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前期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翻译生涯是在“中华化中心主义”话语观照下开始的。这一时期鲁迅的翻译方法基本上都是意译。而当时的化形态和译的认知形态是导致鲁迅择取“意译”翻译策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于鲁迅前期(大致从一九一八年五月《狂人日记》发表到大革命失败前后)现实主义的特色,过去的论者多从鲁迅现实主义所达到的政治思想的高度的角度进行研究,指出它所具有的清醒的、战斗的、彻底批判的特色,这自然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它在政治思想上所达到的高度最终还是通过创作方法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探讨中年鲁迅心境、意识渗透于小说创作中,由此而形成其小说浓烈鲜明的理性色彩,它成为鲁迅小说中年人特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讽刺作家,他继承了中外讽刺文学的优良传统,把中国讽刺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鲁迅的不少作品成功地运用了讽刺,要读懂这些作品,领会其丰富深刻的含意,学习鲁迅特有的艺术风格,不能不研究他的讽刺理论和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高度浓缩的创造形象、表达感情的立体语言。“不学博依,不能安诗。”(《礼记、学记》)在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比喻在修辞学领域中始终放射着奇异的光彩。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先生,更是运用比喻来加强艺术表达效果的巨匠。一提起鲁迅先生笔下的比喻,人们往往想到他的杂文。的确,先生杂文中的比喻运用,可谓妙语联珠。以狗喻人,既有貌似公正、笑容可掬、独自得了中庸之道、不偏不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小说,真正做到了“给语言窄地盘,给思想以宽地盘”,其思想容量之深广,艺术手段之精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每一个短篇,都象一个蕴藏量极大的金矿,总挖不完。然而,由于鲁迅小说含蓄隽永的风格,也由于时代的距离,对于阅历较浅的中学生来说,要准确地、较透彻地理解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意义,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如何突破这难点,是鲁迅小说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较多地采用了如下方法,自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鲁迅小说情节的浓缩、暂断、跳跃、串连、深化、续延的论述,肯定了鲁迅先生对小说情节时间处理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8.
鲁迅在一九三五年所写的一封信中称:“我是散文式的人,任何中国诗人的诗,都不喜欢”。其实,鲁迅并不是“散文式的人”大家知道,鲁迅本是具有诗人的性格与气质的,但他无心做诗人,虽工于诗而不喜作。他在创作小说时,倒是把他平素积累的诗艺修养倾注在小说的形象创造里面,他的那两本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小说集(其中《仿徨》还用了屈原的诗句作题辞),  相似文献   

9.
鲁迅小说的悲剧美大致呈现出悲哀、悲愤、悲壮、悲谐四种形态。其中悲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这与鲁迅思想启蒙的创作目的有内在联系。在鲁迅小说中,往往是一篇包含着多种悲剧美形态,彼此杂糅交错在一起,产生出丰富复杂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刘柏君 《新余高专学报》2015,20(1):103-104,138
鲁迅的小说是复杂的,因此对鲁迅小说研究的视角也必须是多维的,从鲁迅与弗洛伊德无意识学说的关系入手,讨论分析了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从而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鲁迅小说进行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1.
抒情之于诗,好比浪花之于海,绿色之于草,芳香之于花,光芒之丁星。没有抒情,就失去了诗的特点。同样,缺乏真挚动人的感情抒发, 小说也有可能患贫血症。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在叙事的同时常常借助于激情的滋养,以收其叶茂花繁之美,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也不例外,议论或抒情更是它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难以排除的艺术手段。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鲁迅新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和所取得的成就,但如果没有晚清新小说的变革运动,不吸取其变革成果,那也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的价值,主要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环境中来展示其社会性必然性,用次要人物来烘托暗示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以达到形象的真实性深刻性。本文以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等为例,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农民的形象;塑造了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除此之外,还塑造了好几个妇女的形象。在鲁迅所塑造的妇女形象中,作为主人公出现的就有单四嫂子、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鲁迅所塑造的妇女形象,虽也有涉及婚姻问题或其他问题的,但主要在于揭示封建社会中严重地存在着的妇女问题。所谓妇女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男女不平等的问题。笔者写此文的目的,是探讨一下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向我们提供了哪些有关妇女问题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篇幅短小,结构严谨,但鲁迅却能在有限的咫尺范围内,拓展出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蕴藏着深邃的思想内涵,使读者能在尺幅之间,洞察整个社会,了解百态人生.鲁迅小说的这一成功,除了有赖于作者具有锐利的眼光、深沉的思想外,还与其在小说结构艺术上创造性地运用穿插技法有密切的关系.穿插技法的使用,对文学创作,特别是对短篇小说的创作,具有巨大的作用.从作品内容而言,它可以赋予作品丰满的血肉,扩大作品容量,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作品结构而言,它可以使作品避免单一、呆板的毛病,使作品富于变化,曲折有致.在小说创作中,鲁迅是善于运用穿插技法的行家里手,他对穿插技法的运用,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对作品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如果从内容上去分析的话,鲁迅运用穿插技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孔乙己>、<阿Q正传>等小说中主人公在思维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矛盾和错误的分析,指出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人物自身在言行和思想上的逻辑错误与逻辑矛盾来揭示人物思维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善于把小说人物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中,揭示造成人物性格的社会根源,从而试图说明抽象思维在文学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五个方面解读关于“意象叙事”在鲁迅小说文本中的运用,试图探求中国叙事言说背景下的鲁迅叙 事方略,在其小说文本中如何体现意象的双构或多构性,从而寻找到了以意象为中介,那种作者或隐含作者,与读 者或隐含读者间的深层对话。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成功地印证了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理论,既表现出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又体现了人物生活的具体小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统一。特别是他在自然环境、空间环境、思想环境等环境描写方面更为突出,更能显出其独到和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人之不同,各如其面”。这说明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往往会在肖象上刻下很难磨灭的印记。就拿解放前来说吧,肥头大耳的资本家不会有采煤工人那样粗壮的胳膊,吸烟品茗的文人没有昼夜劳作的农夫那样黝黑的面庞,沟壑边的饿殍也从未有过交际花脸上的那种妃红俪白。这种种生活现象表明:人们的体态、容貌、服饰、风度等特征与本人的阶级出身,经  相似文献   

20.
鲁迅小说中的童年叙事以童年视角为主线,用独特的叙事手法描述了童年的难忘往事,表现了一个桃花源般的理想化家园景象和作者对这种理想世界的现实寄托.同时鲁迅小说中的童年叙事也用冷峻和严肃的笔调,揭露了封建旧传统和旧制度对普通下层人民身心的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