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中国     
《世界博览》2013,(17):8-11
热点1BBC:70万中国人如何在日本生活其实有很多中国人真的喜欢日本。在日本茨城县,农场主人北岛善德迅速地收割菠菜。他是农场里工作的唯一日本人,除他之外,所有工人都是中国人。过去10年,北岛雇用了不少中国的"研修生"。他承认,如果没有他们,生意将无法继续,因为日本的年轻人根本不会做这样的工作了。在和来自中国中部贫困村落的年轻人并肩工作的同时,北岛对他的中国邻居产生了新的尊重。北岛称呼他的员工为"研修生",因为他们只能在这里学习居住3年时间。在日本全国,至少有10万中国"学生"在为日本的农场和工厂工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日本并居住在这里,这个数字超过了70万。日本人往往会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因为没想到中国移民涌入得这么快。目前,中国移民的最大群  相似文献   

2.
人的行为能反映其个性,而观察社会行为尤其是语言行为也能发现这个集团(民族或国民)的性格。在日本的街头随时都能看到面对面说话的人不时地点头或鞠躬或嘴里说着诸如"すみません(对不起)"、"どうも(你好)"、"ありあ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等的客套话。也经常能听到比如"私のような者にはなかなかかなわない(我可做不到)"等用诙谐的自嘲来抬举对方的语言。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行为表现反映了日本社会人与人相处的文化习惯和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日之间两面不讨好在北京遇袭的丹羽其实是日本政坛少有的"知华派"。刚刚离任的日本前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中国受足了"夹板气"。"如果东京都要购买钓鱼岛,可能日中关系面临着重大危机,"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丹羽这样说,结果引发了包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内的日本右翼人士的不满,他们评价说"丹羽没有资格担任驻华大使"、"他是哪国人的大使",日本《产经新闻》也在社论中批评丹羽的发言,并要求替换大使。另一方面,8月27目,丹羽乘坐的车辆在北京市内遇袭,两名中国男子逼停车辆后,抢走了车上的日本国旗。日本国内右翼和中国一些民粹主义者显然都不喜欢丹羽宇一郎。但对于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日本人来说,丹羽的发言并没有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7)
时下许多画画的人都喜欢自己感觉自己是位"腕儿",但贾大年却不。他说自己不过是个"虫儿",一个生灵而已。但提起画草虫的画家,那些真正研究过祖国传统画的人一准向你推荐:去找贾大年。中国画讲究写意传神。但"意"是什么?"神"又是什么?讲起来虚无飘渺,太抽象了,正如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衣"没有人说的明白。于是乎又有人指着中国水墨在宣纸上浓淡晕化说:这就是"笔墨神韵",其结果还是叫人不能完全理解,似乎这写意传神只能靠自己去感觉、去悟化了。  相似文献   

5.
车耳 《世界知识》2012,(23):62-63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其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三人中,就肖像画说来前者最为著名。日本艺术评论家川端康成说:"能给人以颤栗般感动的,在西方仅有列奥纳多·达·芬奇。"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位才华横溢的意大利人最后生活的土地却是法国,而他那幅世界最值钱的油画也随主人留在了法国。原因就是法国有他的知音——当时能到处征讨却又酷爱艺术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中国人喜欢用千里马和伯乐  相似文献   

6.
近日,某化工企业安监员在班组检查安全隐患时,把平时员工们不太注意的小隐患一个个"揪"了出来。有的员工认为这些隐患无关痛痒,是这位安监员太"较真"了,差点与他吵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爱"较真",一般指的是这个人性格比较倔强,办事不会融通、喜欢认死理儿,甚至顽固、"钻牛角尖"。因此,如果生活中在为人处世上喜欢"较真",并不是啥好事儿,甚至会招人厌烦。可是,安全管理中却特别需要"较真"精神。  相似文献   

7.
凯蒂,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来信.你信中说:"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大自然,为什么喜欢和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怎么说呢,为什么热爱大自然?为什么不?人怎能不热爱大自然?人怎能不与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你好像没有,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你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我们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你也看到,在中国不爱护自然的现象是普遍的.这一点,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也有感觉,但不  相似文献   

8.
今年10月,谢长廷"登陆".一时间,他又成为新闻的焦点. 谢长廷,一个在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喜欢他的人称他为"智多星",不喜欢他的人骂他"奸巧".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谢长廷终归是民进党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9.
书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的海洋,可以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假期,我看了很多书,有科学类、文化类,还有历史类。其中有一本书让我铭记于心,它就是《我不是讨厌鬼》。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叫方耀,他以前是一个不懂得尊重人、凡事都不在乎的小孩。他在学校里用泥巴弄脏同学的衣服,在家里对家人说话没大没小,从不用"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因此受到同学和家人批评。  相似文献   

10.
车耳 《世界知识》2014,(8):68-69
<正>当下人们喜欢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因为改革措施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有益成果的总和。本文想讲的,是居住在北京的人享受着作为"首都人"的一种优势,也可以称之为"红利",而这种优势是不居住在北京的国人没能享受到的。这种优势包括:北京有中国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订报     
五月初,邮递员小张兴冲冲地来找刘老先生,帮他续订下半年的晚报。可是,这位老读者却说"不再订了",原因是报纸上的内容从网上就能读到。刘老先生不好意思地说:"我这个一直坚信电子媒体代替不了纸质媒体的人,现在不得不认输。我的孙子不喜欢看报纸,有什么新闻,都是我告诉他。不久前,有一天我给他说新闻,他却说那条消  相似文献   

12.
日本近代史上的"中国通",往往被当作日本浪人来看待。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的中国通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走狗和马前卒。然而,通过考辨其历史成因得知,真正的中国通有别于日本浪人,他们是一些精通汉文化的、高层次的知识分子群体。应该说,只有具备汉学或中国学素养的文人学者,才有资格被授以这种称呼。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的“芝麻,开门”!:IBM ViaVoice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 《科技潮》1999,(12):154
很多人看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做事,也有很多人对于阿里巴巴能够用咒语"芝麻,开门!"让山洞的门自动开启感到古人想象力的丰富。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面也有用咒语驱动物品为人类干活的故事。最典型的是孙悟空拔一根毫毛叫声"变",毫毛就变成了孙悟空想变的东西,一般是一只小猴子,也有的时候是一个木鱼呀什么的。阿里巴巴属于阿拉伯世界的神话故事,孙悟空属于东方的神话故事,在欧洲,用咒语来运动物品的构想也是层出不穷的。不要说西方童话里面那么多巫婆巫师都会说咒语,就在一位西方音乐家(对不起,音乐家的名字我忘记了,不过他的作品很多人都知道)的作品里,也有一个《小巫师》,小巫师用咒语驱动扫帚来取水,结果闹出了大笑话的。  相似文献   

14.
正玉贵龙是来自广西南宁市的一名"90后",有"微观达人"的美誉,别称是"少年福尔摩斯",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的《少年中国强》《挑战不可能》《乡村大世界》《幸福来敲门》等多个节目,在节目中展现出超强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让现场嘉宾和场外观众交口称赞、拍案叫绝。他是怎么做到的?他是否有超能力?今天,小记者有幸采访到他。玉贵龙说,他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在一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同时也使我们很多语文老师觉得迷茫,在众多的语文教法中难以取舍,从而失去了自我。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中曾说少数国民只是失掉了"他信力"。那么我们现在在语文教学中是不是只存在"他教法",而失去了"自教法"呢?  相似文献   

16.
正日本人河源启一郎,骑着一辆价值一万七千人民币的改装自行车环游了100多个国家,骑到武汉时车丢了。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了第一波的热议。两天后,武汉警方"连夜侦查",把车找到了,还给了他。这又引起了第二波的热议。有趣的是,在所有的议论里,虽然大家不断强调河源启一郎的外国人身份,却没怎么太强调他的日本人身份。而日本人在中国的网络上,向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身份。为什么他就能幸免?  相似文献   

17.
张铁英 《科技信息》2011,(21):I0135-I0135,I0395
赞扬是为了润滑人际关系而使用的一种重要策略,因此,针对赞扬语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中国和日本虽属于同源文化,但经过各自漫长的发展历程,民族语言、民族心理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反映在了赞扬这种语言行为上。例如,中国学生在听完老师的课时,经常会赞扬老师说"您的课真有意思",中国的老师也会因为学生欣赏自己的课而感到高兴;然而相同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日本,则会被认为是很失礼的事,日本人会说"听了您的课,真的受益匪浅(いい勉強になりました)"。为了促进日语学习者更好的和日本人进行交流,本文着重考察了日本人针对什么对象容易对长者进行赞扬,比较了中日对长者赞扬语的异同,并进一步揭示了产生异同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赵萌 《世界博览》2012,(17):46-47
正纯棉文化的时尚如今,在中国拥有超过100家门店的"优衣库"已然代替了东芝电视、索尼随身听,成为了一种新的、有消费号召力的"日本制造"符号。两部日本电影《望乡》和《追捕》在1978年唤醒了无数中国年轻男女的爱美之心。栗原小卷和高仓健修身、时尚的喇叭裤成为了当时青年们争相效仿的对象。4年之后。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在中国热播。女主角大岛幸子(山口百惠)身上的学生装成为青年女性最为青睐的热门服装款式。短上衣"幸子衫"是时髦女青年的最爱。当时的报纸说:"日本电视剧《血疑》上映期间,有个针织厂积极组织生产一大批幸子衫,迎合一些青年人的弄潮心理,结果所产商品,抢购一空。"方进师傅是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一名工作人员,80年代末,他的母亲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做保姆,日方工作人员离开中国时给她留下来一件"日本燕尾服",当时还没有发福的方进穿上精神极了。他看不懂衣服上的日文,只有汉字"昭和54年(1979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对日本衣服的精良做工也是他日后念念不忘的。当时风靡大街小巷的"的确凉"虽然不是学习国  相似文献   

19.
不怎么喜欢出门旅行的日本姑娘,此次却踏上了前往中国雪乡的旅途,跟随越野滑雪中国巡回赛选手团玩转了香格里拉、长春、内蒙古三地。说实话,我并不怎么喜欢旅行。但不知为何,总有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年轻人喜欢旅行",可我偏偏就是例外。按照我自己的分析结果是,一旦被世俗  相似文献   

20.
来到日本,不论是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是在宁静的乡村,你都会看到许多关于温泉旅游和温泉疗养的广告,那迷人的原野和热气弥漫的温泉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时你才会理解温泉在日本人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断裂带上,不但多火山,而且多温泉,火山与温泉同存,凡是有火山的地方,必定会有汩汩如注的温泉。日本人喜欢洗温泉,或与友朋结伴,或携家人同行,就像欧洲人蜂拥去海滨胜地一样。日本人洗温泉已有2000多年的传统了,温泉既有一定的医疗效果,又可以放松身心,获得一份潇洒和舒适。难怪在日本,温泉旅游一直是个热门,而且现在不仅日本人热衷温泉旅游,连外国游客也开始青睐它了。 在日本,一般将温泉称之为"汤",如"美人汤"等。称温泉浴为"风吕",在温泉浴池的入口处,大多可见到"男汤"或"殿方"、"女汤"或"姬"的布帘,意思是"男部"和"女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