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泽惠 《科技信息》2010,(18):I0093-I0093
焚风是一种气象现象,本文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焚风现象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焚风是一种气象现象.本文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焚风现象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太行山东麓南段是太行山一个主要的焚风中心,选择太行山东麓南段4个受影响地市(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2011—2020年冬小麦灌浆期和乳熟期(5月10日~6月10日)61个中国国家气象站逐小时气象资料,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焚风对太行山东麓南段冬麦区干热风灾害的影响.结合2019年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QX/T82—2019),提出了焚风影响地区干热风统计方式,完善了焚风影响地区小麦干热风统计的相关规定.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致灾焚风和干热风年度分布相关性较高,致灾焚风是造成5月10日~5月30日干热风的主要因素,进入6月后,干热风受致灾焚风和太阳辐射增温共同影响.空间维度上,太行山东麓南段以东50 km以内受焚风运动影响强烈,干热风频次空间变化呈现出太行山东麓南段西部丘陵和山前平原为高值、自西向东强度逐渐减弱的梯度特征.基于GIS技术研究2019年5月22日典型的焚风致灾个例,将气温分为8个等级,对灾害过程进行逐小时动态化空间分析,研究并计算气温变化的垂直运行项,结果表明,致灾焚风增温对干热风灾害中气温升高的贡献率约为8成.  相似文献   

4.
利用保定市19个自动站的逐小时自动观测资料,对典型历史个例进行了数理统计和天气学分析,得出了太行山焚风对保定地区温度的影响并建立了保定地区的焚风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5.
扎坝片区:辖5个乡,32个行政村,928户,5805人,人均耕地面积0.8亩左右。区驻地海拔高度2710米,加之焚风效应,土面蒸发强烈,气候干热。年平均气温11℃,年降雨量近700毫米,无霜期150天,降水量少,干旱严重,耕地多为砂砾土质,地形陡峭,既不能涵养水份,而一遇暴雨又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风灾以其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破坏力大而著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88年全世界发生洪灾、风灾、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共176次,其中洪水74次,风灾50次.常见的风灾有热带气旋、龙卷风、寒潮、沙暴、风切变、乱流、干热风、焚风等,这里介绍几种主要的风灾.来自低纬海洋的杀手——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7.
佤族草药“丫磨娘”及其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丫磨娘”是云南佤族民间流传的一种珍奇中草药。经考证鉴定属于远志科、远志属的西藏远声种。初步的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该草药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抗低温和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喜马拉雅山以东、横断山脉中山峡谷水系沿岸焚风及山谷风盛行的“稀树高草群落”和灌丛草坡是西藏远志最集中的分布区,目前正处于濒危和绝灭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梅里雪山植被空间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和遥感技术,从空间尺度上探讨了梅里雪山地区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非地带性的环境因子如地型因子等的相关性.首先,在GIS的帮助下提取研究区的植被图,运用DEM以及TM影像产生6个反映梅里雪山地区森林群落生境特征的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地型湿度指数、林冠郁闭度、温度),并将矢量格式的植被图斑赋予上述各个环境因子属性,并建立植被空间数据库.最后采用CCA排序方法定量分析不同环境因子与梅里雪山植被空间格局的关系.CCA排序结果表明:①影响梅里雪山地区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地型湿度指数、海拔、林冠郁闭度和温度,其中海拔是植被格局的首要控制因子;②海拔与温度和地型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而海拔与坡向之间的相关性极小;③在梅里雪山地区由DEM产生地型湿度指数不能真实的反映该区域地表水分分布的真实状况,因为该区域的气候尤其是降雨受西南季风和地型垂直气候以及焚风效应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江地区位于元江河谷中段,东经102°,北纬23°40',属于北热带。此地河谷深切,山高谷深为雨影区,并有焚风效应,是云南省最干热地区之一。为了弄清在干热气候这种主导因子影响下,土壤真菌种群和群落变化的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真菌资源提供依据,1990年3月作者对元江县干热河谷土壤小型真菌生态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热河谷土壤真菌种属较少,共出现小型真菌4目、8科、20个属,其中丛梗孢目,(Moniliales)占总数的88.7%,为绝对优势类群。小型真菌在土壤各剖层垂直分布,枯枝落叶层数量最高,其次为淋溶层。优势属主要是一些对恶劣环境有较强耐受力的广布种属。主要有青霉、木霉、曲霉和芽枝霉等。对各个样区真菌种属、数量研究表明,种属分布最多的是椰子林和芒果林,各有12属。真菌数量以混交林最高,每克土中约6.286万个。而以剑麻林最低,每克土中约0.3万个。  相似文献   

10.
缔造科学:从诺贝尔奖现象看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01 年至2005 年诺贝尔奖获奖成果的统计揭示了诺贝尔奖六大现象:科学中心转移现象、中青年现象、长周期现象、发现之发现现象、名师高徒现象和优势积累现象。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到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到科学研究自身的某些特点,看到科学政策和科学家在缔造科学(事业)过程中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11.
主客体的融合、交融是西方当代认知理论和中国传统认知方式的出发点和背景语言。由此产生的体验认识是认识的一种形式。笔者认为体验认识的主客观基础是信息全息律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据此,说明如下认识现象:“客体自动”现象、美感现象、“忘我”现象、直观现象、“形象”现象、“入定”现象、主体性现象、创造现象等等。从体验认识形式的人类认识史的根据考察,原始人的认识形式,就是体验认识形式;中国传统的认识形式,主要是体验认识形式。  相似文献   

12.
开放系统中的雷诺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自组织现象,指明开放系统出现自组织现象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对开放系统引入雷诺数,用雷诺数衡量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的程度。当系统的雷诺数达到一临界值Re1时,开放系统出现自组织现象,再达到更大的临界值心时,自组织现象破坏,出现混沌现象。Re2与Re1的比值L越大,说明开放系统的自组织现象越稳定。研究了输运过程及沙粒移动中发生的自组织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对回避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国外研究者主要探讨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内研究者重点考虑对回避现象的分类及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本研究旨在从崭新的角度对回避现象做定量研究,即学习者性格因素对回避现象的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内向型学习者与外向型学习者在回避现象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对回避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分析:国外研究者主要探讨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国内研究者重点考虑对回避现象的分类及其与课堂实践的结合。本研究旨在从崭新的角度对回避现象做定量研究,即学习者性格因素对回避现象的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内向型学习者与外向型学习者在回避现象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对名物化现象研究颇多,包括科技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和非科技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但是这些研究的对象绝大部分都是英语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本文是对汉语科技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的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对英语语篇中的名物化现象的研究框架,研究的方面包括汉语科技语篇中的名物化的构成、名物化短语内部成分的语义关系和名物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贾煜 《科技信息》2009,(31):311-311
本文在解释母语迁移现象的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母语迁移现象,以及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母语正迁移现象、努力克服负迁移现象以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卡默勒的幻觉主义理论是现象意识分析中一种不同的声音。其幻觉主义理论认为:现象意识是一个幻觉;可基于相似性理论来解释现象意识的机制,指出现象意识就是外部物理性质经模块处理的结果,其处理过程遵循表象原则、接受喜好原则、配置原则和个例化原则;现象意识的幻觉元是解释现象意识为何强烈的问题。幻觉主义理论为现象意识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也存在着如特殊心理模块等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8.
汉语歧义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平 《科技信息》2007,(35):28-29
汉语中存在着许多歧义现象,歧义现象的成因具有多样性。歧义现象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除。  相似文献   

19.
张琨 《科技信息》2012,(25):210-210
先例现象是俄语语言文化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阐释了先例现象的分类及先例现象在报刊标题中的使用,分析了先例现象的来源及其情感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回避现象是外语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对外语教学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从回避现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出发,阐述了回避现象在外语中的体现,并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回避现象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以期对外语教师产生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