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任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或发生的,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把他们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考察他们的背景、过程、结果,最终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当时和以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其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以及比较这种进步性和局限性谁占主流,让学生自己去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定位。当然,评价者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时代背景,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但作为中学生来说,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就是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前提下,通过阅读、理解、思考、交流、探讨,并在教师引导下,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初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4,(1):41-43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辛亥革命的发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做的一种选择,具有一定目的和意识的主体选择性,因而是历史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事件应坚持历史分析的方法。因此,我们应当具体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对它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考察。  相似文献   

3.
张秀云 《科技信息》2008,(34):334-334
由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全方位、多侧面的社会功能,历史教学能否发挥社会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历史知识去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运用一定的历史知识去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运用一定的历史知识去回答现实问题并适当介绍最新史学知识信息。  相似文献   

4.
陈丽 《科技信息》2006,(11):135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历史情节、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具体活动以及历史人物特定的装束等,采用归纳、比较、综合等方法,从各个方面论述历史人物,使学生能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历史人物的各种特点,把握历史人物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的历史进化论、博爱思想、自由人性论以及大同理想,都是“历史的中间物”,具有二重性特征,既有反封建的进步性,又有传统文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朱熹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特点是采用了双重标准,一是义理标准,二是功业标准。前者是朱熹评价历史人物的出发点与归结点,这包括从正统论立场去评价历史人物、以公与私为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以气节来评价历史人物,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虽然其中不乏理学的说教,但他仍然比较着重与自己所生活的历史时代相联系,反映其关心时事的心态。后者主要是歌颂狂狷者而批评乡愿,强调士大夫为政要关心时事,以天下国家为己任,肯定做出功业者而批评生事扰民者  相似文献   

7.
道德评价及标准问题数年来一直是众多史家讨论之焦点。反对者从史家所接受的专业教育,文化间差异以及历史结果好坏的相对性出发,认为历史学家无须在作品中做出道德评价。而赞成者多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出发,阐述了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实际上,历史学家在选择题目、引用材料和使用语言时必然会带有道德评价成分。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也要求史家必须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道德评价。道德评价的标准就在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对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还是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福霞 《科技资讯》2008,21(13):148-148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都与人密切相关。所以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在历史基础知识教学中,可以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联系起来讲解,做到事中有人,以人带事。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高尚品德和情感教育;追求真理,建立远大理想教育;刻苦学习,严谨治学教育;以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对他们进行启迪和借鉴教育;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是历史认识与研究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进行历史评价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阶级分析、客观分析、全面分析的原则,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为标准,采取多方面评价、分阶段评价、综合评价等方法,以实现历史评价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0.
就涉及历史人物王昭君的咏史诗所持的主要观点作些粗浅的梳理、分析.对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的评价由于诗人们所处的时代、处境、环境甚至心境不同,导致角度不同,立意高低不同,但无论如何都不影响其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1.
宋教仁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民主宪政思想的代表。研究者从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治思想分歧、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及局限性等方面对其宪政思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历史注释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所有人类历史活动的记载与评价,是人类历史活动主体在历史中注入其主体性与主观性的活动过程.将历史注释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引入哲学研究,有助于哲学界更深刻地把握历史的丰富性、理解历史的全面性和注释历史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说的心理分析法,不等于心理学的方法本身,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以及测验统计法等等,而是指用心理学的原理去分析考察人物(历史人物)及至由人物演出的事件(历史事件)的方法.心理分析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在国外已不算新鲜,大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尽管西方的心理史学都不同程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唯心主义成份,但它的某些合理因素仍从整体上促进了文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在某种意义上,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解决得怎样,直接关系到历史研究的水平和史学发展的未来.历史研究、历史编纂学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该是揭…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辨证思维, 以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考察人类历史的运动过程, 才能揭示历史现象本质特有的矛盾, 使学生透过复杂的历史表象, 准确地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涵, 从思维的角度去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 并把这些理论的概念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晓辉 《科技信息》2010,(23):178-178,146
但凡阅读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人们都很会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在叙事层面、人物描写、历史事件真伪等方面差异很大。文学情感之间的比较主要体现在作者的历史背景的不同,文章格式的差异等方面;人物的差异主要是刘备、曹操等人在历史上和小说中人物个性的不同;历史事件的差异简单列举徐庶归曹,死诸葛吓跑活仲达两个方面,其余还存在很多。  相似文献   

16.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受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影响,直接起源于洛克的三权分立理论,根据现实政治的变化,他重新铸造了三权分立学说,突出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根本内涵和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权分立学说来源的追溯,分析了它的历史进步性和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蔡玉虎 《科技信息》2011,(6):314-314
由于历史教学对少数教师只是就书本知识而教学,老师上课往往只重视对历史事件的介绍,忽略对学生的历史人物评价能力、历史事件分析能力、归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何加强能力训练以适应时代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教学活动中关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7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洪学智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共党史观。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党史基本观点——对党史、对一些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等的论述和评价;包括党史研究功能论——研究党史、写好党史的重要意义;包括党史研究方法论——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事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原则。认真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党史、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潍坊学院学报》2017,(1):75-77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和李侃等人的《中国近代史》是学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本文对两个文本加以比较,其中包括对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界定和书的主线、人物和事件评价以及方法论的详细对比,试图探究造成诸多差异的原因。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所使用的历史研究方法对这些差异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历史要扎实、牢固、脉络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时间的红线串起,切勿东一个人物西一个事件地无规律记忆。今天的历史考试已不是单纯考察你对孤立事件的记忆,它要求你在记忆基础上要有分析、归纳、比较能力。李宏霞(黑龙江高考文科第三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