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8009-8011
分离器筒壁压制大量成型孔,外形、尺寸位置要求复杂,定位困难。通过工艺分析,给出了板料预弯卷圆压形工序中压形模具的设计思想、结构和工作过程的设计要点。提出各主要工序成形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完善了模具设计、制造和应用,达到产品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光固化成型的功能零件无模具快速精密铸造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论述了基于光固化成型的功能零件无模具快速精铸新技术,该技术将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与精密铸造工艺结合起来,特别适宜具有复杂形状的金属功能零件整体制造.在新产品试制和零件的单件小批量生产中,不需复杂工装及模具,可大大提高制造速度,并降低制造成本.通过烟机叶片的制造实例,对这项新技术的工艺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功能零件无模具精密铸造生产的中空内部支撑光固化原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机顶盒塑件采用注射成型工艺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模具结构设计的难点在于浇注系统的开设及塑件的脱模.塑件模腔采用1模1腔进行布局,浇注系统使用点浇口流道和侧浇口流道复合而成的复合式浇注系统.运用CAE仿真分析确定了复合式浇注系统浇注方案可靠,冷却效果良好.针对塑件脱模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改进型斜导柱滑块机构,及新型万能斜顶机构用于塑件的脱模.模具整体结构为三板结构,有效保证了流道废料和塑件的自动分离及脱模.模具工作可靠,结构布局紧凑合理,有效地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有较好的设计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胡俊 《科技咨询导报》2014,(13):137-137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模具制造、设计、等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成为模具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该文围绕情境教学的意义,论述出在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课程改革中运用情境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RP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模具制造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小批量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率 ,实现批量订制 .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及工艺 ,其中包括 :直接制造模具的SLS工艺、3D- P工艺、SDM工艺和 DMLS工艺 ,间接制造模具的硅橡胶模工艺、Quick Cast工艺、喷射粘结成形工艺、Keltool工艺、金属冷喷模工艺和电铸工艺 .随着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的完善 ,快速模具的质量将不断提高 .  相似文献   

6.
在快速制造金属模具工艺中,采用工业机器人对具有复杂形状的模具型腔进行抛光加工,开发了基于CAM软件模块的机器人抛光轨迹自动规划系统.该系统利用UG CAM软件中的多轴铣加工功能模块获得型腔的表面信息,然后采用辅助区域驱动法在复杂型腔表面映射生成连续的多轴数控加工轨迹,然后根据抛光工艺要求调节工艺参数,并将多轴数控加工轨迹转化成机器人抛光加工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所生成的抛光轨迹可满足面向复杂模具型腔的机器人抛光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话机听筒多腔模浇注系统的优化设计,利用CAE软件Moldflow,对塑件的成型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模具浇注系统参数,以实现多型腔模具浇注系统的平衡流动.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得到优化后的浇注系统参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个制造领域的发展,模具的应用及直接制造的精密零件越来越多,电加工作为一个较特殊的工艺手段已在加工模具和精密零件的制造中起着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电火花加工在轮胎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前景,由电火花的原理、特点引出电火花为何适应于轮胎模具加工制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立公 《太原科技》2014,(12):91-92,94
针对ZY4400/8.5/18D型液压支架与ZYB4400/8.5/18型液压支架外缸体外形结构完全不同的特点,对比图纸进行研究分析,确定新的制造工艺方案,设计制作了点焊上、下座板的胎具,点焊耳座及标记下腔过液孔的模具以及密封缸体内乳化液的工装卡具,并对外缸体制造工艺方案的实施过程作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0.
缪雄伟 《今日科技》2006,(10):20-21
朗格光学有限公司历经5年多时间研发的“聚碳酸酯近视眼镜片”,日前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产品采用自主开发的“二次合模塑料注射成型机”和“多模腔变容二次合模光学透镜注塑模具”两项专利进行生产,在加工工艺、设备及模具制造技术上有创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进行定义,根据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领域、采集信号的元器件、定位尺度等,对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进行分类,对当前各类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的典型定位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定位原理、定位算法和数据处理、定位精度;阐述各类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的特点,包括其当前的定位精度、技术的优缺点等.根据当前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的限制因素,提出大范围小区域精密定位技术的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平面加工中的情况,讨论了平面定位中导向定位面支撑高度对定位误差影响的不同情况,得出了其定位误差大小不仅与导向定位面的支撑高度有关,还与被加工面的大小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全波段图文显像处理检测仪的时间-转角自动定位系统。系统采用PLC控制的方法来实现来观察光波长的精确提取,其运行结果表明,检测速度快,定位精度可达2″,且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用调整法加工零件时,传统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较为繁复,并且在判断基准位移和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正负时较为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定位误差的方法:定值法计算工件定位误差。通过列出要求尺寸Ay、定值尺寸W和相关尺寸Ag之间的关系式并且求出它们的微分,即可得到定位误差。此方法比较直观,不必对各项判断加减,因而计算准确,方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笔业实际生产要求,设计与制造适合制笔企业的双联凸轮送料机构来进行精确定位,自动下笔套、下笔芯、下笔塞及自动封装的一体式小型制笔送料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最新提出的夹具定位误差的概念,并结合具体实例对产生定位误差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定位误差不仅是由于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基准与工件工序尺寸的设计基准不重合而产生,更重要的是由定位副制造不准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共同产生所致,不同的工件工序尺寸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航空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存在实际位姿与理论位姿偏差的问题,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来源,解析其对飞机零部件连接性能产生的影响,在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原理和主要步骤分析基础上,阐述运动学建模、位姿测量、运动学参数误差辨识以及误差补偿等关键步骤对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的作用及重要性,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该步骤中涉及的主流算法和技术,归纳总结各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在线误差补偿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误差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针对模具生产企业制造过程中数据杂乱繁多的问题,分析了模具企业的数据特性,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不同种类数据的标识方式,提出了一种映射模型,完成对模具企业数据信息的采集,并将本方法应用至模具管理系统,提高了模具企业管理人员对模具车间信息了解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特点,以及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模具并行工程及DFM的基本框架.介绍了一个面向注塑模和压铸模的DFM系统及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讨论了模具DFM系统中的知识表达方法和推理模型及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已在注塑模和压铸模的生产中得到部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连接件零件为例,对其进行熔模模具设计。利用Pro/Engineer软件和CAXA软件实现连接件零件的造型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模具开模仿真。以Pro/Engineer软件作为开发和制造平台,提高了对连接件零件熔模模具的CAD/CAM设计效率,实现了模具工业的信息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