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山 《创新科技》2006,(12):36-36
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现成而漂亮的答案。而每一个创造者,都是自己动脑筋思考,在现成答案之外,找到另一个新答案。许多人在中学时代,被问过这样一个物理问题“:如何利用气压计测算一栋大楼的高度?”而几乎每个用功学生的回答都是“:用气压计测量地面与楼顶的大气压力,然后用这个大气压力差即可计算出大楼的高度。”答案非常漂亮,也是参考书里的现成标准答案。物理学界流传这样一则故事:某年,有一个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居然是“:带着气压计到大楼顶,气压计上绑着一条长绳,然后缓缓垂下,等气压计触及地面时,再拉上来,绳子的长度即是大楼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呢?有些朋友很可能想到猛兽,如狮子、老虎等。这个野生动物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告诉参观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打开木屋的门就可以看到。当然这并不妨碍参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这个答案常常是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这个  相似文献   

3.
您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哺乳动物吗?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但是现在我们至少得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答案,那就是5,416种!这个数  相似文献   

4.
年轻科研人员如何走向成功(8)——有条不紊的时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文[1]我谈到了"机遇"是什么,当然,你不仅需要了解问题的答案,重要的是在实验室和科研中实践这个答案.本文要回答的是如何处理与时间有关的问题,亦即时间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没有蜂鸟?答案是否定的,前几年本刊已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存有疑惑,陶国峰先生的文章很有代表性。对这个问题,我们再发表韩俊先生的一篇短文做答。封三还有韩俊先生拍的一组照片,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瘦驼 《科学世界》2007,(7):96-96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科普读物,书中的问题都是来自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的一个专栏,这个专栏专门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的问题,答案也是读者提供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问题是有趣的,很多还有些奇怪,不同的人回答也很风趣。比如这个书名,还真有人想出各种方法来称量头重,还有人把脑袋伸进零度的水中看看脑袋排出的水量。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11,(1):48-48
2010上海世博会华丽丽地落幕了。用大家常说的话讲,从2011开始,我们进入了"后世博"时代。 后世博意味着什么? 答案似乎现在还没准给得出,或者,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随着的时间推移,“后世博”的内涵和精义将会无限延展……  相似文献   

8.
低迷、回暖,都已经成了过时的名词。2010年中国直销业将向何处去?在系统地梳理中国直销企业的2010年核心战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极其模糊的。现在,我们从30家企业的2010年战略规划中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国直销业进入了企业化、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9.
低迷、回暖,都已经成了过时的名词。2010年中国直销业将向何处去?在系统地梳理中国直销企业的2010年核心战略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极其模糊的。现在,我们从30家企业的2010年战略规划中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中国直销业进入了企业化、多元化时代。  相似文献   

10.
抽取式阅读理解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任务,需要机器在阅读理解自然语言文本的基础上,从中抽取给定问题的答案(输入文本中的片段),并在问题不可回答时拒绝回答.这种不可回答情况的存在使机器阅读理解更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输入文本含有似是而非文本片段时,现有模型很容易将这样的片段混淆为问题答案,进而错误判断问题的可回答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抽取式机器阅读理解模型的效果,本文将SQuAD 2.0数据集中的似是而非答案看成对抗样本,将其既作为答案文本片段抽取的正例,也作为问题可回答性的负例,在现有模型答案交叉熵损失的基础上增加排序损失.在SQuAD 2.0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高现有模型的阅读理解能力,明显提升可回答性判断及答案文本片段抽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蒋秀中 《科技信息》2009,(29):I0502-I0502,I0501
在发扬传统这个问题上是众说纷纭。大家似乎都明白:要发扬传统,创造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但到底该怎么做却没有共识。也许问题本身就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靠不断探索,才能挖掘的更多,应用的更好。所以本文不求一个结论性的答案,分析只言片语暂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正>谈到百年大变局,总是要回答未来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或者说,现在很难说清楚。为此,我曾引述别人的一个说法,把未来称之为"一个没有答案的世界",而正是因为没有答案,人们都在寻求答案。冷战结束后,两份答案曾引起争论,一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二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福山认为,鉴于苏联垮台,世界会从此走向西方自由民主道路。此论断也许对助长美国在世界各地卖力推行其所谓自由民主制度,甚至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文化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与文化语境张荣翼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作为一个真正的问题提出来。在文论史上,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理论家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不是提问,是具体的答案而不是思考的过程。但是,仔细翻看一下他们对文学的定义,可见出其间的千差万别。对于什么是文学,它有什...  相似文献   

14.
勇敢举起手     
<正>我以前遇到事情总觉得自己做不好,喜欢依赖别人。自从经历了课堂上的一件小事后,我变得勇敢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问题,转过身问我们。教室里一下安静了,只有"哗哗"的翻书声。因为提前认真预习了课文,我想到了答案,可心里又犯嘀咕:万一回答错了怎么办?我感到心怦怦直跳,没有勇气举手。过了一会儿,仍然没有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我看了看身边的同学,他  相似文献   

15.
让我们来考虑一个示例。拿一条具有1,2两个端点的线段和一个具有顶点3,4.5的三角形。这条线段是否与这个三角形相交?这个问题在计算机图形学、自动机工程学和许多几何问题中是基本的和决定性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许多人计算由这条线段给出的直线和由这个三角形给出的平面之间的交点,然后决定这个交点是否位于这个三角形和这条线段之内。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这种类型的判定,这是很典型的。根据有向拟阵理论,我们了解到答案只是取决于5个符号,即由4个点的有序子集合构成的四面体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脑内什么地方储存记忆,又是怎样储存的?这大概是谁都曾经想过而且也希望知道答案的问题。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完全回答这个问题。甚至连那些每天都在进行脑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至今也还没有找到最终答案。 涉及人脑的问题难以回答,一点也不奇怪。人类的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每一个神经细胞又长有成千上万只“手”,而这些“手”彼此牵拉,每秒钟又要进行几十次以上的“交流”。我们的脑就是如此复杂。这倒不是因为这是一个“用脑来理解脑的活动是否可能”的哲学问题,而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 但是科学家没有被困难吓倒。现在已经知道,揭开记忆之谜的钥匙就隐藏在这种“交流”之中。有关的研究工作正在踏踏实实地进行,尤其在分子层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记忆的本质是什么?研究人脑的科学家目前感到困惑的问题又是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依照所回答的问题类型区分,图像和文本的视觉问答大体分为2类,第1类是可以从图像中直接获取答案的问题,第2类是需借助外部知识获取答案的问题。目前的视觉问答方法只能在一类问题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回答另一类问题的技术尚不成熟。为了扩大可回答的问题类型,设计了一种知识图谱辅助下的视觉问答方法——K-VQA。在基于深度学习VQA的基础上,通过查询知识图谱区分问题类型,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回答,对于需借助外部知识进行回答的问题,利用图像和问题中的信息判断回答问题所需的实体和属性,抽取知识图谱中的三元组,获取问题答案。结果表明,不同的视觉问答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问题,K-VQA方法既能回答简单问题也能回答推理性问题,准确率高达56.67%。因此,作为知识图谱辅助下的视觉问答方法,K-VQA可以回答更多类型的问题并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深入研究VQA和VQA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答案不简单     
《科技潮》2007,(9):61-61
虽然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上,分类学家从事物种统计的时间已经超过了250年,但是对于“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物种?”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菲合尔博士说:“这样简单的一个问题,答案却是那样的不简单”。  相似文献   

19.
《特区科技》2011,(11):38-38
很多问题在谷歌上是搜不出答案的。查查网设计了一个商业模式,用奖励等方法,通过网络组织起来一大帮人,让人来为你回答问题。居然三年间收入增长了14倍。  相似文献   

20.
讨论多项选择测验中,选择方式的差别仅限于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而其它答案都是错误的,且出错的概率都是相同的记分系统里,现给定一个回答系统和相应的记分法,并得出受试者的期望分数以及最优的回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