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在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此在”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在众多的存在者当中占有特殊的优先地位,成为海德格尔基本本体论的出发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此在的本真性生存也就是存在的意义,作为基础存在论的生存论是此在对自己存在的领悟并在领悟基础上的解释。海德格尔以人的生存为基础,使哲学摆脱传统认识论的羁绊,获得了更加广阔的视野。但他忽视了非“此在”的存在者,在先天的层面上缺乏对“共在”结构的深入反思,其哲学具有精英主义倾向,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本体论思路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空间须由此在的空间性来说明,而此在的空间性源出于此在的时间性,时间性被看作是本真操心的意义并为空间性奠基。在《存在与时间》之后,空间问题逐渐从侧重于对此在日常生存论层面的空间性研究过渡到对空间存在本身的研究,这种过渡使得空间与时间在作为领会存在意义的视域这一层面上“对等”了起来,海德格尔甚至直接将这种视域称之为“时间-空间”。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本文中将探究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总体构架。在他看来,存在问题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它对于此在来讲原本就具有某种急迫性。海氏企图通过对日常此在的分析表明,对存在遗忘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存论现象,存在问题又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急需重新唤醒的问题。此在的存在论的诠释学是早期海氏唤起并解答存在问题的途径。诠释学在海氏这里从传统的工具论诠释学转化成了存在论的,而它是以海氏的现象学方法和世界现象的分析为基础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下哲学对话的进行,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逐渐成为领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命运性契机。"此在"的绽出之生存堪为打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钥匙。在此开启中,"实践本体论"获得了敞开自身的历史机缘。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原初基础,实践之"活动……出来"的品格,即它对现存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个人"的开启和塑造,成为理解"实践本体论"的突破口。自此切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才是可以理解的。当下,"实践本体论"需要的不是被超越,而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因为只要实践的生成性品格尚未完成,"实践本体论"就没有被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余晗 《科技信息》2012,(23):170+222-170,222
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十分庞杂,但在他的哲学思考中却始终体现着他对人类生存现状尤其是人的日常生存的忧虑和思考,这种忧虑也体现和映衬了当下社会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人在社会中沉沦、异化,失去本真,在"畏"的掩蔽下,逃避直面死亡来麻痹自己。但海德格尔认为本真的存在并非不可能,因为有"良知"存在,"良知"呼唤此在回到本己的存在中来。良知的呼唤使得"此在"直面自身,为畏做准备,向着最本己的罪责存在筹划自身。使生活成为此在的人的"个人化"的生活,成为不能为常人所代替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从寻找物、器具、作品的划分特点开始,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物的概念,转入追求物的真理,揭示出物即存在本身。在海德格尔的追问过程中,其思想重心经历了两次转向:不同于中期基于存在的历史的探讨,其早期立于世界维度,晚期立于语言维度探讨物性。通过对“物”的追问,海德格尔标示了其思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无"的思想对于其基础存在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并非直接是对某存在者的否定,而是对存在者整体的否定;但同时作为这一否定的无,其自身却不是一个存在者,它并不作为否定者而自为地出现,也不出现在存在者之旁.这一所有现存语言都无法言其是的无是任何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论都无法通达的,因为将一切都作为存在者固定下来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一贯原则.因此,无的否定意义便在这样的向度上被提示出来:否定在者自身的同一性,在者既是其所是,同时也不是其所是.无也由此彰显出海德格尔存在论的非同一性.  相似文献   

8.
诗与在     
曹金梅 《科技资讯》2006,(8):126-126
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从人的存在角度来思考,诗-思-语言及其与存在的关系,是他美学语言论的思路。在当时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泛滥的历史条件下,海德格尔坚守人本主义立场,关心存在问题,为新的美学理论的构成奠定了基础。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解读“诗”与“在”的关系和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性思想,在"思想的事情的规定"为特点的形式显示的方法指引下,海德格尔从此在的"在-世界中-存在"到存在的历史再到语言的沉默,一步步地追问出本真意义上的存在自身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是一位杰出的划时代人物。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奠基性著作是《存在与时间》。而对于世界的影响 ,撇开历史和个人的状况不谈 ,我们仍旧可以公正地说 ,在西方思想史上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绝无仅有的著作。此书之所以享誉于世 ,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 ,这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对前期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世界”概念进行述评。海德格尔在对以往哲学关于存在、关于世界的理解的解构中,区分了自然的世界概念和生存的世界概念,从存在论而非存在者的角度揭示出此在世界中存在之世界本身。这种看待世界及自我的新视角有益于人们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省,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自我以及世界。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沉沦"和萨特的"介入"概念,看似毫无关联,但其中却蕴含着两人人学思想中最多的相同和相异.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分析与探讨,力求由此来阐发对海德格尔和萨特人学思想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论海德格尔的语言哲学思想及其美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通过对在的意义阐发,导致哲学本体论的重大转折,使人们关注中心从在(存在)转向在本身。而海德格尔对人生存本真状态的关注,深入探究语言与此在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为艺术赋予新的意义——建设诗意的家园。  相似文献   

14.
占婧 《科技资讯》2005,(24):157-158
通行于世的技术观提出了技术的工具性规定,这没有揭示出技术的真正本质及人类与技术本质的关系。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从存在原理出发,在对流俗技术观的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对技术本质进行追问,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认为“技术之本质即座架”。本文从海德格尔关于技术工具性规定批判、现代技术本质及技术与人类历史命运的关系三个方面阐述海德格尔技术观的思想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与关于建筑与居住的传统观点不同,海德格尔基于基础存在论,揭示了建筑与居住的深切关联。这种关联表明,建筑的本性就是让居住。当建筑属于居住时,思想属于存在。只有在语言的家园中,这种本性之关联才得以显现和保存。  相似文献   

16.
与以往的文学艺术虚构观不同,海德格尔否定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的幻想和虚构;他所说的文学艺术与现实世界相区分的"另一个天地",则是主体消解、物我相融的世界。正是这样一个世界,才为人在科技霸权肆虐的现代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这一文学艺术虚构观既包含着深刻的洞见,也显示出他的思想局限。  相似文献   

17.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思想是一条追问思想的事情的规定的道路,林中空地作为规定是海德格尔思想、特别是中期思想中的一个核心语词。林中空地作为一个喻像,是那古之又古之地的命名,是自行建立开端之开端。但林中空地绝非一纯粹的敞开领域,而是敞开和遮蔽斗争的本源之地,且本性化为自行遮蔽。正因为如此,真理的本性就是原始争端,真理就是非真理。同样因为此,形而上学的历史作为存在遗忘的历史注定如命运般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语言路上的相遇--海德格尔、庄子语言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与庄子,一个讲存在,讲存在的语言;一个讲道,讲道之语言。一个要求人们放弃形而上的立场,听凭语言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任其自行道说自己;一个要求人们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偏私立场,超越日常语言的羁绊,契合天地宇宙万物的真实言说。相似的哲学基础,最终促成了海德格尔与老庄在语言路上的相遇。  相似文献   

20.
“物”在里尔克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物”是人的存在之所,是人的生命家园,人和“物”之间有一种原始的本原关系。但随着对象性思维的发展,人与“物”的天然关系被破坏了人和“物”无家可归,因此,他们提出要看护“物”,维护“物”的圆满自足,让“物”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但在世俗的功利活动中,“物”的物性消失不见了,只有艺术作品中,“物”才能得到看护,才能成为“纯粹之物”,秉有它的全部光辉与尊严,拥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