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从区域分布、学校分布和学校排名等方面统计分析了2005-2006年评选出来的241门高职高专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发现这241门课程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少数院校在这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区域分布、学校分布和学校排名等方面统计分析了2003-2006年评选出来的241门高职高专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发现这241门课程的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少数院校在这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建立“高校学校心理学”的动议,论述了“高校学校心理学”产生的原因,研究的对象以及如何建立这门学科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支撑江苏省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资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支撑江苏省各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资源存在较为显著的非均衡性分布状况。这些社会资源可归结为“人”、“财”、“物”资源,其中“人”力资源主要包括:1)江苏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输送的非均衡性;2)各区域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不同竞技项目学生人数非均衡性分布。“财”主要包括:1)江苏省各区域竞技体育财政拨款的非均衡性;2)各区域体育彩票留成收益金的非均衡性。“物”主要包括:1)省级传统体育学校数量的非均衡;2)各区域体育场地设施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5.
金凤娟 《科技信息》2011,(1):I0271-I0271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笔者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机械制图的特点入手,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应用为重点,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愿与大家共商榷。  相似文献   

6.
《世界博览》2011,(12):12-12
今年秋天,广东省的女孩将会在学校学习一门新课程:如何避免成为一名“二奶”。  相似文献   

7.
<正>“绪论”作为一门课程的开场白,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这门课的缩影,又是这门课的入门向导,它解释并阐明该学科的定义、内容、任务并介绍其发展史及学习的目的和方法等。这对初学者掌握该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有些老师及同学对各门课的“绪论”作用及重要性并未完全理解和重视,而是简单地讲述一带而过,甚至不讲而要求同学自学。须知讲授“绪论”是全课程的第一炮,也是老师的头一次亮相,故必须认真对待。我在“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绪论”的讲授,认识到讲好“绪论”可激发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及强烈求知欲望,也能引导他们如何学好这门课,从而树立起学好该课程的信心,为学好这门课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对绪论部分的讲授,至少可以起  相似文献   

8.
《果林生产技术》是农林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因此,作为职业学校果林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这门课程。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本学科特点实施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契机,该文通过分析全国“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特点.该文以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中的314个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探讨全国“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法等方法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显著,总体结构呈“南北均衡和中部凹陷”的空间分布特征,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2)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在特定区域空间上呈数量规模集聚,空间密度呈“双核中心,次级中心零星分布”态势,冷热分区与集聚核心中心高度吻合.3)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点集系统空间分形结构特征明显,空间分布无显著的标度区,分形结构较为简单.4) 影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核心要素主要是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社会经济以及区域基础设施条件等.研究结果印证了314个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乡村旅游培育重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某大型矿井副井马头门的高埋深、高应力、高破碎、大断面等复杂条件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了马头门附近围岩破坏区分布规律及应力场分布规律,并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数值计算模型予以验证,据此确定了马头门围岩的不稳定区域,提出了支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各地区高校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对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精准实施。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4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对学科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相对落后,仅论文引用百分比、热点论文百分比指标略高于东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科研竞争力综合排名最高的是甘肃省,其次是重庆市和陕西省,四川省的科研影响力有待提高。为提高科研竞争力,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强校际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潜力,发掘潜在学科,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升“双一流”学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BMI分布特征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高校学生肥胖人群已经受到人们的关注。将大学生与儿童少年及成年人群的BMI分布特征作比较,指出高校学生BMI指数类型上的分布特征。同时发现,体重过轻、超重及肥胖的高校男女生BMI指数峰度及卡方检验差异显著。通过对大学生BMI指数现状分析以及研究不同性别大学生BMI分布差异性,提出了改进、开发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与健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云南高校为例,从信息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以及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探讨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举措,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和西部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逐渐兴起,这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其冲击的力度对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更为突出。民族性地方院校在教育革新的洪流中如何去面对这些新的挑战,这都是今天需要探究的课题,下面将从学生、教师及学校三个方面阐述民族地区地方性院校面临的挑战及其应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分析的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浙江省主要高等院校的专利产出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专利类型、创新技术领域分布等情况,从量化角度研究了该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云南高校为例,从信息素养的四个核心要素以及影响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入手,研究分析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探讨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举措,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和西部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风景园林学生竞赛现状分析,确定以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竞赛(CHSLA)两项竞赛作为本次探讨对象.以两项竞赛2009-2018 10年来获奖案例及西南地区学科院校公开信息为数据源进行统计,分别对IFLA,CHSLA两项竞赛以中国各地区、各省份、各院校等进行分析对比,对获奖频次前四院校及西南地区获奖前四院校等相关情况进行探讨,提出西南地区学科竞赛教育发展可通过院校均布、构建横向联动,优化培养方案、增强竞赛广度,清晰培养目标、明确教育结构的方式来推动,最终实现风景园林愿景——美好人居.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较其他高校更为艰难.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的就业工作路径.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增强就业工作的执行力;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障力;拓展就业工作思路,提升就业工作的推动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践行“平民大学”理念,扩大学校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论广东省属本科高校区域布局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东高等教育事业近年来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但在不少方面仍然落后于先进省(市),其中省属本科院校布局结构不够合理、教育经费投入在不同区域的分配欠协调等矛盾最为突出。正在全省组织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定位,广东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必须顺应潮流,围绕以下两方面做文章:一是选准突破口,将欠发达地区部分业已具备条件的省属本科院校调整为"完全省属本科院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在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地方高校的支持力度,促进各区域、各类型高校均衡发展,追求整体效益的合理性增长。  相似文献   

20.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延伸和发展,不同地域的区域创新体系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等重要任务。分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针对该类高校科研基础差、定位模糊、创新与需求脱节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后发优势、明确定位、加强产学研结合的解决办法,为该类高校快速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