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字是社会交往的开端,同时又是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形成价值观念的窗口。名字不仅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还是一个高度的信息符号,隐含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语言、地理、宗教、心理、阶级、伦理等方面的信息.姓和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的不同,使得两者在人名的命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汉英民族人名命名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汉英命名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杰 《科技信息》2009,(16):111-111
本文着重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的文化、心态和命名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对影响命名的因素进行了剖析,从而对汉英命名文化进行了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的文化、心态和命名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对影响命名的因素进行了剖析,从而对汉英命名文化进行了探索性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姓名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区别的标识码,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本文对汉英姓氏的产生历史、来源、命名习俗及命名原则进行了深入对比,揭示出隐含在这两大姓名体系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这将有助于汉英文化交流和民族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统计7万余个人名运用的字种数、频率及字调分布,分析可知人名命名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承性、相对的性别区别性、较为稳定的时代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等特性,并分析了人名用字"华"字高频率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书中的人名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文化网络图,随意点击,我们会发现,《白鹿原》里的主要人物命名文化内涵很深,他们不仅仅是人名的代码,更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欣赏她,我们可从多层面、多角度体味陈忠实的人文心理、文化观念、生活理想、道德准则以及《白鹿原》的丰厚意蕴。  相似文献   

7.
范庆芬 《科技信息》2008,(3):132-132
汉语人名研究在走向成熟和深入的今天,涉及学科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从社会风俗文化,心理结构,环境及变化等因素探讨其对人名的影响。而人名又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助于深层理解社会综合背景。  相似文献   

8.
浅析人名文化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任。而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重大意义所在。但是正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存在使得翻译困难重重。本文拟从人名的翻译来探讨人名的翻译原则。人名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表达与接受方式。要想恰当而科学地翻译人名,必须领会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并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镜像反射。文化环境是语言形成的根基。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既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又与社会文化相互依存。汉文化和英文化是举世公认最完整、最发达、影响最大的文化巨流。然而,汉英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汉英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就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汉英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0.
高艳侠 《科技资讯》2010,(14):216-216
人名因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是社会个体的标记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出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文化以及名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等。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用汉字作为人名用字,三国人名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在共性之中也出现了差异。研究三国人名使用汉字的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中国、日本、韩国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三国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文化对语言具有一种潜在的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受制于其所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涉及讲该语言的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及其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从词汇选择、涉及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的习语、涉及人名谚语与歇后语、涉及人名或地名习语等层面讨论文化对译语的制约及翻译时的文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藏族人名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藏族人名起源和演变过程,并由此透极了人名文化所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与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3.
论汉英颜色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词是指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各种颜色的词。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不仅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人类文化共性。但由于年令、性别、职业、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文化附加意义也各不相同,其修辞色彩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已构成特殊的领域,了解其社会文化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英颜色词语  相似文献   

14.
正确翻译俄罗斯人名,应从俄罗斯人名的基本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入手,准确传达出俄罗斯人名的修辞伴随意义,正确处理俄罗斯人名的各种变体,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意图,注意某些俄罗斯人名的泛指意义,研究人名文化及其汉译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征的商贸汉英习语体现了中西方不谋而合的商贸文化思想。因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汉英习语也蕴涵了不同的汉英商贸文化思想。所以,商贸汉英习语的语言文化对比研究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商贸交往与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6.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汇真空造成的文化缺失、文化真空造成的文化缺失和归化翻译造成的文化缺失。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视角来看,这些文化缺失现象是由翻译的本质决定的,是汉英翻译的一种必然,并将伴随汉英翻译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高波 《科技信息》2012,(34):I0088-I0088
人名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现象。本文的调查对象选取了出生于1950至2009年各个年份的男女人群,共计300人。本文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从1950年到2009年间出生的汉人的命名方法,以及影响命名的社会因素是什么。以此为新生儿的命名以及以后人们对于人名的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8.
汉英三原颜色词和文化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黄蓝是汉英三原颜色词 ,它聚焦了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信仰、心理、审美等诸多领域的特点 ,折射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社会的文明差异。在跨文化研究中 ,该词系涉及到文化认同性和文化非同性。因而对之进行深入研究 ,有利于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比较、翻译、教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人名翻译究竟该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策略一直是翻译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更具有其特有的复杂性,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除了要考虑人名本身的文本内语境外,还要考虑到接受语文化语境的影响。本文以《飘》的两种不同译本为例,从诗学规范、文化历史传统、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其人名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文化语境在译者对人名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俄汉人名的民族文化对比发现:它们在发展历程、地域区分、起贱名的传统和作家笔名的命名方式上完全相似,在固定性、重复性、宗教性和宗族性上表现出了部分差异,而人名的避讳制、变体形式、结构及出现时期却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