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实现在役机械通风冷却塔循环水蒸发损失深度回收,提出了有限空间型冷却塔(CSCT)概念,设计了机械通风CSCT冷凝消雾收水装置结构模型,并建立了装置设计数学模型。构建了装置设计软件流程,基于C++ Builder耦合水物性数据库开发了机械通风冷却塔凝消雾收水装置设计计算软件,实现了机械通风冷却塔冷凝消雾和水深度回收,并通过软件仿真计算实例预测了CSCT冷凝除雾收水装置性能和完成装置阻力优化。研究结果为在役机械通风CSCT冷凝消雾收水装置技术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具性软件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了国内外多组分管内冷却冷凝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工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编制了空冷器设计计算程序,然后给出了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算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为进行空冷器的优选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空冷凝汽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优越性,建立了凝汽器中蒸汽流场和热传递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分布阻力、分布质量汇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了凝汽器壳侧汽相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对于凝汽器的设计、改造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空冷凝汽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优越性,建立了凝汽器中蒸汽流场和热传递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分布阻力、分布质量汇的处理方法。详细描述了凝汽器壳侧汽相的流动和传热过程,对于凝汽器的设计、改造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除雾收水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冷却塔节水问题,对火力发电厂湿式冷却塔除雾收水的节水方案进行了论证.根据热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分析,冷却塔塔内进行静电收水的节水方案是不可行的.冷却塔塔外收水方案虽不违反热力学原理,但通过理论计算,其结果表明冷却塔出口水雾的净含水量随气候变化较大,一般情况下含水量低.因此,这种新型节水方案需结合冷却塔实际运行工况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冷却塔配水系统布水研究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冷却塔配水系统布水不均匀的问题,对冷却塔管式配水系统的构成、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各部件及管系的阻力特性,结合Bernoulli方程和Gardel方程,建立配水系统动、静压转换和每个喷头前的配水压力计算公式,实现每个喷头的流量计算.为实现配水均匀,通过控制最大流量喷头与最小流量喷头的流量差,提出冷却塔均匀配水的计算模型.据此可按要求的流量差进行配水系统的设计与计算,为冷却塔实现配水均匀提供了可靠的计算方法,经多个工程实践验证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7.
节能减排、热能综合利用和水资源保护是化工装置综合生产指标评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格尔木炼油厂10×10^4t和30×10^4t甲醇装置的余热回收、蒸汽冷凝液利用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蒸汽冷凝液替代脱盐水、转化气热量综合利用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出的改造方案可节省低压蒸汽23000kg/h,水63750kg/h,年节省费用为2943万元。  相似文献   

8.
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以出塔水温作为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大型冷却塔热力计算的湿差模型,并与目前常用的焓差模型以及四变量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以及气象条件(如大气压力、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淋水面积和风速等参数对冷却塔出塔水温的影响.即随着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的降低,或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淋水面积的增大,或者风速的增大,出塔水温均会降低.结果表明:湿差模型和焓差三阶模型是适用于大型或超大型冷却塔的热力计算模型,在大型冷却塔设计时,应特别重视循环冷却水系统冷端参数的综合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7座大型冷却塔现场实测阻尼比识别数据为基础,选取其中高位收水冷却塔为对象,基于实测阻尼比取值范围设置4种阻尼比(分别为0.5%、1%、2%和3%)计算工况进行风振响应完全瞬态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阻尼比(5%)下的风振响应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阻尼比取值对高位收水冷却塔风振平均和脉动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基于5种风振响应及3种等效目标计算了不同阻尼比下的风振系数,探讨并归纳了不同阻尼比、响应目标和位置对结构风振系数取值的影响规律,最终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以阻尼比和子午向高度为目标函数的风振系数拟合公式.主要结论可为此类高位收水冷却塔风振动力分析阻尼比取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湿空气流经PVTt法气体流量标定装置中的超音速喷管时的冷凝问题,并针对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季冷凝现象最明显而在冬季最弱.  相似文献   

11.
对运行状态下的某超大型双曲冷却塔的内表面平均风压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采用DPM模型结合UDF函数方法加入源项来研究某超大型冷却塔内表面平均风压分布;塔中水相采用了拉格朗日方法模拟,而空气相采用欧拉方法模拟,较好地实现了冷却塔运行状态下的内外流场计算及其与传热传质的耦合计算,分析了运行状态下冷却塔横风向来流时的内压分布规律.无侧风工况下计算结果显示,塔运行过程中的内表面压力对称性良好,出水温度与实测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塔运行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侧风工况下得到塔内压力系数沿高度方向相应变大,而沿纬向变化不明显.同时讨论了中国规范对内表面压力系数的取值不完善之处,给出了建议取值,为超大型冷却塔设计过程中的内压计算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横流式冷却塔的热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横流式冷却塔的设计和计算一般是基于Merkel在1925年提出的焓差法,它不但取路易思数等于1,而且忽略了水份蒸发引起水量减少以及进口相对湿度的影响.本文以空气的含湿量差为驱动力,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推导出它的微分方程组,编制程序进行计算,求得了横流塔的精确解.同时按焓差法编制程序求得横流塔的近似解,并和精确解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焓差法的近似解求得的冷却塔填料容积偏低,偏差一般为10~20%,个别达30%,这在设计横流塔时应认真注意.本文还分析了一系列因素对横流式冷却塔热力性能的影响.其中有:进塔空气的干湿球温度,水温差,冷却幅高,大气压力以及容积散质系数对冷却数和填料体积的影响.还分析了不同地区气侯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对横流塔的设计计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湿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值方法及其在喷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亮  李国君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35(11):1131-1134,1138
针对在高维情况下存在自发凝结的湿蒸汽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回顾了当前湿蒸汽两相流计算的概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守恒型的两相流流动控制方程组及数值求解方法,对二维喷管中存在自发凝结的跨音速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可准确地预测喷管中自发凝结发生的位置,反映边界层影响膨胀率,从而引起喷管中冷度及相应水滴状态分布的不均匀,计算也显示了凝结流动与单相流动马赫数分布的显著差异,为研究透平叶栅中的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张花高速澧水大桥索塔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根据热传导和有限元基本原理,应用MIDAS软件建立了澧水大桥索塔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模型.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温控方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温度监测,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信息化施工,为混凝土冷却水通水和保温保湿养护等温控措施提供了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索塔基础未出现温度裂缝,达到了预期目标.工程实践表明本文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方法和流程有效,可供桥梁索塔基础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换流阀冷却水系统中水质合格,需合理设计离子交换器的规格和内部结构。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离子交换器的几何模型,对离子交换器水流速度进行选择,进而确定塔径、塔高等工艺参数;运用二维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塔内树脂填料,并对进出水装置的局部细节进行模拟,进而分析流阻特性及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设计出力一定时,控制水流速度50 m/h,计算塔径,流场、压力降具有较好的形态,采用小滤帽、石英方式配水,水流分布较为均匀,可对设备的选型提供技术参考与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张季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9):7719-7722,7740
在供热系统冷凝水回收装置中,集水器压力控制是整个回收系统的关键。采用模糊控制思路,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设计集水器内部压力模糊控制器。利用对集水器内部的压力的模糊控制,控制排汽电动阀门的开启度,使集水器内部压力稳定在某范围,有效控制集水器内部压力,从而控制集水器内部水蒸汽含量,防止水泵汽蚀,使装置在多路公网,恒压、衡液位、高温情况下全自动、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从管网平差的定义和在供水管网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出发,指出了采用哈代.克罗斯法的弊端和EPANETH在管网平差中的算法及适用范围.选取了1个有清水池和水塔的给水管网的例子,在软件上直接建立管网模型,从管段、节点信息输入及处理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应用EPANETH来计算有水塔管网情况.结果用管段流量.节点压力图、管段流速一节点需水量图、节点总水头.管段流量图等表现,并详细说明了管段直径设计原则和做法;详细校核了水塔转输工况和自由水压情况,通过分析得出根据最高时确定的管径,不能满足转输时进入水塔流量的结论;最后通过反复调整个别管段管径,达到了要求,各节点的自由水压均满足要求;指出了软件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用逆流积分法计算空调冷却塔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热、质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推导出空调冷却塔的逆流积分法基本方程,介绍了具体的计算步骤.计算在室外设计工况和超室外设计工况两种气候条件下能满足在用冷却塔设备参数的冷却水温;分析冷却水温、传递单元数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得出逆流积分法分析冷却塔运行状况更直观的结论.逆流积分法计算也证明在高温热天气采用冷却塔并联操作对降低冷却水温行之有效.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19.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两座电波发射塔基座的支撑瓷瓶因年代久而产生开裂,严重威胁到发射塔的正常使用。根据发射塔基座须进行绝缘、耐高频发射支撑加固的需要,采用可调式机械装置和高性能瓷体材料进行了工程加固。详细介绍了该加固工程所采取的结构及材料设计、结构受力计算方法以及其座加固技术措施等多方面。工程竣工一年多年的良好状况表明了其设计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改造或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