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我国近年的油价,可谓"一路看涨",当石油逐渐成为民众的生活消费品时,"油价问题"就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作者在此仅从法律的角度探讨"油价"问题中的市场竞争与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油价是否存在周期性,其周期参数为何值的问题已逐渐成为近年国内外国际油价研究的新热点。利用广义离散傅立叶变换解析,处理1988—2017年的国际油价(WTI)曲线,探讨国际油价(WTI)的周期性参数。所获参数利用英国《经济学人》发表的相关曲线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处理后的国际油价(WTI)曲线(1988—2017年)的变化周期为6~8年。国际上较大的政治、军事及经济事件,对于WTI国际油价指数曲线的振幅有影响,但对于曲线变化的周期基本无影响。从WTI国际油价指数曲线的发展来看,2009—2016年正好完成一个国际油价上涨与回落的周期,故从2016年底开始,油价曲线应执行另一个新的"上涨与回落"周期。  相似文献   

3.
透明合理的定价机制包括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及社会补贴。油价可以调到国际价格水平,同时加大对石油企业征收资源税,以此来补贴应该受到补贴的消费者,减少通货膨胀压力。  相似文献   

4.
倪瑶 《科技咨询导报》2009,(34):107-107,110
许多专家认为,后石油时代已经来临,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世界石油产量达到峰值或者峰值平台,然后就开始下降,油价将继续摹升并高位震荡也是后石油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面对后石油时代,中国石油产业该如何处之自若?本文从油价,行业集中度和国家规制方面分析中国石油现状,井对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言论     
《世界博览》2010,(23):8
近几年来,闹油荒与国际油价攀升高度相关。闹油荒对应油价的上涨,而油价上涨的结果则是油源充足、再也不荒了,如此周而复始。用老百姓的说法这就叫"逼宫"。因为定价权不在油企手里,由国家掌控,原本就是为了剥夺油企操纵垄断性价格牟取暴利。油企虽然失去定价权,但在巨额利益诱惑面前,闹油荒的办法屡试不爽。中石油、中石化可不是一般企业,是国家级的垄断性油企,原本在  相似文献   

6.
孟辉 《世界博览》2011,(13):13-13
尽管石油是全球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有国际市场统一价格,但具体到加油站里的油价,各国差距非常大。欧洲普遍油价偏高,因为油价里包含了各种税费,美国油价在发达国家当中算是比较低的,因此美国人酷爱大排量汽车。油价低有低的好处,高有高的道理,在可持续发展贯彻得最好的欧洲地,油价就高,在一些产油国,油价比矿泉水还要低。  相似文献   

7.
财经剪贴     
正1成品油价今年首次上涨92号汽油每升上涨0.13元国家发改委宣布,4月27日零时起调整成品油限价,汽油每吨上调165元,柴油每吨上调160元。受"地板价"限制,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已经连续六次因国际原油价不足40美元每桶而暂停调整,此轮上调为今年来首次上涨。全国平均来看,折合90号汽油每升上涨0.12元,0号柴油每升上涨0.14元,92号汽油每升上涨0.13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14元。本轮油价上调是今年以来的首次上涨,同时也是近三个月以来油价调整机制的首次启动。在本次调价周期内,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的消息推动了国际油价大幅走高,计价周期内原油均价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油价最近屡创新高,投资者正思考油价继续上涨(或可能的下跌)对拉美地区的影响。我们做了一次敏感度分析以研究油价的变化对拉丁美洲的影响。根据我们的推论分析,世界油价的不断上涨,委内瑞拉可能收益最大。油价每上涨一美元,委内瑞拉的出口收入便增加10.48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1.03%)。墨西哥也是受益者,油价每上升一美元,就多收入6.08亿美  相似文献   

9.
程春华 《世界知识》2014,(23):44-46
<正>2014年11月14日,布伦特原油跌至四年低点76.76美元/桶。同日,国际能源署表示油价可能进一步下滑,2015年上半年油价下行的压力或将增大。国内外不少人士认为,1986年美国与沙特通过打压油价绞杀苏联的历史或将重演。苏联解体真的与油价下跌有关联吗?此轮油价下跌是西方与沙特的阴谋吗?俄罗斯能否抗住此番油价下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人们普遍认为石油生产企业(油气勘探开发)是油价上涨的直接受益者,而对其受到油价波动影响关注不够,以及石油生产企业很少研究应对油价波动的最优策略现状,研究了实质上受油价波动影响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的决策问题。在分析油价波动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基础上,剖析了油价波动对石油企业决策的影响,认为油价剧烈波动对石油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使其决策难上加难;提出了石油企业应对油价波动的有效决策策略,这可供相关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际经济     
纽约油价"高烧"不止 由于美国国内汽油库存量下降以及西班牙恐怖爆炸事件等因素的影响,3月底纽约市场原油期货近日合约价格突破每桶38美元,为近13年半以来的最高收盘价。造成国际油价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减少80万桶,使目前的汽油库存降低到1亿9960万桶,为去年11月底以来的最低库存水平。但平均每日市场需求上升9百万桶,是自去年12月19日以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财经剪贴     
油价突破历史真正高点3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每桶103.95美元。在1980年,纽约市场油价曾达到每桶38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如果以今天的美元计算,纽约市场油价的真正历史纪录应该在每桶103.76美元。经过连年飙升后,目前纽约市场油价不仅创下了名义上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3.
石油价格从1981年以来逐渐下跌。去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把原来限产保价政策改为减价保产政策,让油价自由浮动,于是油价急剧下跌,当时油价每桶28美元。今年4月1日布伦特原油曾跌到每桶9.15美元,其后虽有回升,但仍远低于前。油价的暴跌给各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大家都在密切注视油价动向。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2015年,国际油价持续下滑。1月6日,纽约期货油价一度跌破48美元/桶。从各方情况来看,油价跌势一时难以扭转。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落,意味着巨额财富的大规模转移。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和俄罗斯受损自不待言,而东亚和南亚国家多为石油净进口国,一般认为,低油价对亚洲经济有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不仅经常账户赤字沉重,而且政府要支出巨额燃料补贴,低油价对这两国的意义格外重要。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也将受惠于油价下挫。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如果国际油价能够长期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显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利。  相似文献   

15.
<正>《中东发展报告No.17(2014-2015)》杨光/主编陈沫/副主编2015年11月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本年度的中东黄皮书以"低油价及其对中东的影响"为研究专题,论述了国际油价下跌这一中东国家自2014年以来共同面临的重大发展环境变化的原因和前景,及其对中东经济和地缘政治可能产生的影响,着重对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沙特的市场行为、中东金融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国的能源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爱贞  付斌  张涛 《河南科学》2010,28(9):1205-1208
介绍了近期国际油价的走势,分析了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从8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下跌近半,成为影响全球政经格局的大事。此轮油价大幅下跌,正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欧洲和亚洲经济形势尤为严峻:欧元区经济原地踏步,几近于停滞;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实际上已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则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客观上导致石油需求增长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预计2014年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学》2016,(8):1337-1343
通过辨识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并对未来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预测.进而通过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税收的影响机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石油开采行业主要税收收入的影响.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前预测油价,提高预测精度;完善石油税收体系,提高石油税费制度的灵活性;调整能源产业结构,鼓励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据油价的变化将能源基金与再生能源基金分为三期:第一期油价上涨时期,能源基金在报酬率平均数、报酬率标准差、β系数、Sharpe指数、风险值与油价价格弹性皆高于再生能源基金,能源基金的报酬率与风险程度皆大于再生能源基金;第二期油价下跌时期,能源基金报酬平均数小于再生能源基金,报酬标准差高于再生能源基金,能源基金报酬率相对于再生能源基金较差,且风险程度比再生能源基金高;第三期油价上涨时期,能源基金的各项指标皆超越再生能源基金.风险值方面,第一期油价上涨时期,能源基金的平均风险值与再生能源基金相近;第二期油价下跌时期,能源基金与再生能源基金之风险值皆会变大,且能源基金的风险值大于再生能源基金;第三期油价上涨时期,两者风险值均下降,且能源基金的风险值大于再生能源基金.  相似文献   

20.
"第三次世界大战有可能在北极开始",这是5月4日的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作出的推测。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北极冰雪加速消融,加上国际油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