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新耶路撒冷",其核心内容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具有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关系看作是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源,把共产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的发展创造了制度条件,江泽民在前人基础上第一次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命题,并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共产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从所有制形式发展的角度看,亚细亚所有制是孕育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理想的前提;随后基于原始共同体的主体差异性和自然环境优劣性冲突、对立、融合而产生的古代所有制,是和共产主义相背离的;日耳曼所有制接受上述差异性和优劣性,便越来越远离共产主义所有制;生产力三要素对人类社会发展作用的拓展与转移,也使关于共产主义的具体规定性的描述成为先验理性的产物.像马克思那样将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现实运动”,才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想线索和给出的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以图示为 :自由—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劳动—人的需要本性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是马克思考察人的本质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 ,到 184 4年手稿则进一步从人的感性活动的性质来确定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 ,并把劳动看作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实现和展开。由劳动分别向两个方向追寻 :一方面是考察人的劳动的动力根源 ,揭示人的需要的本性 ;另一方面是考察人的劳动结果 ,说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通过劳动 ,既满足自身的需要 ,同时也实现和确证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本质 ;但劳动所生成的社会关系 ,现实地决定和制约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人的解放即人的本质的复归 ,就是要求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乏对个体存在、属性和发展的论述。语用学中对礼貌的研究同样离不开人的因素。本文尝试将礼貌理论置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现实的人、经济人假设以及自由人联合体概念与礼貌行为主体、行为准则以及行为目的分析结合,证明两者之间的相通性。分析认为在对人的存在和本质属性的论述上,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在发展方向上,后者为前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但只是一个作为未来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 ,江泽民同志在我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着重提出并多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使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等重要。只有形成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及其关系问题的思想的科学理解,才能科学把握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有关共产主义思想的文本解读基础上,在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理论解释框架下,探讨该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内涵、逻辑结构、思想渊源及历史局限性等内容。应该克服对待该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过高认识,恢复它的本来含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其内容和意义。该手稿的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思想,但是是不成熟的、逻辑上具有缺陷的和带有明显的人道主义色彩的共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09,(12):12-23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胡锦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批判和解放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出发,扬弃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劳动异化的人”,立足于社会关系中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深入到作为创造历史的“剧作者”“剧中人”,设想、构建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进而使哲学从思辨走向科学,开创了人的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极限蕴含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以此刻画了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人类社会可以无限地趋近共产主义.把人类社会视为一个系统,提出了它的两条基本公理.借助于公理法,利用逻辑推理论证了劳动将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劳动创造财富、人类的思想觉悟可以逐渐达到共产主义人生观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实践辩证法。它承继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与革命性,在此基础上更强调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的基础作用,因而这种辩证法才具有现实的批判性、理论的在场性以及人的在场性,而它的最高境界则是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分析会计工作的意义和特点入手,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会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维代数簇的极线收缩已有很多研究, 将它们推广到极面收缩对高维簇的双有理分类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设 X 是非奇异的 n 维射影簇, L是 X 上的am ple 除子,f∶ X→ Y 是以 K X + (n- 3) L 为支撑除子的极面收缩映射. 当f 不是双有理映射时, Beltram etti等人系统地研究了f 的结构. 在研究f 是双有理映射时,一个完整的结构定理被给出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全部思想中,洋溢着博大深刻的人文关怀思想,马克思通过研究伊壁鸠鲁的原子学说,张扬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的价值倾向;通过对“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批判,显示了对人的问题的真正关注,表现出切实的人文关怀;通过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把建立“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作为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主题。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状况大体可归结为哲学共产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和实践共产主义三种阐释范式,由于它们都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不同程度的近代解读,因而都没有真正领会共产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的当代性质依然蔽而不明。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消费和谐的概念,但是马克思非常重视消费的和谐问题。在其著作中既有对资本主义私有制非人化消费的批判,也有对消费与需要、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的探讨。马克思的消费和谐思想对化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消费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现代性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向度并进行了革命性改造。马克思的未来追求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到对商品的分析、即资本的批判即现代性扩散的世界市场即世界历史的大门打开的。现代化是现代性的获得过程,全球化是流动的现代性。全球化是马克思的历史地平线。“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研究全球化的理论精品,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观点看待、把握、应对新全球化的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从生产劳动看待历史,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人类发展史的钥匙。因为人的第11个活动是生产劳动,是人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活动。马克思研究了自己实践哲学新思想与德国思想体系之间的对立,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哲学信仰,阐述了自己的唯物史观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实践哲学诞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