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到新年岁首,家家户户都要换上一本新日历。这种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可供查考的历书,一年一本,每日一页。它在古代被称作“历日”、“历本”、“时历”,皇帝使用的历书叫“皇历”。清代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名叫“弘历”,为了避讳,历书又改名为“时宪书”。至今,在闽南及对岸台湾民间,人们仍习称日历为“历日”。日历掀起了鲜红的一页,岁月打开又一扇新的门扉。古代的皇历与今天的日历有所不同,大约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朝廷史官将一年的日历分为12册,每册一月,页数和日数相等。每一页上写上月份和日期,由服侍皇帝…  相似文献   

2.
廖伯琴 《自然杂志》1993,(11):53-56,67
所谓历法,即是为了适应公众的生活、宗教仪式以及历史或科学的需要而把日子进行组合的一种方法。它将年、月、日、时等计时单位按一定的授时方法进行安排,以便记录和计算较长的时间序列。它将说明每月的日数如何分配,一年中月的安排和闰月、闰日等的安插规则,节气的安排,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张志辉 《大自然探索》1998,17(2):122-127
历法在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把遵从历法当代遵循天道的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因此,先秦历法在当地的政治活动、社会生产和星占选择等领域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世上流传了好一阵子的“2012末日预言”,据称同神秘的“玛雅历法”有关。历法,本是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而制定的,为的是合理地记录和计算岁月的流逝。那么,玛雅历法为何却同“末日”缠到了一起?这“末日”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5.
随着2012年的来临,我们需要为世界末日担忧吗?在简单介绍玛雅天文学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玛雅历法,揭示玛雅历法与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作者相信2012年12月21日不会是世界末日,只是玛雅历法的一个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最近,人们对玛雅历法关于世界末日预言的忧虑加剧。诚然,玛雅历法将在2012年12月21日归"零",一个394年的轮回将划上句点。根据玛雅历法,每394年为一个轮回。而每个轮回是一个长达8000年轮回的一部分。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在当前的轮回转入下一个轮回的过程中会有不祥的天文现象出现。但是,这并未阻止人们异想天开的猜测,令有关世界末日的著作畅销、电影卖座。  相似文献   

7.
夸克新疑题     
何常 《世界科学》1996,(12):2-3
夸克新疑题何常译碰撞启示:夸克未必不可分去年3月.当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两个粒子物理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发现顶夸克时,他们也就在现行物质基本结构理论.即标准模型上,砌L了拱顶石。可是在不到1年后的今天.其中有一个组已经收集到堪向标准模型发起挑战的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作者于1984年6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太平洋科学中心为“中国七千年的发现”展览所作的报告。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致用性。这致用性是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地处北温带,农事活动和季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季节的变化和太阳视位置的变化密切相联,因而在中国一开始就形成了以观测“日躔”(太阳视运动)和“月离”(月亮的运动)为中心的天文学,也就是如何编制精密的历法成了它的中心工作。这一部分工作详细地记录在二十四史的《历志》中. 在意识形态方面,根据天人感应理论,人事活动和天象变化有密切关系,“天垂象,见吉凶”,皇帝的行为是否合乎天意,要观察天象来判断,因而对奇异天象的连续不断的观测、记录并向皇帝呈报,构成了中国天文学的又一主要内容。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就是它的档案材料的缩编。这份材料对今天的天文学研究仍有参考价值。仪器制造则是为这两项工作服务的。而这两项工作又都是集中在皇家天文台内进行的。皇家天文台是国家机构的一部分,颁布历法是统治权的象征,它的兴衰是与封建王朝同步的,因而它不可能转变为近代天文学。  相似文献   

9.
为马克思列宁学说和苏联先进科学经验所鼓舞的新阿尔巴尼亚的科学,确定了以帮助我国国民经济和这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文化的发展作为自己主要的任务。劳动黨所领导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学者的协助下,正在全力地去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积极地参加了新生活和新阿尔巴尼亚的建设。苏联学者的帮助,主要是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使科学工作与创造性的劳动紧密配合,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为实现第一个国家五年计划,即1951—1955年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文化的计划所必需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在科学研究所进行,它是共和国最重要的科学中  相似文献   

10.
心情日历 这款心情日历由366个圆圈组成,按照日期进行排序.你每天可以把自己的心情用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记录在圆圈中,代表自己当天的心情.一年过去之后,再看看这些圆圈,就可以回顾过去一年每天的心情,甚至可以用日历来做一些统计,看看自己过去一年哪一种心情最多.  相似文献   

11.
天文历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年、月、日、时、节气的安排,还包括日、月、行星的运动,交食,晷影,漏刻,恒星出没,天空分区等。它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少成语就是从中演化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2,(3):10-11
末日论者声称,根据古玛雅历法,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但科学家指出,这类末日论纯属胡言。下面是科学家对六种最具代表性的末日论说法的一一驳斥。玛雅历法末日论者声称玛雅历法昭示了"2012世界末日",但就连玛雅印第安长老智利.皮克顿(如图)都说:"这类说法令人厌倦。"真正的考古学家完全同意这个言论,因为玛雅历法并非止于2012年,古玛雅人也从未把这一年看成是所谓"世界末日年"。对玛雅人来说,  相似文献   

13.
正穆威是河北人,"80后",曾在西班牙和挪威工作多年,2010年回到武汉娶妻生子,在大学里教建筑史;"70后"的万谦,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是名大学教师。两人从2013年便开始合作,专门带着小朋友造房子,把建筑变得乐趣无穷。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穆威全家因提前出境度假,结果被困国外近三个月,最后很艰难地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才回到武汉;万谦和妻子以及女儿在大年三十当天先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历经一个月的治疗,核酸检测转阴。在长达三个月的隔离期,万谦持续在微博上发布隔离日记,乐观地和粉丝们互动。  相似文献   

14.
读友汇     
《自然与人》2011,(1):66-66
欣闻《自然与科技》杂志社编制的2011年鸣虫文化主题日历《城市中的草蜢乐队》免费发送,我想争取一本。我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市民,平时有机会就观鸟、看植物,但是对于城市中的昆虫知之甚少,希望有机会看到这本主题日历。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200万人,感染人数继续上升.在未来的几个月,也许是几年里,我们将不得不一边采取措施减少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和伤害,一边直面生活以维持生计和心理健康,二者之间要不断平衡.  相似文献   

16.
宇航员在太空不只是穿衣、吃饭,还要工作和娱乐。如果你在航天飞机上生活一两周,看看窗外,玩味食品,和同事们开开玩笑,一定会感到很有趣。但是,在长期飞行的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要在空间连续生活和工作几个月,进行科学研究和保障飞船处在良好的状态,24小时随叫随到,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7.
陈淳 《自然与人》2010,(1):13-15
轰动的发现1983年,德国梅塞尔化石遗址出土了一件化石标本。是一只雌性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动物,身高3英尺,年龄约为9个月,被叫做“艾达(Ida)”,学名为达尔文梅塞尔猴(Darwinius masillae)。达尔文梅塞尔猴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原始灵长动物——免猴下目,它的近亲有狐猴、蜂猴及婴猴。它生活的年代为距今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它离人类的出现至少要早4000万年,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化石标本表明这种灵长类动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历法与星占术——兼论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天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历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为专家们所公认:“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它的发展是中国天文学史的一条主线.”有的论述更为直截了当:“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历法史.”而历法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服务于农业生产,这个观点也是长期以来众口一词,从无异议的.这就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句话相得益彰了:“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中国古代天文学同样被纳入了这一模式,历法为农业服务这一观点因而更显得根据十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解放以前,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不加重视,以致民族历法大部分失传。现主要根据解放以后历次调查研究的资料和历史文献,将我国少数民族的历法知识和传统的节庆活动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连续不断耗资庞大的空间探索计划导致美国航空航天局面临资金短缺、公众指责的窘境。然而,lop年国防部研制由航天局发射一枚试验型空间探测器"克莱门汀号"在多巨月球250英里空间近地轨道为期2个月的月面测绘中,发现月球南极一座陨石坑内可能存在冰湖从而使月球探索再度升温、高潮迭起。美国航空航天局已作出紧缩开支、调整空间探索计划规模和降低航天器造价的决定,并根据现行规划安排,于今年初成功地将一枚新一代小型月球资源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以期详细勘查月球资源状况。造价低廉、性能优越的航天器此次月球近地勘查无论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