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应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论述的政治经济学方法,是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正确理解马克思得出这些结论的科学方法,对于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之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主要侧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已终结。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是法国启蒙运动者特拉西为了摆脱宗教和形而上学的偏见而提出的观念学的概念,它在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中获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批判向度由对理论形态的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之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向度主要侧重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甚至认为意识形态已终结。  相似文献   

5.
鲍威尔的批判哲学既是宗教的批判,也是政治的批判,但归根到底是宗教批判。这是由鲍威尔批判哲学的思辨性质所决定了的。鲍威尔批判哲学的双重立场使得宗教批判和政治批判呈现出交错的复杂局面,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马克思的原则性结论,而必须深入鲍威尔哲学的内部,客观公允地对待鲍威尔的批判哲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鲍威尔哲学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逻辑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周秦诸子作为密切关注现实的思想家,以现实为思想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以历史为智慧的源泉与立论的依据。他们立足今天而反思过去,古今联系而相互比照,换位思考而得出结论,以史为据而抨击时弊。周秦诸子之书虽然成书年代不同,语言风格各异,政治主张有别,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多为论议时政而发,“博古”与“通今”紧密结合,于现实的批判中隐含对历史的批判,于历史的批判中贯穿对现实的批判,把现实批判与历史批判融为一体。我们探讨周秦诸子的现实批判与历史批判,把握其思想大义与理论精髓,对于认识社会现实与体察历史大势,有着重要启示与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之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批判学派成为后现代主义法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对同为批判学派的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批判法学与批判种族主义法学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8.
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就个人消费而言,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环节中同样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反作用。消费再生产出人及人的劳动能力;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消费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是指知识分子所应具有的对社会和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及对其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的反思、检讨、批评、否弃与创新。知识分子要不辱使命,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积极从事思维前提的批判、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为了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的后现代转向以降,新修正主义和民粹主义滥觞;而西方左翼文化理论的精英化倾向使文化研究有越来越趋于僵化的危险。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与大众传播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的新形式和主要场所,阶级仍然是形塑当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文化研究必需回归当代文化的具体语境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广泛借用批判的社会理论,融合政治经济学的结构批评。以推进启蒙和解放事业为目标,建构批判性媒介文化理论,才是当代文化研究的复活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能帮助批评家树立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揭示文学作品的道德指向和文化内涵。文章以《到灯塔去》为例,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解读作者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的艺术形象,借此以窥探他作为知识分子对待殖民的历史、混血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实质、分配关系为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前提的追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伦理经济的虚伪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中伦理经济的形式性;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追问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伦理经济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实质、分配关系为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前提的追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伦理经济的虚伪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中伦理经济的形式性;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追问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伦理经济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现象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同时,又批判了它们对主体性原则的过分强调。伽达默尔从客体或对象出发理解主客体的关系,客体或对象不断发展变化,吸纳主体对它的解释,在解释活动中主客体融为一体,由此消除了传统上主客体之间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张静 《科技信息》2012,(28):202-205
Irony is very complex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reveals an incongruity between reality and expectation of speakers.Scholars began to study i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such a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 and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approach.This paper will explore som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about irony study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17.
各国法律及有关国际公约对违约责任体系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各国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各国的规定既有明显差异又有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违约责任体系的比较评析,力求揭示其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违约责任体系立法实践的发展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洪灵菲发表于1928年的《流亡》是一部青年成长小说,它不但塑造了具有青春特质的人物形象而且真实地反映了革命青年的人生选择。作品通篇展现的是青春的成长与浪漫的激情,不但具有较高的可读性与真实性,更对当下的青年人有着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律职业中的性别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是人际交往与合作之规则,在规则解释的基础上产生法律理论,法律理论的科学化在为法律注入道德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强权的政治话语.法律推理也并非是严格的三段论推理,法律的发现与案件的格式化处理始终是在理性与感性的交融中发生.女性天然的去暴力性,适合于剔除司法程序中残存的暴力因素,将解决纠纷的司法程序改造为对话的,而不是对抗的,是理解的,而非压制的诉讼程序.女性的思维即使是感性的,也与法律推理并不对立.它可以弥补理性的不足,在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中作出女性的选择.我们只有在放弃那个在法律"以前"就已经固定的对女性的虚构的同时,也放弃在女性"之前"就已经固定的对法律的虚构,并在现实层面上彻底清除女性与法律职业分离的蕃蓠,女性与法律职业的新近与亲和的时代才会真正来临.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黑格尔及其以前的法哲学思想,阐述了马克思《黑格尔法的批判》的地位和意义。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泛神论的神秘主义”,对黑格尔法的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并指出此批判标志马克思的法哲学思想开始向唯物主义转变;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