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性别是在生理差异基础上社会后天建构的一套制度安排,是代代相传的社会期待的建构。女性性别的建构背后藏匿着对于女性的权力限制,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性凝视使女性性别的建构得以完成并持续。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在对男性凝视的抗争中出现了"男色消费"与女性凝视现象。但女性凝视是一种戏谑化的对抗,如何在抵抗、拆解父权制建构的具有限制性的性别秩序之后,提供一个有别于父权逻辑的新编码与架构,以发挥出女性主体的生命经验及真正的女性力量,依旧需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2.
视觉女性与女性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已成为大众话题,更是媒介关注的热点,然而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女性观。媒介的社会意识性别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差异性别。女性成为一个商业话语,然而却有不少女性乐此不疲,消费并被消费着。  相似文献   

3.
19%与14%的差距男性出轨比例曾经是女性的一倍,而现在,二者的几率已相差不远。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轨,这个曾普遍得到认同的传统观点在60多年前,被美国生物学家及性学家阿尔弗雷德·金赛博士用大量实验数据证实过。在报告中,金赛指出,一半的男性和1/4女性有婚外情。到了今天,比例依然如此吗?许多人认为真相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研究表明,已婚女性出轨的比例已经和男性不分伯仲。  相似文献   

4.
当消费的意义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之时,消费文化则成为构建女性角色的重要手段.在消费文化中,"家和美"与女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女性被构建成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双重角色,并形塑着当今理想中的女性特质.消费文化是鼓励女性消费的一种文化氛围,同时也逐渐成为女性自我实现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看虹录》诞生以来毁誉沉浮。其实众多批评家的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作品书写的是男性的性幻想,同时又对女性的生殖部位反复歌咏,招致非议不可避免。"虹"意象所象征的不仅仅是女性、女神,更是湘西原著文明的象征。青凤作为湘西文化的象征,狐狸精的艺术形象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转移到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中。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性禁忌的反动,同时也是对自然的崇尚。  相似文献   

6.
<正>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容貌漂亮的人的确会更快乐,尽管他们高兴的原因不尽相同。长得帅气的男性,往往会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比如得到加薪;而漂亮的女士仅仅照照镜子,就更容易感到愉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默梅什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说:"女性认为美丽本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她们不美,就会感觉很糟糕。"  相似文献   

7.
数字     
62%在互联网时代,女性用户的消费实力正在被不断出现的"电商造节"激发出来。百度糯米发布的《O2O生活服务女性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占中国网民46%比例的女性用户贡献了O2O消费中的62%,中国O2O生活服务消费趋势呈现明显的性别倒置现象。在美国,有85%的家庭购买决策由女性决定或影响,这一数字在中国是75%。同美国一样,其中50%的男性产品也由女性购买,中国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人口的分析,发现迁移前后对不同途径的外出务工人口影响有显著性区别,即外出务工的途径在迁移前后有所变化.从绝对数来看各种外出务工途径都有所增加,但增加的程度是不同的.外出务工的途径出现多元化.经过对数线性分析发现:不管是迁移前还是迁移后男性外出务工人口的比重都大于女性,但是从迁移后来看,女性外出务工人口比男性增加的速度快一些,说明女性在迁移以后比男性更容易外出务工,通过研究得到结论:一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对于被迫迁入的人口,必然会导致人口流出,人口流出更容易发生在迁入者身上.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09,(12):6-6
英国《卫报》5月19日报道,一名专业领域研究人员警告说,中国农村男性太多而女性数量不足的问题可能加剧。伦敦大学学院高级研究员海斯克斯上月发表论文称,中国20岁以下的男性比女性多3200万。她的最新研究表明,农村的性别失衡将是最严重的。由于女洼纷纷嫁入城市,农村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在过去,移民总是会回到老家并永久居住。但现在,妇女在城市中找到了另一半,不再返回农村。而男性却做不到这一点,城市女性不会嫁给移民男性。农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迁入城市,但海斯克斯认为,近年来移民人数正迅速增加,移民定居城市也变得更容易了。她在论文中指出,  相似文献   

10.
刘莉新  李成平 《科技信息》2012,(35):I0465-I0465
近年来室内环境污染对女性造成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女性因生理特点、工作特点和生活特点等因素.比起男性更容易受到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以后.以及生理周期或者生病时更容易造成健康伤害。其主要原因是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有害物质得以乘虚而人造成的严重后果。另外,女性敏感性体质相对较多.对污染物质的反映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临高县测量了临高人419例(男性213例,女性206例)的身高、体重,计算了临高人的BMI.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临高人男性BMI为(22.7±3.7),女性为(22.9±3.6),在中国族群中,临高人的BMI值偏小.随年龄增长,临高人女性BMI逐渐增大,男性BMI与年龄无正相关.临高人的肥胖率(男性为4.3%,女性为5.8%)接近于粤语族群,是中国族群中肥胖率低的族群.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样利用Probit概率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手机消费中不同年龄、性别、收入的边际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机拥有比例会降低。对于各不同年龄段,男性的手机拥有比例比女性高出许多;对于不同收入段,男性的手机拥有比例比女性高一些,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随着收入的增长,手机拥有比例均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以女性作家为主人公,以作家自身的自传经历为依托,向读者呈现出女性作家在成长与发展中融合其自身存在的"男性气质"的过程,以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荣格的阿尼玛("女性气质")与阿尼姆斯("男性气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金色笔记》中的女主人公在男性社会中从彷徨、恐惧到融合自己身上的"男性气质"进行创作的过程。小说深刻地揭示出:要想真正面对自己,完整地生活,女性作家必须融合其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14.
卢存国 《科技潮》1998,(9):11-16
人类性别生成的奥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科学家发现男性与女性胚胎在发育的初期是完全相同的。在胚胎继续成长发育中,如果这个胚胎从父亲处获得Y染色体的话,则会产生相应的激素,从而使性别朝男性转化。反之,这个胚胎就按"默认"的性别成长发育为女性。性别本是天生,这似乎天经地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性别"天成"的说法开始产生质疑,极少数人开始拒绝对自己性别的"默认",甚至要求通过性别重塑外科  相似文献   

15.
江意 《世界博览》2013,(10):66-67
即便不去考虑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因素,女性最喜爱的男性外表特征,也不是生殖器的大小。男人身上什么部位最令女人着迷?既然常说女性多变,看法自然不尽相同。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曾公开表示最喜欢奥巴马性感的嘴唇,台湾当红综艺节目《康熙来了》主持人小S据说对男性"人鱼线"十分推崇。所谓的人鱼线指的是男性腹部两侧接近骨盆上方的两条V形线条,因其形似于人鱼下部略收缩的形态,故称之为人鱼线。  相似文献   

16.
康健短波     
新型抗菌物质被发现;专家说孕妇不必频繁测胎心;能有效杀死禽流感病毒的洗手液;“燃烧脂肪”之说不科学;不吸烟人群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肺癌。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审美中性别审美存在一定倾向,男性阳刚,而女性温婉阴柔。但当今社会青少年审美呈现出明显的“中性偏化”倾向。这种倾向体现在物质消费领域之服饰流行和精神消费领域之偶像崇拜中,中性偏化审美是青少年性别角色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带来的新视野和新激情应该肯定,但是切不可极端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海口市公众的调查,文章评价了海口市公众的生态消费意向及环境知识、环境敏感度、环境态度、反应效能感的水平,并比较了男性与女性在这些因素上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1)整体上,海口市公众的生态消费意向水平较低,一般环境知识与生态消费知识水平低,但是环境敏感度与环境效能感较高;2)女性不仅在生态消费意向上强于男性,而且其生态消费知识水平、环境敏感度均高于男性.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生态消费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睡眠的秘密     
《奇闻怪事》2012,(5):13
睡眠研究专家经研究发现,每个人在夜眠中平均翻身12次。夫妻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越长,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时彼此间相隔的距离就越大。和男性相比,女性在夜间睡眠时更容易被同床者的辗转反侧所搅扰。这是因为体重较轻的一方往往更容易受到体重较重一方的动作的影响。如果你的配偶晚上没在家睡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人体测量学方法对四川羌族602例(男299例,女303例)成年人进行7项皮褶(面颊、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胛下、髂嵴上、髂前上棘、小腿内侧)厚度的测量,分析该族群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与我国部分族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四川羌族男性和女性的躯干皮褶厚度总体上高于面部和四肢皮褶厚度,后者最低;(2)男性和女性的7项皮褶中,均是髂嵴上皮褶厚度最大,肱二头肌皮褶厚度最小;(3)女性的皮褶厚度和体脂率均高于同年龄组男性的数值,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男性和女性各项皮褶、体脂率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相关性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5)同西部地区13个族群基于皮褶厚度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羌族男性与甘肃汉族最接近,羌族女性与四川汉族、贵州屯堡人最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