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溴甲酚紫为发色剂,镧系稀土金属离子(La3+、Ce3+和Nd3+等)为显色剂,在固化的溶剂环境下,制得一系列镧系复配物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利用DSC检测热变色过程的可逆性及其能量变化,分析了显色剂的种类及用量、双显色剂的配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镧系复配物热致变色性能的影响。FTIR和UV—Vis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热致变色机理为溴甲酚紫的内酯环结构与醌式结构之间的相互转变,即分子间的电子得失。,  相似文献   

2.
3.
以2,2':5',2″-三噻吩(3T)作为单体,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噻吩,研究了聚噻吩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在液体电解质中,当施加外加电压时,聚噻吩薄膜的颜色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利用聚噻吩作为电致变色活性层制备了固态电致变色器件ITO/聚噻吩/凝胶电解质/ITO,在施加外加电压时,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也能发生橙黄色和藏青色的可逆变化.  相似文献   

4.
用紫外光照射含N2O4供体锌配合物(BFP-Zn)和10,12-二十三碳二炔酸(TCDA)的混合溶液,引发聚合得到聚10,12-二十三碳二炔酸/锌配合物(聚(TCDA)/BFP-Zn),通过FT-IR,XRD,SEM及TG对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聚二炔酸中—COO-与配合物中Zn2+的螯合使复合材料具有可逆热致变色行为,50℃时复合材料由蓝色转变为红色,140℃变为橙红色,且热致可逆;170℃变为橙黄色,热致不可逆.光照时间、BFP-Zn用量对复合材料热致变色温度影响较大,光照15 min,BFP-Zn质量是二炔酸单体的30%时,聚(TCDA)/BFP-Zn复合材料变红色最快,变色温度范围较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6.
电致变色中电介质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介型电致变色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电介型G/ITO/WO3/Ta2O5/ITO系统用电子束蒸发的制备参数,分析了电介质中的吸附水对着色的重要意义,对影响该系统性能的因素如制备工艺参数、ITO膜方块电阻和电场大小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对电介质膜层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致变色氧化镍薄膜的制备与性能张旭苹,陈国平(东南大学薄膜研究所,南京210018)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性能(光的透射、反射和吸收)通过外加电场或电流的作用在包括可见光波长的某一波长范围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氧化镍薄膜是目前发现的性能最好的电致变色...  相似文献   

8.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的氧化镍电致变色薄膜初始态,漂记和着色态的表面和经氩离子枪剥离后的内部组成与化学状态。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含有大量羟基的离子液体可以与镍(II)金属配合物发生配位反应,含有二者的溶液具有热致变色性质。这种新型的热致变色体系,只需要普通太阳光的热量就能驱动变色,具有变色灵敏、环境友好等特点。这种热致变色体系在与高分子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形成复合物后,仍然具有优良的热致变色特性,且这种复合物可以由不同的镍(II)金属配合物组成。另外,这种热致变色体系还可以通过引入额外的氯离子,使体系在温度低于0℃以下时有颜色变化响应,体系转变为冷致变色体系。本文介绍几种基于羟烷基咪唑类和基于季铵盐的深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分别与镍(II)金属配合物所组成的热致/冷致变色体系及相关基础研究和复合膜应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室温高离子电导率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凝胶电解质制备了一种三氧化钨和普鲁士蓝互补型全固态电致变色窗,该电致变色灵巧窗呈现了良好的电致变色和记忆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4价钨离子和5价钨离子以及6价钨离子在钨青铜型化合物中共存。  相似文献   

11.
电致变色材料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在现代国防科技上的地位越来越重,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电致变色材料在红外发射器件、智能电致变色涂层、电色储存器件、智能电致变色织物的应用。从而使人们更多的对电致变色材料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紫外光耐候实验箱加速老化系统模拟沥青自然环境下紫外光老化,通过对沥青光老化前后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性能的测试以及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红外光谱检测,对比分析了复配抗紫外光老化剂对提高沥青抗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老化环境下,添加抗紫外光老化剂的沥青试样老化后与基质沥青老化后相比,针入度增加,软化点减小,延度增加,其抗老化性能有显著提高;添加复配添加剂质量百分比为5%A+1.5%B的沥青试样,三大性能指标变化百分比较大且羰基特征吸收峰减弱,改善沥青的抗光老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用电子束蒸发NIO粉末的方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电变色氧化镍薄膜,并将薄膜置于200-500℃的空气环境中进行1h热处理.用XRD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发现热处理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较小,而对薄膜的致色效率及致色与消色态的速射率动态变化范围影响较大.分析了薄膜中电荷的输运机制,讨论了OH-离子电荷的注入位置  相似文献   

14.
15.
电致变色WO3薄膜的结构与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电致变色WO3薄膜的结构与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从WO3薄膜的微观结构、电子能态出发,分析了电化学反应导致WO3薄膜光吸收并着色的机理;其次介绍了WO3薄膜的制作方法和过程.采用真空电子枪将热压块状WO3(纯度99.9%)蒸镀在普通玻璃衬底上,然后用多种物理手段测试了WO3薄膜的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如XRD、XPS.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使得膜层的特性达到最佳.最后指出WO3薄膜最有希望应用在光电子学和太阳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a-WO3和c-NiO的互补电致变色性能,结合有离子掺杂的固体电解质,采用反应蒸发方法,制备了一种在可见光直至红外范围有优良电致变色性能的全固体电致变色器件.对于波长为0.56μm的入射光,光透过率的变化在60%以上.器件经数百次循环开关后仍有稳定的电变色性能.染色态到漂白态的响应时间为17s,漂白态至染色态的响应时间为60s.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一种成功研制的基于蓝色导电高分子材料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智能变色窗.开发出红色和绿色分子单体及相关器件,设计出基于有机高分子工作电极和无机碳、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对电极的器件结构,以及半固体,固体电解质.所开发出的智能变色窗、智能变色眼镜等器件样品涉及民用、工业及军事等多个领域.电致变色窗的当前及未来发展包括大尺寸建筑和汽车用玻璃窗、显示器、变色织物,装饰品及护眼等装置.  相似文献   

18.
本采用多聚配合物法制备非晶态氧化钨变色薄膜,同时采用半固态电解质初步组装了透射式氧化钨基电致变色器件,并对其着色效率、响应时间等电致变色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论述了电致变色智能窗的设计、结构、性能评价,总结了智能窗中所使用的各层材料,展望了智能窗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指出具有双电致变色膜层的互补型结构智能窗不仅大大简化了制作工序,而且性能也优于传统五层型智能窗和无离子储存对电极层的四层型智能窗.智能窗中的2种关键组分是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色彩丰富易于成型加工的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以及离子导电率较高、温度变化范围较宽的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是未来电致变色智能窗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4-甲酰基三苯胺和2-乙酰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配体TPAtpy,再与二价钴离子配位制备配合物Co (TPAtpy)2,最后在ITO玻璃表面采用电化学聚合制备了两种电致变色薄膜poly-TPAtpypoly-Co (TPAtpy)2。由于Co (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oly-Co (TPAtpy)2poly-TPAtpy表现出更好的电致变色性质,poly-Co (TPAtpy)2的光学对比度高达76.5%(750 nm),着色效率高达570.1 cm2/C,响应时间较短(着色时间:12.8 s;褪色时间1.8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