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挤压蒸煮大米啤酒辅料麦汁浸出物收得率高于传统不挤压蒸煮啤酒辅料收得率的原因,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设计安排试验,研究了大米挤压蒸煮系统诸参数(套筒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对大米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挤压蒸煮大米啤酒辅料比传统工艺中抗性淀粉含量减少约0.27%,比原料中抗性淀粉含量减少6.17%.  相似文献   

2.
浙江庆元高山藜麦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了种植于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镇三堆村的藜麦的营养成分.庆元高山藜麦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3%和6.80%.样品中共测得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77.04 mg/g,必需氨基酸(包括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57 mg/g;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Lys),达5.40 mg/g,显著高于大米和小麦;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蛋白质化学评分为68.51,高于大米和小麦,且氨基酸种类较均衡.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90.2%,主要组成成分是必须脂肪酸——油酸,占60.8%.样品中维生素含量高于大米、小麦和荞麦.每g藜麦中钾、钙、锌、镁分别达到7.090,0.787,0.160和2.122 mg,是常见食物中含量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大米是一种主要的粮食,大米中淀粉的含量高达70%以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大米尤其是其中的淀粉是人们最近研究的热点。简单介绍了大米淀粉的性质、生产技术,并且对大米淀粉的应用也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通过GC-MS分析10种不同品牌的转基因大豆油和传统普通大豆油中的脂肪酸结构组成,评价基因改性对大豆油脂肪酸营养成分的影响,为人们在转基因的选择上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高达60%。转基因大豆油中的脂肪酸含量与传统普通大豆油无显著性差异。脂肪酸成分的聚类分析显示,10种大豆油交织在一起,无分类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油中的脂肪酸与传统普通大豆油实质等同,食用转基因大豆油能够提供等同的饱和脂肪酸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薜荔花粉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测定了薜荔分的营养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含量39.88%,氨基酸总量为39.41%,必需基酸含量为14.56%,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0.07mg/g,氨基酸佞为97分,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质元素、脂肪酸和总黄酮等营养物质,薜荔花粉资源丰富,营养成分全面,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大米储藏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市售东北五常大米为试材,从大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入手,深入探究了不同的包装方式与大米保鲜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普通包装、真空包装、壳聚糖保鲜剂包装、竹炭保鲜剂包装、真空壳聚糖包装、真空竹炭包装等方式对大米进行加速实验,每隔7d对大米的含水量、含脂肪酸量、还原糖百分含量和蛋白质百分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检验保鲜包装对大米营养品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真空竹炭包装有利于大米的保鲜,效果明显.其含水量减少了0.21%;含脂肪酸量增加了7.2 mg;还原糖百分含量增加了0.15%;蛋白质百分含量减少了0.91%.  相似文献   

7.
在微酸性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测试碘与可溶性淀粉形成的蓝色包合物,发现其吸光度与可溶性淀粉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文中给出了几种大米和豆类食品中可溶性淀粉含量的测定值。作者同时研究了一种传统的大米烹饪方式("捞饭"),这种传统的烹饪方式虽然使大米损失了~10%的淀粉和一点营养素,但却有望成为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一种饮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红米/大米半固态酿制米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大米/红米两种原料半固态发酵试验对米酒出酒率和感官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米和大米的原料出酒率、淀粉出酒率分别为52.01%和52.50%、71.65%和70.42%,大米的出酒率比红米略高;红米和大米酒的总酸、总酯分别为0.20 g/L、0.12 g/L,0.27 g/L、0.15 g/L,大米的总酸和总酯...  相似文献   

9.
黑斑口虾蛄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kempi)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平均占氨基酸总量的56.83%,其肌肉、精巢、卵巢中EPA和DHA含量均很高,平均占脂肪酸总量的9.68%和14.22%.  相似文献   

10.
郭一帆 《科技信息》2013,(8):252-253
本文以大米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和碱性蛋白酶提取高纯度大米淀粉。碱法采用浓度为0.4%的NaOH溶液,料液比为1:7,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6小时的最佳条件,测得蛋白质残余率为0.486%,大米淀粉提取率为92.74%。酶法提取采用0.02Au/g的碱性蛋白酶结果为:在pH8.5、温度为55℃,料液比为1:5,酶解时间4小时的最佳条件下,测得蛋白质残余含量为0.454%,大米淀粉提取率为84.1%。虽然碱法大米淀粉的提取率略高于酶法,但强碱处理不仅会引起大米蛋白质理化性质的改变,还会产生有毒物质,因此,采用酶法提取更安全和环保。  相似文献   

11.
Rice substitutes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的7 个鉴别品种为材料,对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水稻稻瘟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 个鉴别品种,不论抵抗或感染稻瘟病品种的稻胚凝集素都有较高的凝集活性(25~28),在SDSPAGE中都呈4 条带,且位置相同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可溶性水稻凝集素活性均测不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表面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壁表面糖外被是半乳糖,可溶性稻胚凝集素是与N乙酰葡萄糖胺专性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稻瘟病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3.
以黑米和糯米为原料,经安琪甜酒曲发酵制成黑米和糯米混合甜酒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黑米和糯米甜酒酿的研制工艺,最后得出对甜酒酿的影响程度为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安琪甜酒曲的添加量蒸饭时间黑米和糯米的质量比;黑米和糯米甜酒酿的最佳研制工艺为:在31℃的条件下,将黑米和糯米混合发酵55h,安琪甜酒曲的接种量为0.35%,蒸饭时间为42min,黑米与糯米的质量比为1∶3.这是在传统糯米甜酒酿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传统的甜酒酿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口味甘甜,酒气芳香.混合发酵后的甜酒酿有黑米独特的香气,并且增强了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黑稻秆中提取黑米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2的条件下,用乙醇-水作溶剂从黑稻秆中萃取黑米色素.研究了萃取溶剂、温度、萃取时间对黑米色素的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萃取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用6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60min的萃取效果最好,萃取率为3.59%.这种萃取黑米色素的工艺简单,无毒害,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杂糯间栽模式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了杂糯间栽模式下不同行位杂交稻以及间作、净作杂交稻和糯稻在生长发育、穗部性状、产量和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效应。结果表明:在间栽模式下,杂交稻的分蘖生长和产量性状会受到不利影响,稻谷产量有所降低;同一间作单元内,近糯行比远糯行受影响更大,糯稻行北侧的杂交稻受影响程度大于南侧;间栽糯稻的分蘖生长受到较大影响,但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单株生产能力优于净作糯稻;杂糯间栽单位面积稻谷总产量和产值都明显高于净作杂交稻和净作糯稻。  相似文献   

16.
抗除草剂旱稻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旱稻丹粳旱5-55、6-24、6-37的悬浮细胞及未成熟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基因枪法将含BAR基因的pDM302质粒DNA导入旱稻细胞中,经PPT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筛选出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的旱稻转基因植株。Southern分子杂交分析表明,外源BAR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内,抗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转化植株对0.01%Basta(有效成分为PPT)有一定程度的抗性,说明外源BAR  相似文献   

17.
阐述稻壳、稻壳灰的组成及其在建筑材料上的应用。稻壳不经预处理可制轻混凝土;稻壳经过焙烧得到的稻壳灰,含SiO295%左右,与硅灰的化学成分,物化性能,结构相近,适合作高性能混凝土(HPC)的细掺合料,在建筑上用作稻壳灰水泥及稻壳灰水泥混凝土。认为稻壳灰是一种节能,高效,持续发展的,有潜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率的建筑材料。开展以稻壳灰为主的多种超细材料的复合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主要栽培稻米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4个籼稻品种(品系)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共 11个指标)进行常规理化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米质综合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品质性状上存在很大差异,综合评价名次:泰国香米、65002为第1、2名,品质较优;香金、博优64为倒数第1、2名,品质较差;其余品种名次及品质居中.米粒长、长宽比值、碱解度、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具有直线相关.此外,笔者还就如何降低海南省籼米的垩白大小和改良博优64品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干燥温度对水稻颗粒爆腰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相同的干燥周期,不同的供热方式(高温供热与低温供热),稻谷在双循环红外辐射与热风联合的振动流化床上的脱水量及爆腰增加率,实验结果表明:高温供热(最高温度46.5℃)比低温代热干燥(最高温度35.3℃)时效果好,即前者脱水量为后者的2.2(2.53/1.15)倍,后者爆腰增加率为前者的5(2.5/0.5)倍,因此,研究合理的干燥工艺过程,对保证稻谷的品质和活性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