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究微波功率和样品负载量对多孔硅酸钙微波干燥动力学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idilli模型是微波干燥多孔硅酸钙的最佳模型.多孔硅酸钙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随着样品负载量的降低和微波功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样品负载量为4~30 g时,对应的Deff=4.265×10-9~1.967×10-9m2/s,微波功率为100~350 W时,对应的Deff=3.222×10-9~25.224×10-9 m2/s,微波功率密度相同时,微波功率愈大Deff越高.增加多孔硅酸钙负载量和增加微波功率都能提升微波干燥效率,样品负载量为4~30 g时,对应的微波干燥效率为6.04%~21.52%,微波功率为100~350 W,对应的干燥效率为11.57%~28.69%.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材料进行表征,微波干燥后的多孔硅酸钙与传统方法干燥后的相比,脱除了部分化学结合水...  相似文献   

2.
微波对流联合干燥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对流不仅干燥速度快,而且具有杀菌的特点.文中对微波对流联合干燥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微波对流联合干燥工作机理的定性分析,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微分控制方程组,并在此基础上对球形物料的微波对流联合干燥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了沿半径方向上物料含湿量、水蒸汽压力、温度等随干燥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符合理论分析情况,与实验结果也吻合良好.同时发现微波输入功率对内部湿份的迁移、干燥过程的温度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佛手瓜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干燥时间、微波功率、真空度、转速、厚度等因素对干燥率的影响,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干燥率与这些因素的关系模型,并应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实现对该模型参数的训练和系统模拟。结果表明,不论微波真空干燥因素如何变化,只要用一定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对拟采用的干燥条件进行仿真,均可得到较为可靠的目标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土豆片为原料,研究了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以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及装载量为三因素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符合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特性的模型为Page模型.用SPS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得出最终的干燥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证明用Page模型描述土豆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的动力学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盐渍是鲍鱼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前处理的关键因素. 以不同浓度盐溶液-0, 5%, 7 5%, 10%, 15%和饱和盐溶液-盐渍鲍鱼,在微波功率2 000 W、真空度-80 kPa条件下进行微波真空干燥. 以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干燥后色泽、复水性及复水后质构特性为指标,考察盐渍对鲍鱼干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蒸馏水浸泡和盐浓度大于15%的盐溶液盐渍都不利于鲍鱼微波真空干燥的进行和干制后的品质. 当食盐浓度为7 5%~10%时,鲍鱼的微波真空干燥速率明显加快,复水率和复水比均较好,复水后呈现较佳咀嚼性,且色泽为均匀的淡黄色. 综合考虑,经过7 5%盐溶液浸渍24 h后,沸水煮2 min的鲍鱼进行微波真空干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热泵干燥时间过长、微波干燥成品品质差的问题,研究了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对刺参干燥特性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具有不同干燥温度和不同转换点含水率的多种热泵微波联合干燥方式,并通过实验方式研究了刺参的含水率、干燥速率、收缩率、复水率、外观、组织形态、气味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泵微波联合干燥呈现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微波干燥阶段最大干燥速率远高于热泵干燥,分段薄层干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刺参的干燥特性.在干制品性能方面,相同干燥温度下,纯热泵干燥成品的复水率小于联合干燥,但收缩率大于联合干燥.在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干制品的复水率随干燥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收缩率逐渐增加.热泵微波联合干燥中转入微波干燥的时间点需综合干燥时间和成品性能来综合确定,对应40℃干燥温度,转换点含水率为197%时,干燥成品品质最好,干燥时间也较短,是一种较好的刺参联合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干燥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风加热、微波加热和微波真空加热对马铃薯全粉进行干燥处理,比较了三种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的感官品质、吸水和吸油能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感官品质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质量最好,其次是微波干燥,最后是热风干燥;在吸水和吸油能力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要明显强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而采用微波干燥要略强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8.
微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微波干燥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微波干燥的物料温度特性、微波干燥的膨化作用、微波炉内磁场分布、功率和质量对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经过分析得到微波干燥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微波干燥扇贝柱热质传递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扇贝柱样品探索水产品的微波干燥规律,根据微波加热干燥的质量扩散和热传导原理,建立了微波辐射下水产品干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在干燥过程中以不同能量的微波辐射和不同样品半径对温度和干燥效果的影响,并与采用显示有限差分法求解的数学模拟曲线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吻合,所建立的水产品微波干燥数学模型可成功解释其微波干燥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有杆泵抽油系统气体膨胀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仿真方法只考虑地层产出气对泵效的影响,忽略了其在举升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导致高气油比井系统效率仿真结果精度偏低。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地层中的气体在举升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包括溶解气膨胀能和自由气膨胀能两部分的理论。将有杆抽油系统输入功率划分为有效功率、气体膨胀功率、地面损失功率、地下损失功率4部分。应用能量守恒的理论,建立了自由气膨胀功率计算仿真模型,完善了以能量法为基础的系统输入功率计算模型,提高了系统效率计算仿真精度。仿真实例表明,在计算系统输入功率时,自由气膨胀功率不可忽略,其系统效率计算模型仿真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以鲜香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热风干燥时间、微波功率、热风干燥温度对成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稳健试验研究确定了微波膨化香菇的最佳工艺条件:热风干燥时间1.5 h,微波功率480 W,热风干燥温度65℃。  相似文献   

12.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微带结构的微波整流电路,研究了在不同输入功率下的微波整流效率.该整流电路采用肖特基二极管的倍压式整流电路设计,针对输入微波功率的大动态范围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软件仿真和加工实测,表明在0 dBm至20 dBm的微波输入功率下,该整流电路均可获得不低于50%的直流转换效率.在17 dBm的微波输入功率下,整流电路效率达到了78.8%.  相似文献   

13.
干制脱水加工被广泛应用于农副产品的保藏和精深加工,但是干制加工会影响产品活性物质的含量,导致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为了研究微波真空干制功率对荷叶酚类物质的影响,比较了300,400,500W等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干制及热风干燥、日晒条件下,荷叶酚类物质含量变化;采用DPPH和FRAP方法比较不同微波功率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荷叶经微波真空干制加工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较热风干燥法显著提高,分别是后者的1.79和1.76倍;荷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微波真空干制荷叶清除DPPH·活性优于热风干燥方式,300,400,500W微波功率干制荷叶清除DPPH· IC50值分别是62.52,49.31,43.59μg/mL;微波功率500W干制荷叶提取物FRAP抗氧化活性分别是日晒荷叶和热风干燥荷叶的3.18和1.82倍。抗氧化活性指标与酚类物质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荷叶总黄酮含量与FRAP和DPPH为极显著相关,表明微波真空干制能够显著影响荷叶酚类物质含量,进而增强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用微波和红外干燥对胡萝卜的干燥品质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热风干燥进行了比较。通过仪器和感官分析对胡萝卜的品质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干燥胡萝卜的品质特性因所使用的干燥方法而不同。  相似文献   

15.
水平转盘与转鼓微波干燥均匀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波干燥存在的主要问题--干燥的不均匀性,提出利用改变物料在微波场中的位置来改善物料对微波能吸收的均匀性,从而达到微波干燥的均匀性.以黄豆为物料,比较了水平转盘与转鼓两种结构在不均匀的微波场中对物料干燥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转鼓微波干燥比水平转盘微波干燥更加均匀,对于不均匀的微波场,利用物料的随机运动可改善微波干燥的均匀性,从而提高干燥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微波辐射合成邻苯二甲酰亚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苯酐和尿素为反应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合成了邻苯二甲酰亚胺。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的反应速率显著提高,辐射反应100s,收率达85%,产品纯度为95%。同时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原料配比以及输入能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发现以苯酐和尿素为原料微波合成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苯酐:尿素=1:1.2(摩尔比),每克苯酐输入的表观辐射能为11.35kJ,采用连续辐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龙眼微波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微波干燥龙眼新技术,采用微波干燥试验装置和自行开发的计算机在线测试系统,进行了不同加热、间歇时间组合条件下的龙眼定功率微波干燥试验.结果表明:龙眼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降速干燥三个阶段,物料失水过程大部分处于恒速阶段,在2.7~5h内可将龙眼鲜果干燥至含水率20%(w.b.)以下,并获得满意的干燥质量.微波加热时间对干燥速度影响最大,间歇时间的影响受制于加热时间.在干燥后期应缩短加热时间以控制物料温升,避免干燥过度.以试验数据回归的数学方程可用于描述二段式龙眼微波间歇干燥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机械设计时可遵循的节能基本原则,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对功率方程中以周期函数表示的系统势能变化率、系统动能变化率、其他输出力消耗功率、无用功率进行逐项和综合分析,求证得到引起机器输入功率匹配较高和功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与机械设计节能基本原理。分析表明,在设计机械系统时,只要使各种能量和功率分别为常量或在最小范围内变化,或者使系统能量和系统功率为常量或在最小范围内变化,则维持系统正常工作所需输入功率将会降低,系统能量将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工程实际应用,证明该原理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适用于机电类节能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辐射法由溶胶制备出TiO2薄膜,考察了加热方式、微波功率、辐射时间等因素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加热法相比较,微波干燥制备的TiO2薄膜对甲基橙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微波辐射加热时间为4min,微波功率为中低火时,制得的光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且TiO2薄膜性能稳定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花岗岩型铀矿石在微波照射下的裂隙演化和强度变化规律及破碎特征。利用JYC-3型微波高温焙烧炉,微波功率为1 kW、2 kW和3 kW分别对干燥试样和水饱和试样照射30 min和45 min,再进行自然冷却和水淬冷却;采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冷却后的试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其裂隙演化和强度变化规律及其破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铀矿石试样的抗压强度随微波功率的增加而急剧降低,微波功率从1 kW上升到2 kW时,铀矿石试样的抗压强度降低了10.63%;微波功率从2 kW上升到3 kW时,铀矿石试样的抗压强度降低了21.3%;功率相同时增强照射时间能有效的降低试样的抗压强度;水淬冷却后试样的抗压强度比自然冷却的强度低;微波照射下水饱和试样比干燥试样更容易在早期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