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信息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召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建设座谈会2007年1月18日下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建设座谈会在文学院204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韦茂繁、袁鼎生,科研处处长韦树关,文学院院长陆卓宁,副院长黄晓娟以及该博士点学术队伍参加了座谈会。陆卓宁院长说,根据学校的规划,文学院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被列为学校博士点建设项目。为此,文学院已明确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点建设作为本年度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围绕学术队伍、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四个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文学院现有的师资力…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中国非通用语种学科专业建立与发展的艰难历程,指出了21世纪非通用语种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提出了按共生规律推进非通用语种学科群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F0003-F0003
少数民族科技史是科技史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中国科技史学会为此设立了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广西民族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将少数民族科技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已经20年了,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科学史系形成一南一北两个主要基地。20年前(1988年)李迪先生发起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就是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的。  相似文献   

4.
覃修桂(1957~1),广西横县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及外语教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是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各少数民族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要想有效推进教学进程,需进行课程改革。结合大连民族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调整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重在创新能力培养,以达到提高各民族学生的古籍阅读能力,传承中国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马金华教授     
马金华,男,1965年生,四川省盐源县人,生物学教授。198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草学专业,2002年参加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并结业,2009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完成软件下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并获工程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正>2006年广西民族大学科技史研究室与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合作,剑桥大学人类学系设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调查研究"项目,资助广西民族大学调查5种西南少数民族濒危传统工艺,吕洁研究的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即是其中之一.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环江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吕洁经过充分考虑,选择既具地方民族特色,又是花竹帽编织技艺的代表地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  相似文献   

8.
本学科创建于1952年,1960年招收本科生,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袁家骅、罗季光、王均等前辈曾在广西民族大学进行教学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学科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形成了以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生态美学为龙头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一)以审美生态观拓展文艺学研究新领域。学科带头人袁鼎生的"审美生态观"被称为"已成体系、相对成熟,且影响较广"的三种代表性生态美学观之一(党圣元语),贯穿于美学与文学研究,搭建了文艺学研究新平台,是中国生态美学研究重要基地。(二)壮侗语族语言文学研究独树一帜。立足于壮侗语族语言的调查、描写与研究,在广西民族古籍整理与研究、濒危语言研究、民族民间文学、国内外壮侗语族语言文学比较研究方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一行11人对广西民族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进行了整体验收。经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专家组投票一致同意广西民族大学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整体验收。这标志着广西民族大学在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在建设高水平民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26日,广西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十几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利平教授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主题发表观点。他讲述了古代海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汉族大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思维转换更加特殊,更加复杂。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2010、2011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从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其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思维转换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研究结果对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根据《关于下达2008~2015年立项建设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权学科名单的通知》(学位[2013]15号)文件,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广西民族大学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为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民族学学科简介本学科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经长时期积累,凝练出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跨国民族研究、壮学与瑶学、中国南方民族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发展与创新、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和谐发展、经济人类学与民族经济发展理论等方向;曾涌现出范宏贵、张有隽、徐杰舜等老一辈知名学者,是国内外中国南方民族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主要特色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1日上午,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第二期研修班和中国-东盟法律培训基地中国学员首期研修班筹备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处举行。中国法学会外联部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交流中心主任谷昭民,广西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陈锋,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广西法学会副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思想的展开,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涵义及建设的可能性,认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必须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明确自己的办学模式和定位,关健是搞好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2014年6月4日上午,中国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教授在广西民族大学国际教育综合楼接待室会见泰国吉拉达(王宫)学校代表团,双方就两校合作及共建孔子课堂等多项合作事宜进行磋商并签订合作协议。吉拉达学校校长昂嘉·汶雅提蒂(郑安康)女士表明此次访问旨在促进吉拉达学校同广西民族大学达成友好合作关  相似文献   

16.
凌齐 《科技信息》2012,(4):299-299,301
采用SCL—90量表对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某些心理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倾向,男生和女生在这一方面有差异,本文提出了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调节作用及在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3):F0002-F0002
李锦芳,男,壮族,1963年生于广西田林县,1996年获博土学位,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主任,兼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民族语文》等专业杂志编委、广西民族学院壮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理事,北京市政协委员,系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曾任美国北伊利诺大学外语系、德州大学语言学系客座研究员,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洲语言与社会研究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4):F0002-F0002
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由广西民族大学承办科技史与科技文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协办的第11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20-24日在绿城南宁举行。  相似文献   

19.
信息     
广西民族大学喜获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本刊编辑部主任秦红增教授主持的《“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研究》获资助近日从广西社科规划办传来消息,广西民族大学喜获三项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共获得资助2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4):F0002-F0002
黄在银(1952-),湖北巴东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兼职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新世纪首批学科带头人,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材料学科带头人、广西民族大学纳米科技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矿物纳米材料、松香基纳米聚合物材料、松香分子印迹高分子材料研究,应用于环境治理、农用杀虫杀菌、天然产物吸附分离、CO2-CO光电纳米催化转换能源利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