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我国湛江市■洲岛附近海域生长的一种柳珊瑚——长似丛柳珊瑚〔Plexaureides pra-elonga(Ridley)〕中分离到一种结晶物质.根据它的红外、质谱、~1Hnmr 和~(13)Cnmr 等波谱数据,确定它是一种新的多乙酰含氯双碳环二萜内酯.分子式为C_(28)H_(35)O_(12)Cl.它具有类似Stylatulide 的碳架结构,但又是四酰氧化合物和具有同类化合物所未曾发现过的环氧结构.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南海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中,我们从一种南海柳珊瑚(种、属未定)分离到一种呈立方晶形化合物,熔点200—202℃,分子式C_(15)H_(10)O_3,含量为柳珊瑚全株于重的0.11%.根据光谱数据、化学转变和萜类化合物的生源理论,确定了这种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光谱数据表明,这种天然产物存在一个三取代双键(IR:1650cm~(-1);~1HNMR:6.35ppm,1H;~(13)CNMR:152.23ppm,d,136.77ppm,s),一个羰基(IR:1735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证明疣状柳珊瑚(Verrucella umbraculum)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八放二萜类化合物,并获得结构新颖的八放二萜类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以及文献对照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疣状柳珊瑚分离得到10个八放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junceellin A(1)、renillafoulin A(2)、praelolide(3)、(-)-11α,20α?epoxy-4-deacetyljunceellolide(4)、umbraculolide A(5)、umbraculolide C(6)、junceellolide A(7)、13-deacetylnui-inoalide A(8)、erythrolide T(9)、erythrolide U(10)。【结论】化合物3~10为首次从疣状柳珊瑚中分离得到,丰富了该属柳珊瑚中的化学成分类型。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西沙群岛附近海域采集的复瓦葡球Capnella imbricata 软珊瑚分离出一种新(?)环倍半萜烯化合物Δ~9(12)—Capnellene—8α,10β—diol(Ⅰ)、根据它的红外、质谱,~1H NMR和~(13)C NHR 等波谱数据,确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1,2—环氧柳珊瑚酸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南海柳珊瑚中分离出来的柳珊瑚酸(Suberogorgin)(Ⅰ),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为了探索其分子结构与毒性之间的关系,龙康候等对它进行的结构改造,经下列反应得到了1,2-环氧柳珊瑚酸(Ⅱ),后者也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但是经过这种结构变化之后,毒性大为降低.因此,测定后者的分子结构,对了解这类物质的神经毒性机理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从软珊瑚sinularia foeta 分离出一个少见的去甲基十四元环二萜内酯(Ⅰ),C_(19)H_(24)O_6.从(Ⅰ)及其六氢化产物(Ⅰ_α)和六氢化二酰化产物(Ⅰ_b)的光谱数据证明了(Ⅰ)的结构.根据它们的光谱数据的相互关系解释了(Ⅰ_α)的内酯羰基红外吸收的偏低和(Ⅰ)的4个带氧的sp~3碳在高分辨率~(13)CNMR 谱中显示的五个信号.此外,还分离出另一个化合物,新的甾醇C_(30)H_(50)O,23乙基-24亚甲基-△~5-胆甾烯-3β卢醇.  相似文献   

7.
从云南省玉溪地区产草本植物石椒草的全草中乙醚提取部分分离出五个化合物,根据它们的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确定为二十八烷醇(octacosanol)(Ⅰ),三十四烷(tetratriacontane)(Ⅱ),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Ⅲ),石椒草内酯A(shijiaocaolactone A)(Ⅳ),另一化合物结构待定.化合物(Ⅳ)为首次得到的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正> 内酯化合物在药物和香料等精细有机化工产品中是常见的。本文采用苯醌(Ⅰ)为原料与醋酸酐反应得到1,2,4一苯三酚三乙酸酯(Ⅱ),(Ⅱ)经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1,2,4一三甲氧基苯(Ⅲ),(Ⅲ)与邻苯二甲酸酐起傅氏反应制得酮酸化合物(Ⅳ),后者与格氏剂甲基溴化镁反应,即得新内酯化合物(Ⅴ)。  相似文献   

9.
中国珊瑚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10年来中国珊瑚(软珊瑚、柳珊瑚和石珊瑚)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新进展;从珊瑚中分离出了许多结构新颖并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化合物;化合物的类型主要涉及到甾醇类、萜类、含氮化合物类、长链脂肪酸酯和长链醇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其抗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方法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小月柳珊瑚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试部分生物碱类化合物抗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活性。【结果】从小月柳珊瑚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1′-purine-6′,8′-dionyl)suberosanone(1)、1-(3′-carbonylbutyl)purine-6,8-dione(2)、腺嘌呤脱氧核苷(3)、次黄嘌呤(4)、7-甲基腺嘌呤(5)、胸腺嘧啶脱氧核苷(6)、尿嘧啶脱氧核苷(7)。化合物1和2对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显示出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13.3μg/mL和55.0μg/mL。【结论】化合物1~7均首次从小月柳珊瑚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的抗骨肉瘤细胞活性也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软珊瑚Lobophytum chevalieri分离出15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四羟基甾单酯和柳珊瑚甾醇二个甾醇化合物,进行了波谱数据和化学分析,并推导出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天然代谢产物,分离出10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3β、5α、6β-三羟基,24-亚甲基胆甾烷(24-methylene cholestane-3β、5α,6β-tri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和柳珊瑚甾醇(gorgosterol)3个化合物进行了波谱和化学分析,并推导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共生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柳珊瑚A.caerulea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共生细菌B.Methylotrophicus发酵液中分离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脯-甘)二肽(1)、环(S-脯-R-亮)二肽(2)、胸苷(3)、尿苷(4)、原儿茶酸(5)、3-Furancarboxylic acid-5-(hydroxmenthy)-Furan(6)。【结论】化合物1~6均是首次从该种细菌中分离得到,丰富了柳珊瑚共生菌B.methylotrophicus的化学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柳珊瑚酸类似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中,我们从南海柳珊瑚Suberogorgia sp.发现结构独特的倍半萜——柳珊瑚酸(Subergorgic acid),根据光谱分析,阐明了这种新的天然产物的结构,并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了柳珊瑚酸的立体化学,如1所示.这种具有新的三环十一烷取代形式的倍半萜骨架命名为柳珊瑚烷或subergane(2).柳珊瑚酸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LD_(50)(小鼠)为20mg/kg,具有强烈的心肌毒性,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相似文献   

15.
岩生越桔(Vaccinium scopulorum W.W.Smith)系越桔亚科越桔属植物。生长在云南省怒江州。岩生越桔具有抗菌消炎等功效。我们曾报导从岩生越桔中分出一些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现我们又从其根中得到甾醇及其甙类、脂肪酸酯等七个化合物,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该七个化合物分别被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β—谷甾醇—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D-glucoside)(Ⅱ)、β—谷甾醇—D—葡萄糖醛酸甙 (β—sitosterol—D—glucutonide) (Ⅲ)、正—(?)脂肪酸乙酯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TvipterygiumwilfordiHook.f卫茅科雷公藤属植物,药用根部,以福建雷公藤根皮为原料(原植物经上海药物所,福建中医药所鉴定,提取精制得总甙,以总甙中分离精制得两个单体化合物Ⅰ和Ⅱ,经理化鉴定,色谱分析,光谱测试,结果为:雷公藤内酯酮Ⅰ,Triptonide,C20H22O6,mp,250~252℃;雷公藤内酯醇Ⅱ,Triptolide,C20H24O6,mp,227~228℃。它们的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扁窦形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depressa的甾醇和甾醇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次报道采自海南三亚附近海域的扁窦形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depressa Tixier-Durivault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鉴定出5种甾醇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豆甾—5—烯-3β—D—吡喃葡萄糖甙,(24S)—麦角甾-5—烯—3β,7α—二醇,柳珊瑚甾醇,此外还有胸腺嘧啶和鲨肝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inexplicita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我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 inexplicit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柱层析分离得到了3个次生代谢产物Ⅰ,Ⅱ和Ⅲ,经元素分析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柳珊瑚甾醇,鲨肝醇和长锭十六碳酸酯。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丹参脂溶性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丹参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反式-4,5-顺式-二烯-6-羰基硬脂酸(1)、丹参螺旋缩酮内酯(2)、丹参酮Ⅰ(3)、丹参酮ⅡA(4)、二氢丹参酮Ⅰ(5)、二氢异丹参酮Ⅰ(6)、异隐丹参酮(7)、丹参酸甲酯(8)、弥罗汉酚(9)、Sibiriqninone A(10)、Sibiriqninone B(1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2,3-反式-4,5-顺式-二烯-6-羰基硬脂酸.  相似文献   

20.
对采自我国南海软珊瑚Sinulariainexplicita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次生代谢产物Ⅰ,Ⅱ和Ⅲ.经元素分析和波谱分析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柳珊瑚甾醇,鲨肝醇和长链十六碳酸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