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偏离购买力平价可能呈非线性的均值回复特性,结果表明偏离购买力平价呈非线性的均值回复,指数平滑转换自回归(ESTAR)模型描述了这种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汇率数据的基础上,本文理论构建了改进的GARCH(1,2)-M模型,实证检验汇改前、后实际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汇率形成体制具有较强的内在稳定器功能;实际汇率波动主要受汇率风险与上期汇率波动的影响,比例值约为44∶53;2005年7月汇改后,实际汇率波动的稳定性略有提高,但结构性变化不明显;汇率波动具有1期路径依赖性与时滞连带性;汇率风险具有1.8倍的乘数效应,且对汇率波动具有1.5倍累积效应;新息冲击、利率变动对实际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弱,皆有2期时滞性。模型启示:稳定汇率、稳定经济基本面与预防和管理新息冲击是新一轮汇改要考虑的三项重点,这有利于在可控、主动与渐近的原则下稳定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扩散模型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动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赤  邓艺颖 《系统工程》2003,21(4):90-94
通过运用几何布朗运动模型和带跳跃的几何布朗运动模型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7天回购利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相对几何布朗运动模型而言,带跳跃的几何布朗运动模型能更好地辅捉回购利率的动态特征,且回购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泊松跳跃。  相似文献   

4.
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出口企业生产函数中引入工具货币计价生产要素假设,在局部均衡的框架下,推导了出口计价货币选择的粘性价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蒙特卡洛模拟;用多元名义Logit回归定性分析了诸外生变量对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贸易对象为非工具货币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以工具货币计价的生产要素在总成本中占比、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国与工具货币国之间汇率的波动性对出口国货币计价的影响是反向的;价格调整周期和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汇率波动性对出口国货币计价的影响是正向的;另外,汇率间的相关性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计价货币选择.  相似文献   

5.
货币错配问题长期存在于新兴经济体中,近二十年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衡量货币错配的实证性指标,但这些指标仅考察了货币错配的存量部分,导致以往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银行结售汇数据构建货币错配的流量指标,此指标可以动态分析出引致货币错配的深层次原因.然后运用ADL模型分别对货币错配的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进行建模,实证分析了货币错配与利差、汇差等多个指标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本币的适当贬值、适当扩大进口以减少贸易顺差,可以从存量的角度有效降低货币错配问题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从流量的角度有效降低中国存在的货币错配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多种经济计量学方法实证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994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稳定主要归因于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对外债余额与通货膨胀的有效控制 ,日元的大幅度贬值对我国实施人民币汇率稳定政策带来了巨大压力 .1996年以来的多次降息使得国内外利率差的作用逐渐消失 .而未来的人民币汇率稳定将主要取决于上述宏观经济变量和国际金融环境 ,特别是日元不再进一步贬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项式样条函数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实证比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推导出三次分段多项式样条贴现函数一般式的简化式,建立零息票债券利率期限结构样条回归模型,推导出即期零息票债券利率期限结构,并与文献[12]中的模型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较好地降低国债定价误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CKLS过程的国债利率风险计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国债市场为例,利用4种期限类型(7年期、8年期、10年期和2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样本数据对CKLS框架下各种利率动态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CIR模型较适宜于中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实际;实证研究中考虑广义矩方法(GMM)可能存在某些问题,如效率不高等,本文使用Nowman(1997)提出的最大似然估计法(MLE)对上述利率动态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利率期限结构的久期模型并进行经验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献中将时间序列模型的EG两步法直接应用到面板数据模型这一现象,推导了面板数据中使用EG两步法的极限分布,进而指出在面板数据中直接使用时间序列EG两步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MonteCarlo模拟展示了这一错误应用所存在的过度拒绝零假设的后果.同时,模拟结果还表明,当前实证研究中常用的两种基于EG两步法的面板协整检验,Kao协整检验和Pedroni协整检验均有其适用范围,对于不同的样本容量组合,两者有限样本表现不尽相同,因此,实证研究应根据样本数据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检验统计量.此外,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弱PPP定理在OECD国家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合考虑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外汇储备的理论模型, 并利用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模型结果表明: 规模变量、进口倾向、国外收入及汇率因素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取决于这些变量各自对外汇储备瞬时变化的确定性部分μ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 长期上, 规模变量、进口倾向、名义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对外汇储备变动都具有显著正效应; 而储备增长自身波动、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及汇率制度对外汇储备变动均呈明显负影响; 国外收入、中美实际利差、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不明显. 短期内, 名义有效汇率及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变动都呈明显负效应, 国外收入具有显著正影响, 而其它变量的变化对外汇储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利用从2006年1月4日到2008年7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日均数据, 同时运用非参数函数系数模型和GARCH模型来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益率与波动率的非线性时间序列特征. 实证结果表明, 半参数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以及预测效果, 而且汇率管制政策变动的虚拟变量的估计 系数显著不为0. 跨度为50天的样本外预测显示: 96%的收益率真实值都落在2.5%以及97.5%的非参数分位 数回归预测线区间之内; 参数GARCH(1,1)模型拟合的波动率所显示出的汇率震荡与实际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汇率时间序列混沌动力学特征及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判定汇率时序是否具有混沌动力学特征,运用相空间重构技术和小数据量算法对5种主要货币兑美元的日汇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5种汇率时间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λ1均大于0,相关维数均为分数,表明汇率时间序列的确存在混沌动力学特征.混沌特征的判定为深入分析汇率序列,以及进一步的预测和风险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外汇汇率相关结构的多变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Mixed Gumbel Copula函数和广义Pareto分布, 建立了英镑和欧元两种外汇汇率之间的相关结构模型, 用变点分析方法 讨论相关结构模型中存在的动态变化, 指出这两组外汇回报率之间的相关结构的变化与重大国际金融事件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以储蓄投资结构失衡情况与出口周期为条件,引入多机制平滑转换回归模型(MRSTR),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测算和分析汇率对出口的非对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在结构性失衡程度严重的情形下,汇率对我国出口的调节作用较弱.伴随结构性失衡得到改善,汇率对我国出口的调节作用增强;2)结构性失衡严重时,出口周期的波动对汇率调节出口的作用影响不是很大.结构性失衡程度较低时,出口周期处于景气阶段时汇率对出口的调节作用显著大于出口不景气阶段.  相似文献   

15.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特别是2005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经济开放度迅速增加,汇率对国内物价的影响也逐渐增强,汇率变动日益成为决定我国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变动的传导率有重要意义.运用结构VAR构建理论模型,结合2000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导率分别为0.41、0.32、0.11,这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对不同类别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传导率显著不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食品、衣着、居住价格指数的传导率较高,分别为0.15、0.24、0.15;对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娱乐文化、医疗健康价格指数的传导率较低,分别为0.03、0.05、0.08、0.10;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对国内物价变动的影响要高于汇率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周期-ARMA模型和多变量的C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短期预测.结果表明,两种模型都能对原始数据达到很好的拟合,对于实际的预测分析,周期-ARMA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平稳,而参考了恒生银行汇价的CAR模型对汇价的波动更加敏感.因此,利用两个模型进行组合预测,可以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网络社区成员进行比特产品非商品交换的目的和所能获得的交换价值,基于交换价值的测度分析构建比特产品非商品交换机制模型,然后通过仿 真研究影响交换价值实现的因素及其作用. 结果表明,比特产品的原创者初始愿意投入的时间、愿意等待的比特产品“交换传播阶段”时间、传播者兴趣驱 动所占比重以及信心阶段中的“信任时间”因素对产品最终的使用规模和原创者能够获得的交换价值有正向影响的作用;而传播者传播比特产品需要的时间 以及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则对产品最终的使用规模和原创者能够获得的交换价值有负向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局部波动率模型被广泛运用于风险管理、期权定价等领域,该模型不仅可以描述波动率微笑、期限结构等实际现象,同时能保证市场的完备性.研究局部波动率模型的核心目标是对隐含波动率进行建模.本文分别通过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对隐含波动率建模,不仅保证了波动率曲面的无套利性,同时给出了非参数法求解局部波动率的显式表达式,从而消除了近似误差,得到较为光滑的波动率曲面.此外,本文基于局部波动率模型对我国上证50ETF指数期权的定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从样本内定价误差、样本外定价误差、套期保值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该模型的定价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对样本内数据,非参数法拟合的定价结果优于参数方法;对样本外数据以及套期保值效果来说,参数法取得的效果较好.特别地,隐含波动率建模方法无论是对期权定价还是套期保值,效果均优于直接根据市场数据建模的结果,样本内定价误差可减少一半以上,均方误差可降低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ETF基金的价格发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ETF基金市场的五只ETF基金产品为研究对象,对中国ETF基金的价格发现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及VEC模型,研究表明ETF基金二级市场价格、基金净值、跟踪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当以ETF基金对数价格变化作为被解释变量时,五只ETF基金VEC模型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估值存在差异.当ETF基金价格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从非均衡状态回归到均衡状态的调整速度存在差别.基于信息份额I-S模型和永久短暂P-T模型,发现五只ETF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基金净值、跟踪指数在价格发现过程中的信息份额贡献比例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ETF基金净值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信息份额贡献相对较大,ETF基金净值在中国ETF基金价格发现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中国ETF基金全部为指数基金,紧密跟踪指数是五只ETF基金的最基本投资策略,实证研究发现除上证红利ETF基金SH510880、中小板ETF基金SZ159902外,其余三只ETF基金并未表现出跟踪指数为先行指标的特征,其跟踪指数在价格发现过程中信息份额贡献并非最大,因此中国ETF基金市场的价格发现过程存在着信息效率(信息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