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荐 《海峡科学》2008,(6):44-46
乡镇饮用水水源涉及的流域,大部分属于小型流域.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进行保护区划分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这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该文对这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进行了总结,并对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和受到重视,水源保护区的科学划分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热点和重点,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合理划分研究为例,阐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本文通过将计算机理论模拟划分方案与经验划分方案相结合,提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3.
农村饮水安全的属性及水源保护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缺乏基本法,法律法规间不协调,环境保护部门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水利部门以《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为依据划分水源保护区,两者不一致;指出农村饮用水安全属于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只有解决了水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刘慧丽  查东平 《江西科学》2014,32(6):903-909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范围,是防治饮用水水源污染,使保护区管理有法可依,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以修水县东津水库为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等有关技术原则为指导,采用3S集成技术,以资源3号(ZY3)遥感影像作为基础底图,可以很好的表现水源地的自然状况、风险源分布情况和保护区边界划分情况。划分过程中借助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等空间信息和水库水文、风险源外业调查和违章建筑调查资料等辅助信息为合理划分保护区提供依据。研究利用DEM提取保护区周边集水范围,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断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划分基准,制定2套保护区划定方案,并将不同划分方案进行科学比选,为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工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论述对扬州市市区水资源的现状和利用进行了分析,根据扬州市市区水源基础信息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对扬州市市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并从法律法规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及加强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扬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山西省饮用水水源地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山西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针对山西省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HJ/T 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开展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武清区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工作。基于基础环境状况调查成果,结合平原型坝上水库的特点,划定了王庆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并初步确定保护区边界和控制点坐标。依据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重点从固定源、移动源和农业种植源等3类污染源对王庆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整治提出建议,为天津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东北部某县水厂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为指导,从土地利用开发程度、污染源特征及分布、地形地貌、城市发展规划等角度出发,遵循范围尽可能小、划分合理适当、方便管理等原则,进行保护区调整方案研究。该研究主要为其他地区地表水源保护区调整提供借鉴,同时对于更有效地保证研究区水源的供水水质,防治污染,降低环境风险,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宁德市为研究区域,调查研究农村地表水饮用水源的现状和特点,结合现有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发布的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探讨农村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莒县城区的三个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利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模块进行地下水水流模拟。为地下水水源地合理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下水污染,在水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T3DMS模块进行溶质运移模拟,依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18),将溶质运移100和1 000 d的范围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净水厂、第一水厂和文心水厂的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污染晕范围面积分别为34 617和150 800 m~2、54 467和203 000 m~2、32 200和164 000 m~2,实际操作时,可以将三个独立的二级保护区适当外扩,将三个水源地整体划入一个沿河谷的条带区域内进行保护管理,为莒县城区的水源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及求解二维水流水质模型,提出了基于水质模拟的湖泊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以太湖贡湖流域为例,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在研究二维水流水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贡湖流域二维水流水质模型.将望亭立交调水情况作为重要影响因素,以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作为主要水质指标,模拟并分析贡湖湖体2010年不同调水情景模式下的水质变化.应用贡湖流域水流水质模拟结果和GIS分析方法,采用数值分析法划分贡湖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对贡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做出准确的划分,为贡湖流域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切实可用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刘加刚 《科技资讯》2012,(8):143-144
2007年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中,提出运用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两种方法对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分。本文以北方地区水源地为例,分别应用两种方法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分。通过对比与分析看出,公式法简便易行,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划分结果与实际地质条件脱离较大;数值模拟法能客观详细地刻画实际含水层的结构与水文地质条件,划分结果比较可靠,但应用复杂,概化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应将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滦河河谷大型傍河水源地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执行软件FEFLOW)、经验公式和经验值法等划分地下水型水源保护区范围,采用类比经验法结合地表汇水特点划分河流型水源保护区范围,取两者并集后结合现场地形和水源地管理需求进行修正,最终划定水源保护区面积40.03 k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饮用水水源管理历程及决策部署,系统分析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机制组成与结构,总结了规范化管理机制对地方水源管理工作落实的压力传导方式。相关数据分析表明,管理机制对水源管控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地方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水源调整及地表和地下水联网供水,进一步优化了水源地取水布局以保障水质安全;通过保护区整治防止了社会经济活动对水源的直接影响;通过生态补偿限制了水源地上游排污总量。该文为下一步管理及水源风险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时间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时间标准的概念,讨论分析了确定划分3个级别保护区所依据的时间标准T1,T2,T3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对昭平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状及污染因素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库区及上游入库河流水质情况,运用二维水质模型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并结合近远期上游城镇发展,对划定结果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在近期、远期一般和远期不利三种情景下,入库污染物的衰减结果均可保证一级保护区内水质达标,保证饮用水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饮用水源污染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宁 《甘肃科技》2009,25(20):1-3,44
对甘肃省86个县(区)政府所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的水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污染源的来源和结构特征,揭示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对水源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甘肃省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共有污染源57家,生活污染源60个,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部分水源保护区局部生态问题对水源地安全构成威胁。甘肃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19个,其中79个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10个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30个河流型水源地中28个水源地达标,达标比例93.33%。提出了从污染源关闭或搬迁、建设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监管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工程、生态恢复、推广有机农业、建设农业面源环保治理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保护饮用水水源水质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江兴南 《科技资讯》2014,(35):222-224
该文通过综合连城县城盆地基本情况、水文地质概况、文川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开采情况、盆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以及对连城县城盆地地下饮用水源地环境的调查得出连城县城盆地的环境综合评估指标最高得分为88.1分和连城县城饮用水地下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对连城县城饮用水提出相应的防止及优化管理措施、如何继续做好县城饮用水的保障工作、如何治理已被污染的水源。该文就此对连城县城水域环境做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实地考察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后,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科学划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同时对该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详细规划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该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市同安区莲花水库于2009年12月获批立项,2010年11月正式动工,2017年8月工程完工并开始蓄水,但因无法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标准,至今未能作为饮用水供水水源。为改善莲花水库的水质,保障水库建成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笔者认为必须尽快划定莲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才能依法依规整治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