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对电炉钢渣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后制备成钢渣吸附剂,在实验室中用该吸附剂处理合铬废水,并在不同条件下对它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中Cr(Ⅵ)的浓度低于1.0mg/L,可以达标排放。利用钢渣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可以以废治废,变废为宝,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造纸废水中木质素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造纸废水中木质素的研究表明,用甲基异丁基甲酮、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对造纸废水所产生的污泥进行提取,将其中的木质素进行回收,并利用木质素的吸附功能,将提取的木质素对三价铬离子进行吸附,三价铬离子被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氧化及酸性土壤条件下,用制备的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进行了砷酸根、铬酸根离子的竞争吸附实验,研究了砷酸根离子和铬酸根离子不同用量及不同添加顺序对竞争吸附的影响,并与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有不同的吸附能力,但在实验条件下砷酸根及铬酸根离子在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表面不发生竞争吸附。砷酸根和铬酸根的吸附顺序对其吸附量有一定的影响。竞争吸附实验的砷酸根、铬酸根吸附量均高于对其单阴离子的吸附量,此现象在复合体表面最为明显,说明复合体具有独特的阴离子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毛竹遗态Fe2O3/Fe3O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研究铬(VI)不同的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不同、吸附剂不同的投加量、不同的粒径的条件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铬(VI)溶液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吸附剂用量。温度、振荡时间、投加量等因素对铬(VI)吸附作用影响不大。优化工艺的组合为:铬(VI)浓度为10mg/L,溶液初始pH=1,温度为45℃,吸附剂粒径小于100目,吸附剂用量为0.5mg/50mL,吸附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5.
水洗废啤酒酵母去除电镀废水中镉的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洗废啤酒酵母为吸附剂,采用自制试验装置,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镉进行吸附-沉降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废水处理量1L,废水中镉质量浓度为26mg/L,pH=7,吸附剂用量40g/L(湿重),室温约25℃,搅拌速度1000r/min,吸附时间30min,沉降240min的条件下,废水中镉的吸附率及吸附—沉降后镉的去除率分别达96.59%和94.25%.三级处理后废水中镉达到排放标准(0.1mg/L).连续处理效果比间歇处理效果略差.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表面能谱,分析了水洗废啤酒酵母对镉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水洗废啤酒酵母对镉的吸附过程中细胞结构受到破坏,吸附过程有化学络合和静电吸附作用存在.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黄原酸酯对水中Ni~(2+)离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脱脂棉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纤维素黄原酸酯,并对含镍离子的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液pH值以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率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50℃、吸附时间为2h、溶液pH值为8.0、吸附剂用量为2.0g时,纤维素黄原酸酯对镍离子吸附量可达26.11mg/g,吸附率97.18%.纤维素黄原酸酯对镍离子的吸附效果较好而且纤维素黄原酸酯的制备工艺简单,是一种高效、价廉的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7.
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廉价高效的处理含铬废水的吸附剂,用Freundlich等温式研究了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等温吸附过程。根据Clapeyron—Clausius方程获得了较小的吸附热,△H仅为-5.83kJ/mol,表明褐煤吸附铬离子是物理吸附过程。同时研究了酸度、溶液浓度及、吸附时间对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增加,平衡吸附量减小;当pH为2、铬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0mg/L、吸附100min时,吸附量可达3.8mg/g。用褐煤进行含铬废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铝土矿浮选尾矿经FeCl3改性后,对铬酸根离子的吸附能力大大提高.随着改性尾矿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以及溶液pH值的降低,改性尾矿对铬酸根的吸附能力提高,铬酸根的去除率最大可达95.22%.铝土矿浮选尾矿经铁盐改性后,Fe(OH)2 和Fe(OH)2 在矿物表面产生了吸附,使得改性后尾矿的比表面积和等电点增大,铁含量增加,并在红外光谱图中1 432 cm-1处出现新的羟基峰.改性尾矿吸附铬酸根离子后,其比表面积和零电点降低,X衍射图中铁矿物峰值强度降低,红外光谱图中铁的羟基峰消失,证明对铬酸根离子的吸附主要是通过改性尾矿表面吸附的羟基铁离子与铬酸根离子产生反应的结果.图6,表3,参9.  相似文献   

9.
以毛竹遗态Fe_2O_3/Fe_3O_4/C复合材料为吸附剂,研究铬(Ⅵ)不同的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不同、吸附剂不同的投加量、不同粒径的条件下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溶液初始p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吸附剂用量。温度、振荡时间、投加量等因素对Cr(Ⅵ)吸附作用影响不大。优化工艺的组合为:Cr(Ⅵ)浓度为10 mg/L,溶液初始pH=1,温度为45℃,吸附剂粒径小于100目,吸附剂用量为0.5 mg/50 mL,吸附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恩德炉废灰以废治废的环保目的,以焦化废水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恩德炉废灰作为吸附剂,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恩德炉废灰投加量、温度、pH及吸附时间对焦化废水中主要有机污染物挥发酚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将恩德炉废灰去除率与粒状活性炭和粉末状活性炭两者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恩德炉废灰的吸附效果优于市售的粒状活性炭。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即废灰用量2.0 g,温度25℃,pH 4.5,反应时间80 min的情况下处理废水,挥发酚去除率为91.61%,COD去除率为8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