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碳纤维(CFRP)新型复合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房屋、桥梁、工业厂房、海洋平台等新建工程及加固维修工程中,国内外对CFRP筋混凝土的研究越来越多,大多数是对简支梁的研究,对CFRP筋连续梁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实际工程中大部分梁为连续梁。设计5根碳纤维预应力棱柱体(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进行承载力试验研究,考虑弯矩重分布对连续梁跨中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碳纤维预应力棱柱体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建议公式。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CFRP-PCPs复合筋混凝土连续梁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由于碳纤维预应力筋可以解决钢筋的腐蚀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日本等国开始使用碳纤维筋作为预应力材料并在工程中应用。以往的预应力筋都是以钢材料为主,所以锚具通常采用夹片式、镦头式、挤压式等。而对于碳纤维筋来说,就不能全采用预应力钢筋的夹持方法。因此,我们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以φ10mm碳纤维棒为研究对象,研制出一种新的碳纤维锚具。  相似文献   

3.
CFRP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能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研究及应用是目前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FRP筋的力学特性,结合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理论.应用ADINA软件对碳纤维筋(CFRP)混凝土梁简支弯曲试验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给出有关设计及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展了7片T梁的碳纤维布加固、体外预应力筋加固、二者结合加固(国内首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结合加固的方法能更大程度地提高构件承载力、减小挠度,在加载过程中碳纤维布和体外预应力筋先后发挥作用.通过312国道信阳公跨铁立交桥加固工程的实例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结合加固能有效降低旧桥主拉应力、减小裂缝宽度.图23,表3,参8.  相似文献   

5.
一种CFRP筋在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纤维增强塑料筋(CFRP筋)是一种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材料,可以替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预应力钢筋,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一种国产CFRP筋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在混凝土中的粘结性能、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以及梁试件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筋及其配套锚具适用于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中,相应张拉阶段的预应力损失以及梁试件在加载阶段的受力情况与普通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粱相似,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建筑用碳纤维筋预应力锚具主要有机械夹持锚具和粘结型锚具两大类,但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程应用较多的机械夹持锚具有着容易安装,现场使用方便等特点,但这种锚具由于夹片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碳纤维筋本身的局部破坏及纤维筋剪切失效.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对机械夹持锚具结构的改进,提出一种新型锚具的设计,实现减小锚固部分碳纤维筋的应力集中和安装锚具时因位置偏差带来的附加剪切力,从而减轻碳纤维筋的局部破坏及纤维筋剪切失效.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首座无筋预应力体系UHPC桥梁——广州北环高速扩建F匝道桥16 m UHPC工字梁-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为研究对象,进行四点弯曲下的足尺模型抗弯试验研究,测得各级荷载下梁的应变和挠度,以研究无筋预应力UHPC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并与有限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UHPC梁的开裂大大延迟;裂缝细而密; UHPC工字梁的跨中截面应变满足平截面假定;无筋预应力UHPC工字梁与普通混凝土桥面板之间界面滑移量极小,现浇板与UHPC梁之间连接良好。采用有限元模型对UHPC组合梁进行受力仿真分析,弹性模型在梁开裂前,荷载和变形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结合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该UHPC组合梁抗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现已日趋成熟。目前我国在桥梁加固工程中,正广泛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工程技术经验和方法。文章以合宁高速公路陇西立交1^#桥加固工程项目为例,着重阐述碳纤维加固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并展望CFRP今后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在恶劣环境下海港等工程钢筋锈蚀所引起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筋替代钢筋应用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技术,并以钢筋为对比,进行了16 mm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混凝土简支梁的三点抗弯、抗剪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裂缝开展之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混凝土梁的变形略大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增长较快,呈现脆性破坏的特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只有钢筋混凝土梁的72%左右,剪压破坏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梁的77%左右.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筋能够在混凝土中滑动,计算时不能采用有粘结力预应力筋所用的平面假定来确定无粘筋中的应力,应采用公式和试验值比较的方法确定有关设计参数,研究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板桥的应力分析和极限应力计算方法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  相似文献   

11.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材料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出发,假设混凝土先受压破坏,引入修正系数,得到了修正后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抗弯、抗剪设计理论,由此考察了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构件的脆性破坏机理和特性.最后通过一个玻璃纤维筋用于剪力墙结构的工程实例,初步验证了修正后的设计理论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完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方法,加速其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正截面结构设计方法。根据已有对钢纤维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成果,依据地铁管片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影响地铁管片正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据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极限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差异,结合现行混凝土规范,采用平面假设,把应力和应变作为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设计的特征值;用钢纤维混凝土应变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设计工况,将不同工况下的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验算结果归结到同一张应力应变图中。论述了采用轴力-弯矩包络图进行正截面设计验算的主要流程,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展示不同工况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轴力-弯矩包络图的相互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强度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特别是偶然荷载作用下,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是影响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底板崩裂成因及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纵向预应力束引起的径向力作用下可能崩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崩裂的原因,阐述了径向力、箍筋应力的计算过程及径向力纵桥向分布情况;提出了避免这种崩裂的一些措施。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对已压浆情况下崩裂问题的处理方案。本研究中的分析处理方法适用于其它空间配束的桥型。  相似文献   

14.
颜飞 《科技信息》2009,(13):308-308,334
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而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是工程建设中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在施工中一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裂缝出现;二要对出现裂缝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国内混凝土结构修复补强工程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人根据多年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出现楼板裂缝的成因,提出应采取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及碳纤维加固实例。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界限轴压比和延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并推导出碳纤维增强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截面在界限破坏条件下的轴压比,研究了纵筋、箍筋和碳纤维布对柱轴压比限值和延性限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筋等级越高,界限轴压比越小;箍筋和碳纤维布的体积配箍率越大,界限轴压比越大;现有公式不适用于约束混凝土柱在高轴压比下发生大偏心受压破坏时位移延性比的计算,因此对高轴压比下约束混凝土柱的延性性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设计满足“强柱弱梁”标准的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5层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设计此结构梁跨度,依次是3 m、5 m、7 m,轴压比依次是0.7、0.8、0.9,极限弯矩比依次是0.9、1.1、1.3.在OpenSees平台上通过Push-over分析方法,绘制多种条件下结构的荷载-顶点位移变化、塑性铰变化,以此分析所设计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否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标准.分析结果显示:梁跨度是3 m、轴压比与极限弯矩比是0.7、0.9时,装配式预应力高强箍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荷载-顶点位移变化最为稳定,此时塑性铰主要分布于梁端而非柱端,满足强柱弱梁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7.
GFRP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筋材按增强纤维种类分为碳纤维筋材(CFB)、玻璃纤维筋材(GFB)、芳纶纤维筋材(AFB)和玄武岩纤维筋材(BFB)。其既具有钢筋的高强特性,又具有耐腐蚀的特点,特别对潮湿、含氯离子的环境极不敏感,因此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较好地解决混凝土材料在复杂环境中容易腐蚀导致结构失效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此项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在我国要真正广泛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尚需要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FRP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国内外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体内有粘结、体内无粘结和体外无粘结FRP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今后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疲劳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部分预应力碳纤维塑料(Carbon Fiber-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CFRP)筋混凝土梁的疲劳全过程分析方法.在本课题组完成的4根梁的300万次疲劳试验的基础上,完成了13根梁试件的疲劳有限元参数分析,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预应力度以及非预应力筋应力幅等参数对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试验研究以及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部分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疲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大体积的水工建筑物中采用少筋混凝土结构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介绍现行规范关于少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思想和原则,以便于结构设计的同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