宣传与导向,而兰花媒体的生存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兰花产业的友好配合与物质支持.……  相似文献   

17.
洋兰     
在中国兰花的栽培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在《易经》中已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说法。孔子在过隐谷时,见幽兰独茂,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与众草为伍;璧贤者不逢时?鄙夫为伦也。”以兰花的幽香来比喻人之高雅。最早的兰谱是宋王进叔的《王氏兰谱》,之后是赵是庚的《金漳兰谱》,外国要到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栽种兰花。中国人栽培和观赏兰花,比西洋要早至少二千多年,从宋代起已非常流行。日本在明代才开始栽培国兰。但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洋兰的栽培,比我国早了一百多年。我国有原生兰 170余属,1240余种,其中洋兰有一千种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我想,洋兰爱好者也会多起来,外国原生的洋兰的引进也会多起来。  相似文献   

18.
我们都知道,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兰花产业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兰花产业为媒体提供物质条件和宣传实事,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行;媒体通过宣传形式为兰花产业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兰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兰花产业与媒体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量的事实说明,由于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方略的推行,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祖国各地到处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国运昌隆万事兴,国家的繁荣富强为我们兰花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兰花产业越来越发展,爱兰养兰的队伍不断壮大。兰花产业的绿色旋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吹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长廊"为例,以兰园数量作为扩散指标,通过实地调研、数理统计、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兰花技术扩散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宏观尺度上:台湾兰花技术呈"跳跃式扩散"特征,由台湾地区直接传播到试验区.(2)微观尺度上:兰花技术扩散在时间上呈经典"S"型曲线;在空间上呈放射...  相似文献   

20.
学会公告     
《中国西部科技》2006,(15):90-90
2005年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工作总结 2005年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主办和参加各种兰花博览会,宣传和普及兰花资源保育以及发展兰花产业的理念, 同时提高兰花分会的影响力。2月5日至8日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